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與成績相比父母更擔心孩子是否早戀!要知道,學習成績尚可後天追趕,可孩子一旦早戀,後果將不可設想。
於是,足智多謀的家長給孩子制定各項規定,比如說10點鐘門禁時間、出門發定位區域……
可一山更比一山高,父母有父母的「張良計」,而孩子也有他們的「過牆梯」,足以保證在父母眼皮子看不見的地方偷偷戀愛。就像張姐家的女兒,在學校早戀3個月才被發現。
案例:
張姐教育孩子歷來都有她自己的一套,不打不罵,從不按套路出牌,卻把12歲的女兒教養得聰明乖巧,每次考試都是年級前5名。
可最近的摸底測試,張姐發現女兒的成績下滑太快,連年級前20名都沒上榜。
察覺不對勁的張姐,看完女兒帶回家的排名表沒說任何話,但卻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女兒的一舉一動。
種種跡象讓張姐意識到,女兒這是早戀了!可張姐既沒有打孩子也沒有罵孩子,反倒趁著女兒周末休息的時候,提出去商場買新衣服的建議。
一進商場,女兒立馬看中了一套衣服,可媽媽覺得太成熟建議多逛兩圈,看看是否有更合適的。
於是母女倆逛了一家又一家,衣服也試了一套又一套,多加對比才選中最後一家的衣服,穿著舒適又大氣。
回家後,媽媽問女兒是否還記得第一套衣服的樣子,女兒想了想搖頭。
於是媽媽告訴孩子:「人都會有新鮮感,可到底衣服合不合身還是要多想比較,這樣才能明白自己最喜歡的衣服是什麼。」
看到女兒若有所思的樣子,媽媽趁熱打鐵說:「我知道你戀愛了,可我不反對也不支持,畢竟你也有自己的思想,只要你能保證學習成績,那我不會和你爸爸插手。畢竟,分得清喜歡和新鮮感的人,只有你自己。」
和媽媽長談一番,女兒顯然已經心有所悟,她欣慰媽媽能理解自己,頓時對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態度感到慚愧,立馬向媽媽保證說自己知道錯了,再也不戀愛了。
學生早戀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如何解決孩子早戀的行為,生活中的家長很少能做到張姐這般冷靜淡然,基本上處理方式為以下幾種。
1、打罵孩子認為他們不自重
戀愛就是戀愛,哪有什麼早晚,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懂得喜歡和欣賞。
可對於一些思想保守的父母而言,孩子早戀就像是洪水猛獸,生怕左鄰右坊知曉後罵他們沒管教好孩子。於是,憤怒之下對於早戀的孩子要麼打要麼罵,立志要打碎孩子早戀的念頭。
可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若父母總選擇用權威壓倒孩子,最終只會讓孩子愈發喜歡和父母「作對」。
2、習慣性窺探孩子隱私
但凡孩子有丁點早戀傾向,父母就會像防小偷般防孩子,總是習慣性地翻找孩子的書包或日記,這架勢就像偵探查案般嚴謹。
但孩子畢竟不是犯人,他們也有自尊心和隱私,父母不能站在家長的角度隨意窺探他們的生活,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壓抑沒自由,從而抗拒和父母在一起生活。
3、 直接找對方或對方家長
「護犢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當發現孩子早戀的時候,父母都會覺得是對方引誘自己的孩子,於是直接找到對方進行人身攻擊。
還有部分父母認為找孩子還不能解決問題,甚至直接找到對方家長把孩子一頓痛批,威脅他們管好孩子。
俗話說得好,早戀一個巴掌拍不響,父母的這種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只會讓孩子更覺得受傷和反感。
那麼,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早戀行為時,他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行為呢?1、尊重孩子的行為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異性會產生濃厚興趣,尤其是那些聰明受歡迎的孩子,更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從而產生「孺慕之情」。
但大多時候,孩子們會誤把「欣賞」當「愛情」,這時父母千萬不要給孩子扣上各種消極負能量的帽子,必須足夠尊重孩子,尋找機會正確引導和鼓勵孩子,讓他們認可自己的優秀,認可自身價值。
2、不要強勢拒絕
大多數家長看到孩子早戀,就會告知孩子「不能談戀愛,會影響學習」。
可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叛逆十足,即使孩子明面上答應了你,可背地裡依舊會偷偷談戀愛。
對待孩子早戀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要阻止孩子,而是要順從孩子的思想往下走,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支持立場。然後,父母才能告訴孩子如何把握分寸和尺度,將對孩子的破壞力降到最低。
3、打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有大量心理研究表明,80%的孩子沉迷早戀多與家庭環境有關。要知道,孩子在12歲以前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得關愛,從而建立安全感,這樣他們的身心才會更健康積極。
但若是父母總喜歡爭執吵架,那麼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自然就會在青春期將這種缺失的愛從異性身上提取。
所以說杜絕孩子早戀的前提,就是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