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記得你》:出生的理由,孩子們都記得

2020-12-23 看取蓮花境

你聽說過嗎?每一個孩子都是來自雲端的天使,他們在雲端玩耍時,看到了地上的媽媽們,喜歡上了媽媽,所以選擇來到媽媽的肚子裡成為孩子。

有的孩子會說:因為她很溫柔,一定是個好媽媽,所以我想選擇她來作我的媽媽。有的會說:她看起來好可愛哦,我好想讓她當我的媽媽....理由各種各樣,於是,孩子們就從雲端來到了媽媽的肚子裡。

我的媽媽生了好多孩子,她總是說:是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都是註定好的。自從我讀完了這本書,突然發現原來我的媽媽這麼智慧,也許,媽媽是對的,就如這本書所表達的:是寶寶自己選擇的媽媽,是寶寶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

紀伯倫曾經有一句詩寫關於孩子的,他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借著你的身體來到世上,他們由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

孩子是因為看到了地上的媽媽,想成為它的孩子,想成就每一個媽媽,體驗人生遊樂場而來的獨立的靈魂。

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對孕育孩子的觀念,也讓我和肚子裡的寶寶有了更深的連結感,閱讀的過程,感動貫穿始終。如果寶媽們看過這本書,一定都會無比感謝她的孩子們,哪怕在孕育和撫養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的課題,也都會增加很多的力量和勇氣。

作者池川明是日本的一位產科醫生,曾任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婦產科部長,開設有自己的池川診所。《媽媽,我記得你》這本書由作者通過調查所出生嬰兒的胎內記憶,結合自己多年的接生經驗,寫的一本關於寶寶胎內記憶的書籍。

他告訴我們:出生的理由,孩子們其實都記得,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記憶了,他們是帶著滿滿的愛,選擇你成為他們的媽媽。你不是一個人孤軍戰鬥,你的寶寶一直陪在你身邊。

一、肚子裡的小寶寶,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

出生前的孩子,都是自己在選擇自己的父母。出生的理由,孩子們都記得。他們是帶著滿滿的愛,選擇你成為他們的媽媽。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除了每天身體上的成長和變化,寶寶內心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你對他做的所有的一切,寶寶都能感受到,並對他的一生產生影響。

多和肚子裡的小寶寶說話,他會感覺到溫暖,出生後的性格也會更加積極正面。

曾經有個給我做B超的醫生與我分享了她家寶寶的故事:她家不只有一個孩子,小寶現在不到兩歲,在她懷孩子期間,由於自己的高齡產婦,所以各方面狀態都不是最好。她在發現自己懷了寶寶後,十分擔心,於是自己買了個聽胎心的儀器,經常確認寶寶健康心裡才踏實。每天有空就和她肚子的寶寶說話,與寶寶交流,寶寶不到一歲就已經能說很多話,在語言上明顯比前一個孩子要早很多。

與寶寶說話,也算是很重要的胎教了。關於胎教,人們總是會想起莫扎特的音樂,但是,作者說,聽什麼音樂應該由媽媽聽音樂的感受來決定。如果媽媽懷孕期間就喜歡聽搖滾樂,那不必勉強自己去聽古典樂。很有可能是寶寶自己喜歡搖滾樂,媽媽不必因為覺得聽古典音樂好就勉強自己,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性。

寶寶在肚子的時候,寶寶與媽媽的感受是一體的。

媽媽情緒特別壓抑的時候,肚子的寶寶也會很難受,他在肚子裡要花很多功夫來打掃媽媽的壞情緒帶來的垃圾,而且打掃是件很辛苦的事兒。如果媽媽喜歡抽菸或者喝酒,肚子裡的寶寶就會覺得媽媽的肚子味道很不好聞,等等。

大部分媽媽在懷孕期間都有害喜的現象,有些很喜歡吃的食物變得不喜歡吃了,而以前不喜歡吃的食物變得很喜歡吃。經常聽身邊的寶媽們說到自己的孩子比較挑食之類,懷疑是否是自己在懷孕期間吃的東西比較單一導致,現在想來,也許是寶寶本身的飲食上就有偏好,影響了媽媽在孕期的味蕾。作者說,不是因為媽媽的原因,而是因為寶寶喜歡吃某種食物,不喜歡吃某種食物。

