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新時代的電子書是進步的電梯嗎?
電子書有便於隨身攜帶,不易磨損,不佔實體空間等優點。其便攜閱讀最早得益於文曲星的電子辭典、諾基亞的塞班系統,那時書籍多為 TXT的文本格式,只是處於能讀的狀態,沒有目錄、沒有排班、沒有圖片,內容大多為網絡小說。後來Android和iOS兩大手機系統齊頭並進,軟體生態蓬勃發展,催生出賣點迥異的各類閱讀軟體,比如亞馬遜旗下的Kindle閱讀軟體,版權書籍豐富,並且有電紙書墨水屏版的Kindle作為第二閱讀設備,大大降低了閱讀人士對於手機的依賴;小米收購的多看閱讀,排版製作精良,人工校對,圖文並茂,最近也出了兩款水墨屏電紙書,秉承小米的一貫理念——便宜厚道;靜讀天下,作為Android平臺的最強本地閱讀軟體,支持epub、mobi、和PDF,格式閱讀標註體驗都很完美;以及iOS軟體Marginote3,把閱讀和大綱視圖結合在一起,支持導出到Anki軟體,方便學習記憶。
上面的軟體只是各領風騷,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擁躉人群,但是微信讀書的出現徹底抹平了閱讀門檻,打通了社交閱讀。在此之前,閱讀軟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沒有版權的,只要通過下載免費、或盜版書籍閱讀,比如靜讀天下和Marginote;一類是有版權的也支持閱讀下載書籍的,需要付費購買或自行下載,比如Kindle和多看閱讀。電子書的購買分為單本購買,和訂閱閱讀,比如Kindle Unlimited,繳納年費,可以借閱所包含的書籍。此外百度閱讀探索過正版書籍+閱讀免費的模式,但因為需要不停地看廣告,加上免費的正版書籍並不多,所以並沒有獲得很大成功。
要麼花錢閱讀正版,方便快捷,要麼花時間下載盜版,花時間勞心費力,有沒有免費看正版還省心的方式呢?
有!
就是微信讀書。
微信讀書早在2015年就上線了,剛開始只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主打社交閱讀,但是單純就一款閱讀軟體來看,閱讀體驗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很簡陋。誠然能夠用閱讀時長每周兌換書幣購買書籍,那也只是可以免費讀正版的程度。接著微信讀書推出了閱讀無限卡,全場圖書都能閱讀,大家還能每周組隊贏取無限閱讀卡的活動,就此掀起了全民閱讀的狂潮。
活動的火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版權內容而已,既包含了網絡小說的巨頭——起點中文網,比如唐家三少的《鬥羅大陸IV》、烏賊的《詭秘之主》,又有紙質書的第一時間電子版,比如流行書刊《人類簡史》,經典書籍《魯迅全集》,諾貝爾得獎書《百年孤獨》,甚至專業類書籍也是應有盡有,比如《經濟學人》百詞斬,《英語易混詞辨析》,還有《翻譯碩士英語翻譯基礎》。
活動吸引人+內容吸引人,兩方面的結合讓微信讀書這款軟體成為智慧型手機的裝機必備。之前網易旗下的蝸牛閱讀也試圖走包月閱讀全場的模式,但在微信讀書祭出免費看正版後,讓蝸牛閱讀產生「既生瑜,何生亮?君未歸,孤何安?」的感嘆,現在已經淪為小眾軟體了。
補充,雖然微信讀書已經是閱讀軟體的領頭羊,但是具體使用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去選擇,比如我喜歡看英文書籍,那麼蒙哥閱讀器才是最佳選擇,選詞、查詞快捷便利,讓閱讀英文沒有後顧之憂。
最後,多讀書,讀好書!電子書的出現讓我們看書觸手可及,但並不能直接讓我們擁有看書的習慣,所以養成好習慣不至於外在設備和繽紛軟體,而在於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