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男阿姨的酸甜苦辣(組圖)

2020-12-23 搜狐網
 
  故事導讀

  幼教一直都是女性獨領風騷,幾年前,開始有男性躋身這一領域。可是,長久呆在這一崗位的並不多,他們要麼轉行,要麼只做兼職。而很多家長希望幼兒園有男教師,給幼兒園和他們的孩子帶去更多陽剛之氣。實際上,專職男幼師太難招,為此,幼兒園也不斷抱怨,希望有更多的男性投身這一領域。

  幾天來,記者採訪了幾位在職男幼師,聽他們講述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劉安航正在帶孩子玩耍

潘康平正在給孩子穿衣服

  幸福 孩子眼中的英雄

  「啊!大蜘蛛,快跑!」昨日,在楊家坪啟蒙幼兒園一樓,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驚恐地指著牆上的一隻黑蜘蛛哭喊。聞訊而來的年輕女教師,看到正在爬動的蜘蛛也嚇得不敢上前,趕緊大喊「小潘,快來!」23歲的男幼師潘康平跑過來,一把抓起蜘蛛扔到地上踩死。「潘老師,真棒!」「潘老師,好勇敢!我要向潘老師學習。」孩子們圍著他歡呼。

  潘康平是該幼兒園唯一的男老師,執教4年,他早已成了孩子們眼中的「英雄」。不管走到哪兒,他後面都有一群小跟班,「像個將軍帶兵一樣」。

  江北新村幼兒園的劉安航、李桂林、張興義和潘老師一樣,他們都深愛著孩子們。在執教過程中,他們也越來越喜歡幼兒園這片純淨的天地,「這個世界裡沒有大千世界中的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生活很簡單,很快樂。」他們喜歡這種簡單的快樂。

  作為幼兒園稀少的男老師,他們享受著「物以稀為貴」的優待。同事和領導也都很喜歡他們。比如,較細緻的手工活,只要他們說一聲,女老師都會義不容辭。領導認為他們給學校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愛哭的男孩子不再遇事就哭,摔倒的孩子不再等老師來扶,「連幾個嬌弱的女孩子,都堅強了許多。」

  潘康平還有自己的長遠打算。因在電腦、美術等方面有特長,他想在幼教事業上有一番作為,考慮到幼兒模仿能力強,「想把幼教藝術化」。他認為,目前男幼師稀缺,自己發展的空間很大。「我相信我會在幼教事業上有一番作為的。」

  辛酸 女友嫌棄離他而去

  潘康平當幼師不到一個月,相戀幾年的女友就因不滿其職業和他分手了。工作還未穩定的他,深受打擊,可無論怎樣努力,女友都一去不回。尤其是她父親,很決然地對他說:「只要你還當幼師,就別想和我女兒耍。」

  那段時間,潘康平情緒相當低落,臉上難見笑容。孩子們察覺了,紛紛擠到他面前,扮鬼臉,拿玩具逗他開心。「看到他們天真的笑容,所有的煩惱都沒了。」

  比起潘康平來說,23歲的李桂林更慘。執教兩年,父母一直強烈反對。得知他當幼師,父母非常憤怒,「我們花了這麼多錢供你念書,你竟然到幼兒園帶孩子。」他們認為當幼師是女人幹的活,連不識字的保姆都可做。兒子讀了十幾年書,跑去當「孩子王」,而且工資幾百塊,讓他們很丟臉。為此,天天跟兒子吵,要他換工作,哪怕回到農村老家教小學。

  父母的建議,李桂林也再三斟酌過。當幼師,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只是考慮到現實因素,微薄的工資如何成家、贍養雙親。更讓他擔心的是,在幼兒園呆久了,會不會脫離現實社會?自己難道一輩子當孩子王?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可在幼兒園呆久了,和孩子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又捨不得離開。上周,李桂林試探著跟孩子們說:「李老師要走了,明天就不來了。你們以後要好好聽新老師的話。」不料,孩子們大聲嚷嚷:「不嘛!老師別走!」接著哇哇大哭起來。

  怎麼辦?是去是留?李桂林仍在作思想鬥爭。「看,我的頭髮都愁白了。」李指著頭上的幾根白髮苦笑道。因收入不高,和朋友在一起耍時,他很少買單,朋友們笑他「摳」,於是他周末乾脆不出門,為此,父母又責怪他不結交朋友,「在家窩著,怎麼找女朋友?」說到這裡,李苦笑說:「沒錢,哪裡敢耍女朋友喲?」