肚子裡的寶寶能夠聽到肚子外面的聲音,也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兒,他們主要是通過第六感來感知外面世界的。

看到這個觀點時,我覺得很新奇也很認同。曾有人同我說過一個觀點,說在懷寶寶期間媽媽的邏輯思維能力會變弱,而感知能力變強。表面看起來有「一孕傻三年」的說法,但其實是受到肚子裡寶寶的影響,因為胎寶寶靈性十足,所以媽媽在靈性上也受到影響變強了,故表現在生活中有時候可能就是變得敏感,而邏輯性下降。

醫學上會說是媽媽懷孕期間的孕激素發生了變化,所以導致了媽媽情緒上波動比較大。

經常聽說三歲之前的寶寶能夠感知到大人所感知不到的事物,而在肚子裡的寶寶更是第六感十足,可以通過第六感來接收訊息。

接受太多教育的人邏輯性比較強,我們通過自己以往的經驗和知識來應對這個世界,「五感」是隨著年齡增長退化的。

作者提到小孩的胎內記憶,有些寶寶告訴大人說自己在肚子裡通過肚臍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們關於胎內記憶的說話大都相似,大部分都描述自己在出生之前是住在雲上面,很溫暖很舒服。當然也有說在媽媽的肚子裡很孤獨,很冷,想早點出去,說這個話的孩子的媽媽在寶寶肚子裡都不和寶寶說話。

在傳統觀念中,大人們大都重男輕女,但是肚子裡的寶寶其實很擔心爸爸媽媽是否會喜歡自己。它們會在心裡想,我是男寶寶/女寶寶,媽媽會喜歡我嗎?它們也很害羞,所以在醫生要看寶寶私密部位時,寶寶們大都會刻意躲開,很不想被看到,覺得很不好意思。

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實際,但確實打開了我對肚子裡寶寶的全新認知。你不要覺得自己的孤單一人,當小寶寶住近你的肚子裡時,在你皮下幾公分的地方,真真切切有一個小寶寶一直和媽媽在一起呢!

二、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迎接他來到這個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家中有多個孩子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們的性格是如此不同。根據作者的觀點,孩子們出生的方式往往可以反映出孩子們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會提前出生,有的孩子預產期過了還遲遲沒有動靜,在生產的過程中,不同的孩子產程也有快有慢。都可以看出有的孩子性格是著急的還是穩重的,

我的同事有兩個孩子,她說她家的小寶和大寶比,出生比大寶要慢一點,預產期到了在肚子裡還沒什麼動靜,四平八穩的感覺,出生後確實性格上比大寶慢好多,大寶做事效率也比較高。

作者經過調查,發現那些過了預產期還沒有動靜的孩子,性格上是相對會比較慢一點。所以,請媽媽們不要因為寶寶的慢性子而感到著急焦慮。

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歡迎他來到這個世界。不管生產的方式和過程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始終尊重寶寶的意願,這樣,寶寶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小。

「不光是生產,養育孩子也是如此,就算是父母自己覺得是好事,倘若忽視孩子的意願,那就只是大人自私的表現。即使是相同的處理方式,是否將小寶寶視為獨立的個體來尊重他,孩子的感受會有很大的差異。」

不管是肚子裡的寶寶還是出生後的寶寶,都是一個獨立的靈魂,我們要學會給與他們足夠的尊重。

要學習傾聽寶寶的心聲,這也能夠提升父母子女間的心電感應,促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許多的育兒問題也能得到更妥善的解決。

就拿寶寶哭這個事情來說,書中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個寶寶在出生後每天到了自己出生的那個時間就開始哭,哭的很傷心。後來媽媽問寶寶,是不是當時接生的醫生很兇,嚇到寶寶了?寶寶盡然從此到了出生的時間點就不哭了!

作者還說「寶寶夜哭如果不是因為肚子餓了、或者房間太冷太熱等情況,如果總是沒有來由的夜哭,媽媽們也可以嘗試問問寶寶原因,仔細觀察小寶寶的表情。小寶寶的內心更敏感,也許是寶寶看到了什麼,或者感受到了什麼。」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只能用哭泣的方式來傳達信息,表達自己是在生氣或者害怕,父母們可要多多學習聽懂寶寶的意思呀!

