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
1400多年前有個叫酈道元的人寫下了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經注》,其中有節選描繪長江三峽山水風光與雄偉險峻的散文。
我對長江三峽的最早記憶要數劉白羽先生的《長江三峽》,當時的我們讀的課本中就有先生的這一篇名篇。
《長江三峽》以遊蹤為引線,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波濤洶湧的長江,奇偉壯麗的三峽作。者筆下的長江一會兒激流澎湃,濤如雷鳴;一會兒安靜溫柔,像微微拂動的絲綢;一會兒萬瀑懸空,砰然萬裡;一會兒旋轉不前,一千個,一萬個漩渦。
這是我記憶中的長江三峽,年少時的記憶。是在文學作品通過自己的想像,形成了我對長江三峽的一個模糊的映像。
後來也去過幾次宜昌、重慶等地,但一直對三峽的全貌沒有了解。正是這些因素的影響,促使我一定要去看看長江三峽,看看完整的長江三峽。
2014年的夏天,終於成行了。我們從重慶順流乘船至宜昌,經過了近3天的時間,和長江三峽來來一次親密的接觸。
我們是從重慶朝天門碼頭上船的,黃金號在當時算是不錯的長江遊輪。船上的設施和
硬體條件都不錯。這個遊輪擁有800多平方米的全通透中空商業步行街、直升機停機坪,迷你高爾夫、恆溫遊泳池等70多項功能元素,是通過國家五星級遊船驗收並掛牌。
我們乘船而下,第二天看了豐都鬼城和石寶寨。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古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位於重慶市下遊豐都縣的長江北岸,是長江遊輪旅客的一個觀光勝地。豐都鬼城又稱為"幽都"、"鬼國京都 "、"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臺、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
石寶寨位於重慶忠縣境內長江北岸邊,故又被稱為"江上明珠"。距忠縣城45千米,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
第三天參觀了白帝城和小三峽。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範成大、陸遊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巫山小三峽是大寧河下遊流經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裡;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這裡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之美景。
三峽,
我輕輕地來了,
卻捨不得離開,
即使沒有帶走一片雲彩,
但還是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