11月10日,中國郵政南皮分公司的郵遞員曹樹臣,早早來到公司營投部,一頭埋進半人高的報紙堆開始分揀。
「每封郵件都是一份責任。」18年來,他對工作的熱情從未消減。
2002年,剛剛20歲的他,從老家曹八卜村出來謀生。曹樹臣不善言談,但幹事踏實、認真,在親戚的推薦下,他成為一名鄉郵員,負責往返15個鄉村送信函、報紙等。
「第一天我不認路,一下子騎到了東光,回到家,雙腿酸得直打顫。」七八十公裡的路途,他只有一輛自行車做伴。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十幾年前,村裡大多是泥土道。一下雨,自行車軲轆塞滿了泥,根本無法騎行。曹樹臣便自己準備了一個「翹棍」,一邊推車,一邊剔除車瓦蓋子裡面的泥土。一次,一個不注意,曹樹臣滑進了溝裡。
當時正值秋末時節,他渾身溼透,凍得發抖,惦記的卻是自行車上被油紙包裹著的郵件。為了及時將郵件送到村民手中,他冒著雨,把包裹揣在懷裡,徒步「衝」進村裡。「冬天的時候更困難,天黑得早,沒有路燈。有時心裡也會害怕,但一想到用戶在等我,心裡也就亮堂多了。」因為路不好走,他要提早出發,常常夜幕降臨還在路上。
這些年,曹樹臣每天工作13個小時,忙得忘記吃午飯是常事。就連2004年春節前結婚,也僅僅是休了兩天假,婚禮第二天就急忙投入工作。鄉郵員工資低、太辛苦,家裡人多有抱怨,不少同事也選擇了辭職。然而,曹樹臣卻堅持了下來。「每當將郵件送到用戶手中,對方簡單的一句『謝謝』,我會覺得特別光榮。」
在曹樹臣的工作法則中,懶惰是最大的禁忌。「懶惰容易造成郵件積壓。帶來的用戶投訴先不說,如果遇上郵件急用,給用戶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和麻煩。」曹樹臣每投遞一封郵件,都提醒自己細心查看信封上的每一個字,並用心記住老用戶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想方設法找到收件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郵件送到用戶手中。
多年的付出,換來了好口碑,積累了好人緣。「小曹來了,小曹來了!」每當他的身影出現在村裡,總有熱情的鄉親送上茶水,招呼他吃飯。出於信任,還有人將身份證、銀行匯票拿給他,請他幫忙存上。馮家口鎮張拔貢村的一位老人,見他踏著雪,肩扛著自行車來村裡送郵件,臉上、眉毛上都掛滿了厚厚的白霜時,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因為業務突出,他多次獲得公司「先進個人」「優秀投遞員」等稱號。
時代變遷,農村的路況不斷改善,坑坑窪窪的泥道變成了柏油馬路。曹樹臣的工作條件比之前改善了很多,自行車換成摩託車,現在又開上了電動三輪車,投遞的物品也慢慢從書信報紙變成了村民網購的各類商品。
「這18年,我也見證了農村的巨大變化。」曹樹臣感慨道。
今年5月,因為工作需要,曹樹臣的投遞區域從鄉村轉移到了城區。服務的範圍變了,但曹樹臣不改初心,他說:「18年風雨鄉郵路只是起點,我會繼續服務好每位用戶,直到幹不動為止……」
來源:滄州日報
【來源:滄州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