教養孩子感到困惑時,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問問他的想法,一定要相信孩子的知性,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孤軍奮鬥,而是親子間的團隊合作,請為孩子量身打造最適合他的育兒方式。

看到即療愈,看來這個觀點在多大的寶寶身上都適用,哪怕是剛剛出生的小寶寶。

三、一個擁抱就能解救孩子的心

人類天生有皮膚飢餓,一個擁抱就能解救孩子的心。當孩子感到受傷時,有時候過去給個擁抱立刻就能讓孩子放鬆下來。

孩子為了媽媽從雲端來到人世,媽媽回應孩子的愛,發自內心的去愛孩子,孩子就能給媽媽更多的愛。

不可以壓抑孩子想哭的心情,想哭就哭,是孩子重要的自我表現。但是,對於媽媽來說,看到孩子哭會感到很難受,但是悲傷和憤怒是孩子真實的感受,不要否定他的任何情感,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事情。

過去聽到一些父母說,寶寶有時候會假哭,要辨別孩子的真哭和假哭,如果是沒有眼淚的假哭,就不要去理會寶寶。但是,作者告訴我們:當寶寶哭鬧時,如果媽媽不予理會,那麼孩子以後就不敢說出真心話。有時候就算孩子沒有說出來,也還是希望媽媽可以知道,孩子慢慢長大,其實需要大人們給予更多「內心的抱抱」

與孩子共享喜悅、感動、悲傷、寂寞就是「內心的抱抱」,除了身體的擁抱,別忘記了抱抱孩子的內心。

就算很累的時候也別說「不想看到孩子」,多對寶寶說:我想了解你,這會有助於教出個性穩定的孩子,和親密關係一樣,親子關係的溝通也要多多練習。

通過擁抱,來表達自己的愛,多對孩子表達感謝,告訴孩子,你是多麼感恩他能成為你的孩子,有寶寶在你很幸福等等。

沒有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是為了讓媽媽受苦的,寶寶決定自己出生後的狀態,選好了媽媽才來到這個世界,也許有時候媽媽會對育兒很多問題感到焦慮,感到挫敗,可是育兒本身就沒有理想的狀態,沒有所謂的失敗。

別忘記了,寶寶是為了媽媽才來到這個世界,他是很愛很愛媽媽,想要幫助媽媽成長才來到媽媽的身邊。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們得到成長,就已經完成了寶寶們來到世上的初衷。

小結:

這本書從某種程度上刷新了我對小寶寶的認知,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許多不確定性的焦慮。許多的觀點都很新穎,一個媽媽在看完這本書後,說自己哭了好久,我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內心也受到很深的觸動。我想,每一個媽媽在得知這些有趣的信息時,也一定重新審視自己肚子裡的小寶寶。

每一個小寶寶都十分期待得到父母的關愛,當它還在肚子裡的時候,請記得說話做事多照顧到寶寶的感受,仔細觀察孩子,自己做判斷。累積這樣的訓練後,堅定的告訴自己:我家孩子的育兒書我自己寫。