  和他一樣,同事劉安航調侃道:「春天來了,想買件衣服都不行。」工作兩年的他,還常要家裡接濟,「說出來都不好意思。」

  尷尬最怕給孩子護理

  潘康平一直記得第一次給孩子梳頭。那天他剛到學校,搭檔的女老師生病了,午休後,他不得不幫著保育員護理孩子穿衣、梳頭。

  「我一雙大手,小孩那麼細一小縷頭髮,滑來滑去,怎麼也抓不住。」最後,小女孩兩條漂亮的麻花辮變成了一個蹩腳的馬尾。第二天,孩子的家長還專門到幼兒園來問,到底是哪個老師給孩子梳的頭。從那以後,有的小女孩就再也不讓潘老師扎辮子了。潘並不因此卻步,常請教女老師,如今他也辮得一手好髮型。

  比起他來,宋林更逗。上班第一天就遭遇尷尬。那天他到學校,剛好是盥洗時間,看到一個小男孩站著悶聲不響,宋老師主動走上去問他想不想上廁所,「他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搖了搖頭,可我剛轉過頭去,他就尿了褲子。」小宋突然覺得和孩子們沒有辦法交流。

  工作久了,他們對基本的護理工作已輕車熟路,可長久與孩子打交道,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比如變得有些婆婆媽媽。

  無奈 嚴厲教育家長不買帳

  「男孩子,摔倒了就要自己站起來。要哭,就不是男子漢!」潘康平告訴一名摔倒的男孩子小強。習慣被老師安撫的小強可不願意,仍「嗚嗚」大哭,躺在地上不起來,見潘老師並不扶他,而是站在一旁看他,磨蹭了一下就自己爬起來。乖乖地按老師的指示,拍塵洗手。不料,次日小強的父母找到學校,告他的狀,說他工作不負責。

  潘康平認為學校招男幼師,就是想讓孩子少一份依賴,多一點堅強,尤其是男孩子更應該學會獨立。因此,他依然我行我素。

  他認為,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這個捧著那個呵護著,成了一棵經不起風吹雨打的溫室花朵。如果老師仍然對他們百依百順,什麼都幫他們去做,那他們永遠都獨立不起來。「確實,我家的娃娃,在男老師的帶領下,變得能幹多了。」一位姓宋的家長感嘆。

  並且,為避免家長猜疑,潘康平每次護理女孩子上廁所或穿衣服等,都找其他老師或小孩一起,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沒辦法,只能這麼做。」他希望社會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關心。

  連結

  我市急需男幼師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劉雲豔教授介紹,最初,作為幼師主要來源的職教和中專院校幼兒教育專業,基本上是女性,沒有男生報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大學本科師範類院校逐漸有了男生身影,八十年代後期,他們進入了幼兒園教育領域。

  「以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一個25人的班級,平均有三到五個男生。」劉教授說,目前,重慶市只有極少數專職男幼師,除本科畢業生外,還有來自小教或者其他專業,但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大部分男老師都是從事專項教育,如美術、音樂等。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上海和深圳廣州等地男幼師的人數有所增加,但比例仍然不大。而在國外,男幼師和男性小學、中學、大學老師一樣平常。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王丹副教授認為,男性本身的性別特點和來自社會傳統觀念的壓力是男幼師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人們普遍認為,幼兒園是女人呆的地方,男人長期呆在幼兒園,行事方式會趨於女性化,這種看法對男幼師有一定壓力。其次,男性本身的特點並不適合保育,而孩子在一歲多到五六歲之間,對孩子的護理是幼師的主要職責之一。家長們也認為男老師沒有女老師細心、周到。另外,由於幼兒園女性居多,時間一長,男老師會產生孤獨感,從而造成對工作的反感和厭倦。

  鑑於以上原因,男幼師工作的穩定性很小,有些兩三個月後抽身離開,有些本科畢業生幾個學期後轉為做行政或者研究之類的工作。

  對於女性主導的幼師職業來說,男性的加入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性格的平衡發展,王丹希望社會給男幼師更多寬容,也期待那些有愛心、有能力的男士積極投身這個行業。但她同時認為,「男幼師很走俏,但是需求量並不大。」

  匯星幼兒園的胡園長認為,男幼師的加入,除了對孩子成長有利之外,對於女教師的工作也有促進,「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但是需求量並不大,就「匯星」來說,6個普通班,12名老師,最多能容納兩個男老師,「鑑於以上所述的男幼師在保育方面的缺陷,他們只能負責中班和大班,而且和其搭檔的女老師必須要加大工作量,太多男老師會加大其它老師的負擔」。

