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這裡是小樣兒說考研,一名已經畢業的機械工程研究生。
儘管全國幾乎所有的工科類大學都有機械專業,但不同學校機械專業實力相差較大。那麼如何衡量一個大學某個專業在全國範圍內的好壞呢?這裡學長教大家一個方法,由於我國教育部每四年都會對全國範圍內的大學進行學科評估,由每所大學自願申請參評。評估結束後會得出一個榜單,該榜單針對相同專業會對參評大學給出A、B、C三個評級檔次(A檔又可以分為A+、A、A-,同樣B檔有B+、B、B-,C檔也有C+、C、C-的區分,如果某校存在某專業,但從未參加教育部學科評估,則可視為該校該專業不入流)。
考研一般向上考,本科如果是985考研應向更好的985看齊,本科如果是211可以向985看齊,本科如果是普通一本可以向較好的211看齊,本科如果是二本三本則可以向一本或者211看齊(但這並不絕對,筆者出身二本大學,當年考研周圍也有不少考入985的同學,關鍵是看自己有沒有一顆向上拼搏的心)。
就機械專業而言,最強的五所大學被稱為機械五虎。它們分別是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教育部第四輪的學科評估結果當中,清華、上交、華科以及哈工大實力相當,都位列A+檔,代表我國大學機械專業的頂尖水平(西安交大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近年來發展欠佳,但評級仍舊是A檔,實力不容小覷)。
對於一個普通大學機械專業的本科生而言,想要考取機械五虎的研究生難度較大。首先自身的競爭者檔次本身較高,考這類學校的學生基本都是985或者211的學生。此外如若想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除了要保證考研成績之外,在本科期間有無科研經歷或者參與過若干競賽(如挑戰杯、全國機械設計大賽)也很關鍵,這直接關係到考研複試的面試成績。
那麼有沒有那些本身機械實力較強但競爭壓力較小的高校呢?如果你對985或者211這個名頭並不熱衷的話,在考研時就可以選擇一些雙非學校(普通一本)。同樣根據教育部第四輪的學科評估結果,可以看到在A-檔有燕山大學,在B+檔有江蘇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以及廣東工業大學,這些大學對於實力一般的考研黨都是不錯的選擇。
燕山大學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它的前身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分出的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本身在機械方面實力強勁。目前該校的機械工程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含有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加工工程為河北省重點學科,機械電子工程為國防特色學科。機械工程學科2007年被教育部認定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位列第14位,在2016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A-檔,進入全國前10%行列,學科所在的工程學學科位列ESI排名全球前1%。
江蘇大學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其前身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本身也是一所老牌機械專業強校。該校機械學院擁有機械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學工程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儀器儀表工程、光學工程3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機械工程學科是江蘇首批省一級重點學科、省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省高校優勢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學科是江蘇大學重點建設學科。
浙江工業大學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其前身為浙江化工學院。該校的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機械電子工程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化工過程機械為浙江省重點學科;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立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另具有化工過程機械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擁有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分別設立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船舶與海洋裝備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材料加工工程以及固體力學等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擁有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工程等4個工程碩士領域專業學位授權點以及機械電子工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下屬有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等實驗室及研究中心。
廣東工業大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它由原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合併組建。該校機械學院院現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學科是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學科。學院擁有省部共建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製造物聯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電子精密製造裝備及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計算機集成製造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微納加工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省市重點科研平臺。
以上就是關於機械專業最強的四所雙非大學的簡介,感謝您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