「謝謝你來到我的身邊」,這就是最棒的胎教!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記得你,寶寶暖心的胎內記憶,原來真的存在
    可能很多媽媽都不太敢相信,孩子懵懂無知,怎麼可能在子宮裡有記憶?這個疑問被一個婦產科醫生解答了,他就是日本著名的婦產科醫生池川明,也是胎內記憶的第一人,在他的著作中明確地提到,寶寶是有胎內記憶的,並且在孩子出生後的兩三歲,甚至是八九歲時,依然能夠記得,只要場景觸發,孩子就能立刻回憶出來。
  • 【母親節】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母親節】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你還記得嗎?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每次都能一口氣吃好幾個看著媽媽日漸增多的白髮看著媽媽日益深刻的皺紋看著媽媽漸漸彎曲的身軀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傷感媽媽你保護我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 幸福的味道
  • 致敬生命:無論如何,我都記得你
    第一次死去,是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死去,是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從人際關係網裡消逝,你悄悄離去;第三次死去,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
  • 陽光般溫暖人心的母親節祝福語,請記得跟媽媽說聲「我愛你」!
    時光蹉跎,老了容顏白了頭髮,卻帶不走媽媽對兒女的愛,今天是母親節,記得和媽媽說聲「我愛你」,母親節快樂!無論你多大年紀,身處何方,永遠都是她時時刻刻最惦念的人。今天是母親節,記得和媽媽說聲「我愛你」,母親節快樂!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or where you are, you will always be the one she misses the most.
  • 媽媽!還記得您剛出生的囡囡嗎?50年了!媽媽我好想您!您在哪?
    來源:浙江電視臺《周哥視角》記者周建仕 媽媽!您還記得我嗎?您還記得您幼小的囡囡嗎?近50年了!我好想您!我想回家看看您!讓我擁抱您,媽媽! 看到上面這一段話,記者流淚了!
  • 「媽媽,我還記得你」,神奇的胎內記憶,原來是孩子選擇我當媽媽
    節選自日本知名產科醫生池川明的著作《媽媽,我記得你》上面的童真直言,或許有不少媽媽聽孩子講過,乍一聽好像是天方夜譚,仔細回味一下,不難發現這好像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記憶——胎內記憶。除了胎內記憶之外,有些孩子還保留出生時刻的記憶,也就是誕生記憶。什麼是胎內記憶呢?
  • 「我記得臍帶軟軟的」,寶寶講述「宮內記憶」,媽媽聽完有點怕
    文/暮沐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賜予媽媽的寶貝。十月懷胎的辛苦,抵不過嬰兒呱呱落地那一刻的喜悅。不管孕期有再多的苦難,為了寶寶,媽媽都可以變得堅強起來。為母則強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 孩子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事情!
    媽媽:小勇,謝謝你啊,來找媽媽。 還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情形嗎? 小勇:嗯,不過肚子裡面好像有個東西,那個東西越大我就不能再生存了。 媽媽:子宮瘤? 小勇:嗯,(子宮瘤)越大,被壓死了怎麼辦,非常可怕。媽媽,那樣早生出來是否很危險呢? 媽媽:嗯,但是最後還是很安全的出生,全靠大家的努力,健康的出生。
  • 「我記得媽媽肚子裡有好多泡泡」寶寶胎內記憶的秘密你知道嗎?
    例如:* 一個3歲的小男孩在第一次看到媽媽因為剖宮產留下的傷口時,問媽媽「這是什麼?」「你就是從這裡生出來的。」媽媽說。「媽媽的肚子裡軟綿綿的,媽媽嗯-嗯使勁,我也嗯-嗯地使勁。當時腦袋很疼。」原來,這位媽媽在做剖宮產的過程中,傷到了寶寶的頭,但這位媽媽從來都沒有告訴過兒子這件事,他是怎麼知道呢?
  • 福島大學學者發現:孩子真的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事
    昨天我的一位讀者發了一個視頻給我。視頻裡是一位媽媽問自己女兒記不記得在自己肚子裡的事情,女兒淡定的說:「記得呀」,媽媽很驚訝的問記得什麼事,女兒繼續回答:「就在媽媽肚子裡遊來遊去」。媽媽驚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她問女兒有沒有聽到過什麼聲音,女兒回答:「聽到哈嘍的聲音」。
  • 福島大學學者發現:孩子真的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事