  見習記者 張水紅 姜瑩文/圖

  來源: 華龍網 2006-03-31 07:23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裡的男「阿姨」(圖)
    這一次他直接殺到了教育的最前沿,當起了男幼師。做出這個決定,起初家人並不支持,「一個大男人去做什麼幼師?那是姑娘們幹的事情!」其實,將想法付諸實施,也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開始,也就是和朋友在酒吧裡說說,要真的從事男「阿姨」的職業,對一個已經30歲的人而言,確實需要勇氣。「但一旦決定了,我就會拼命向前的。」他想用自己的努力,看著孩子們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材。
  • 男幼師的苦與樂(組圖)|幼兒園|劉衝_網易新聞
    (原標題:男幼師的苦與樂(組圖))
  • 合肥民辦幼兒園收費動輒過萬 「男阿姨」「地暖」成賣點
    近日,小編多方走訪時發現,合肥少數民辦幼兒園僅一年的教育保育費就高達萬元,基本上是中科大本科生一學年學費及住宿費的兩倍,而這些民辦園中的「男阿姨」、「全地暖」等特色配置也成了吸引家長的最大賣點。民辦幼兒園一年費用動輒萬元 遠超大學學費「一學期的保教費5800,夥食費專款專用另算。」
  • 貧困山區幼兒園"男阿姨"撿廢品做出4000件玩具
    這個幼兒園叫佛子莊幼兒園,它所在的佛子莊鄉是房山區最窮鄉之一,而在這個幼兒園上學的孩子,可以說是佛子莊鄉裡最窮人家的孩子。   由於沒有錢置辦玩具,而又想給這些孩子們一個豐富的童年,幼兒園裡的5名50多歲的伯伯老師,在不到一 年的時間裡靠撿廢料,自己動手製作了4000件玩具。  近日在房山區教委的幫助下,他們製作的「管編鐘」在全區得以推廣。
  • 幼兒園「男阿姨」帶操視頻走紅,為何男幼師如此受歡迎?
    有人說,從大學到到幼兒園,男教師的數量逐漸減少,甚至有的小學和幼兒園清一色全是女老師。以我身邊的幾所學校為例,我們學校是一所初級中學,男女教師比例差不多為1:6,而臨近的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差不多為1:8,幼兒園除了門衛是個男的,清一色全是女教師,包括保育員和保潔,無一例外。
  • 組圖:劉延東參觀香港維多利亞幼兒園
    組圖
  • 修杰楷化身幼兒園男阿姨給孩子們講故事,爸爸帶娃好處多!
    修杰楷則化身為幼兒園男阿姨,抱著咘咘,一手捧書,一手指著書中的內容,旁邊則圍著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只見修蜀黍眉頭緊鎖,眯著眼睛,不知是眼睛近視還是繪聲繪色地在講故事,看孩子們全神貫注的樣子,這個故事一定非常有趣。真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蜀黍,看來故事非常生動,孩子們都聚精會神,被故事所吸引了。
  • 組圖:北京市第五幼兒園的炫彩六一
    組圖:北京市第五幼兒園的炫彩六一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018年06月01日09:16 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北京市第五幼兒園以「啟迪夢想、炫彩童年」為主題,舉行親子科技嘉年華活動。熊旭 攝
  • 林峰:福州公立幼兒園唯一男園長
    臺海網11月15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深蹲、前屈、向左環繞……長樂區潭頭鎮中心幼兒園每日的戶外活動,總能看到一個高高壯壯的帥小夥帶著一群小朋友做動作。他是福州公立幼兒園唯一男園長——林峰。近日,記者採訪了他。
  • 《當媽媽的酸甜苦辣》
    《當媽的酸甜苦辣》女兒的成功,是母親最大的驚喜和甜蜜。高中畢業,女兒順利被中國傳媒大學錄取,當女兒打電話告訴我時,我喜極而泣。為女兒的成績感到驕傲,也是對我一路付出的回報,女兒是我在做買賣的情況下,自己一路帶大的,其間的苦辣酸甜一言難盡。
  • 男大學生買鮮花送宿管阿姨,畢業生趕回來哭了:我真和阿姨有感情
    導語:男大學生買鮮花送宿管阿姨,畢業生趕回來哭了:我真和阿姨有感情 男生宿舍樓裡唯一的一個女性就是宿管阿姨了。在幾年的大學生活中,宿舍就是異鄉求學的學子們的第二個家。平時人們總說直男們不解風情,但在一直把學生們當做自己孩子的宿管阿姨離職退休這天,男大學生們做出了一件浪漫的事。
  • 洋阿姨執教溫州幼兒園(圖文)
    近日,她應浙江溫州師範學院幼兒園之邀,到溫州進行美式英語實驗教學。她從美國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教學玩具和一套美式幼兒教學法。  溫州市英語普及教育正向低齡化發展。今年起溫州市開始從小學3年級起普及英語教學,當地一些幼兒園紛紛推出雙語教學的計劃。溫州師範學院幼兒園特意從美國請來了洋阿姨當英語教師。圖為阿曼達和孩子們在一起。
  • 17歲少女李悅被4男帶走吸食搖頭丸 回家洗20多次澡死亡組圖
    17歲少女李悅被4男帶走吸食搖頭丸 回家洗20多次澡死亡組圖 (/4)
  • 羅湖又一公辦幼兒園開園!高清組圖來襲,美到cry~
    羅湖又一公辦幼兒園開園!高清組圖來襲,美到cry~ 2020-09-25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招做飯阿姨,4位阿姨來應聘,一人做1碗餃子,你會錄用誰?
    幼兒園招做飯阿姨,4位阿姨來應聘,一人做1碗餃子,你會錄用誰?在最近的時候,一家幼兒園為了能夠給孩子們改善一下夥食,所以說準備招做飯阿姨來給孩子們做飯吃,那麼不僅僅要求這些阿姨做出來的飯菜色澤要好,最重要的是味道吃起來也非常的美味,那麼在這家幼兒園貼出了要招做飯阿姨,來了4位阿姨前來應聘那麼一人做一碗餃子,那麼當你們看到這些阿姨做出來的餃子的時候,你們覺得哪一個做的是比較靠譜的,你們會錄用誰呢?
  • 幼兒園裡來了位男幼師,小朋友都稱他「超人老師」
    三湘都市報10月14日訊(記者 田甜 實習生 莫鳳琴 圖/ 視頻 吳奕杭)說起幼兒園,大家最先聯想到的有「園長媽媽」、「漂亮老師」、「食堂阿姨」,女性似乎成為了幼兒園的主力軍。近來長沙中南大學本部幼兒園裡出現了新「風景」--幼兒園裡來了幾位男老師,體育老師張曉強更是被園裡的小朋友稱呼為「超人」老師。 今日,三湘都市報記者來到幼兒園,感受一下這位「超人」老師的魅力。
  • 扮無臉男嚇哭同學 小女孩卸妝後原來長這樣!像阿拉蕾(圖)
    扮無臉男嚇哭同學,萬聖節即將到來,幼兒園和小學開始一連串的萬聖節裝扮活動,高雄的某幼兒園出現了一個轟動全場的可愛角色「無臉男」,但是一身被大人笑贊好萌的裝扮,卻在一進到教室就把2個同學嚇到哭。女孩卸妝後照片曝光 網友直呼萌到爆炸!  臺灣小蘿莉COS無臉男  許多幼兒園紛紛讓小朋友打扮成不同的卡通人物來慶祝萬聖節。
  • 廣州西關幼兒園綠瓦花窗滿庭蘭桂(組圖)
    廣州西關幼兒園綠瓦花窗滿庭蘭桂(組圖) :廣州市荔灣區一片現代化建築包圍著一個少有人知的幼兒園———廣雅幼兒園西場分園:在百年老祠堂中,雕花大門裡、紅漆大柱旁、綠瓦花窗間,孩子們唱著《尋晚(昨晚)只(一隻)豬仔叫》、《椰子夾酸薑》等年代久遠的童謠……連住了一輩子西關的老人都說:「在廣州,還能保存著這樣的西關風味,真太難得了。」
  • 月嫂工資雖高活卻累 家政服務員講敘酸甜苦辣
    在滕慧紅出發前,記者與她聊了一個小時左右,聽她講述了這些年來做月嫂的酸甜苦辣。  滕慧紅在市區的「媽咪樂母嬰服務部」當月嫂已有6個年頭,她目前是服務部裡的「特優級月嫂」。她說自己是因為喜歡小孩子而當了月嫂的,自己出來做月嫂家人特別是丈夫都很支持。
  • 《酸甜苦辣小夫妻》:為孩子賣房子,都市家庭劇進入「坑爹」時代
    但是,電視劇《酸甜苦辣小夫妻》告訴我們,這種觀念已經因為房子、票子等而過時了。這種過時,發生在老年社會來臨的當下,正以家中老人加速勢弱而發生。《酸甜苦辣小夫妻》的劇情並不複雜:王雷飾演的醫生王再來與車曉飾演的設計諮詢師田麗麗,本是一對生活幸福的小夫妻,卻因孩子上學的問題而引發了種種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