    昨天我的一位讀者發了一個視頻給我。視頻裡是一位媽媽問自己女兒記不記得在自己肚子裡的事情,女兒淡定的說:「記得呀」,媽媽很驚訝的問記得什麼事,女兒繼續回答:「就在媽媽肚子裡遊來遊去」。媽媽驚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她問女兒有沒有聽到過什麼聲音,女兒回答:「聽到哈嘍的聲音」。哈嘍就是家裡狗狗,在媽媽整個孕期都陪伴著她。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你的孩子遠比想像中更愛你
    我猜你一定是帶著劇本來的,所以我們不會多打擾你,讓你學這學那,或者不讓你幹這幹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長大吧。》和《媽媽,我是為你而來的》的作者。,是為了和媽媽說我愛你。《孩子居然記得出生前的事,太不可思議了!》
  • 90後童年時代很火的歌,你記得的都有哪些?我記得很多很多
    我記得那個時候的手機還是翻蓋的,根本就沒有觸屏這種鬼東西,遊戲也很難有得玩,都是插卡帶玩的遊戲。我還記得我那個時候的滑蓋手機也是很難得,只有有錢人才用得起來,我不是有錢人。這部手機只是我的舅舅給我的,清楚地記得裡面只有四首歌,一首是鄭源的《一萬個理由》,一首是陳奕迅的《愛情轉移》,還有一首是《祝你一路順風》,應該是吳奇隆的吧,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個時候的回憶真的是非常珍稀。
  • 你不記得我了,沒關係,我還記得你
    一定有那麼一個人,停留在你年少的記憶裡。我記得,你姓王。我記得,你的短髮。我記得,你黑色的皮衣。我記得,那時我上二年級,你是我的數學老師。那時,我地數學成績像我的年齡一般低。一次上課,你讓大家自習,卻把我叫 上了講臺。我以為,你又要訓我了。邁著小短腿,不安的走到你身邊。沒有等到你的訓斥,等到的是,你把我拉到懷裡,給我講題。
  • 1980-1995出生的人進來,分享幾種童年吃過的雪糕,還記得嗎
    1980-1995出生的人進來,分享幾種童年吃過的雪糕,還記得嗎?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而使得很多記憶都已經慢慢忘卻,但是很多人腦海當中童年吃過的零食難以忘卻,尤其是小時候我們吃過的各種雪糕。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幾種我童年吃過的雪糕,1980~1995年出生的人可以進來看一下,你們是不是也吃過這些雪糕,你還記得幾種?
  • 超憶症:「我甚至記得,剛出生第一次吃奶的感覺」
    有的人連早飯吃了啥都記不住,有的人卻記得剛出生第一次吃奶的感覺你上周三晚飯吃了什麼?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記得了——誰會這麼閒,記這種無聊的事。不過,有這麼一種人:他們可以記住出生以來發生過的所有事情。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有的人連早飯吃了啥都記不住,有的人甚至記得第一次吃奶的感覺......其實,這種無差別記得所有事情的病,叫做「超憶症」。
  • 《曾經你說的我都記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有個人說過的某些話,在後來的夜裡成了你感性人生的對抗者,又或是低落情緒的鼓舞者。大概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曾經有個很遙遠的人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夜裡不適合做任何的決定。」後來這句話也都是我在茫茫黑夜裡自身心魔的解藥。
  • 網友:兒子記得出生前在天上選媽媽的事情
    他說他們在天上飛,看到喜歡的媽媽就通過一個圓圓的管道飛下來。他說這話都五歲多了,怪瘮人的。網友:我兒子說他還記得在天上選媽媽的事。他說他們在天上飛,看到喜歡的媽媽就通過一個圓圓的管道飛下來。網友:我表弟也說過 記得 就是媽媽肚子裡紅紅的暖暖的 後來有光就出來了 問他為什麼哭 他說因為想回去回不去 也許記憶真的比一般人早吧網友:我女兒三歲時也說過,每天在媽媽肚子裡有時候玩一根繩子,有時候找出口,玩累了就睡覺。
  • 還記得曾讓你無語的分手理由嗎
    還記得曾讓你無語的分手理由嗎   梨子  近日網絡上,一條羅列出情侶們分手理由的微博火熱走紅,裡面的理由千奇百怪,如「一個支持韓寒,一個支持方舟子」、「我B型血他B型血,為了避免生個2B」、「他翹著塗了指甲油的蘭花指吃瓜子」、「對象家鄉是江門
  •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的味道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聽過這首兒歌的朋友們應該都已經為人父母了,有多少人和我一樣,自從自己變成媽媽就再也沒有吃到過自己媽媽做的飯菜,那種浸透著媽媽味道的飯菜,卻始終停留在小時候。自從孩子出生之後,我就很少能吃到媽媽燒的飯菜,平時為了照顧孩子基本很少回家,一年也就逢年過節回家一趟,可以說匆匆的回家,又匆匆的走 ,媽媽雖然準備了一大桌子可口的飯菜 ,可是我們早已經食不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