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了第十次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國共有118所大學的1066個學科入選全球600強,188個學科進入全球50強。南京大學表現亮眼,30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0,其中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總上榜學科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5位,學科總體實力持續居於全國"第一方陣"。
20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橫跨5大學科群和48個學科,評估了全球83個國家地區的1368所高校的13138個大學學科。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指標體系由學術聲譽(全球頂尖專家學者對該學科的專業評價和認可度)、僱主聲譽(該學科畢業生在全球頂尖用人單位的評價和認可度)、論文篇均被引次數(該學科近5年在Scopus資料庫中的篇均引用)和H指數(該學科的高被引指數)四項指標組成。
學科是大學的立校之本、發展之基,學科水平是高校辦學質量和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決定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南京大學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圍繞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不斷調整學科結構,優化學科布局,學校學科核心競爭力持續上升。
1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南京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A類),並有1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總數位居全國第6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南京大學共有41個學科參評,A類學科獲得數共21個,A類學科總數位居全國第6。其中,天文學、地質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3個學科獲評A+,哲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工商管理等11個學科獲評A。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18個學科進入前5%,3個學科全國第1
2019年10月30日,軟科正式發布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單包括96個一級學科,各個學科排名的對象是在該一級學科設有學術型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發布的是在該學科排名前50%的高校。南京大學共有46個學科上榜。5個學科進入第一名或前1%,數量位列全國第3。哲學、理論經濟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戲劇與影視學等18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天文學、社會學、戲劇與影視學3個學科位居全國第1。
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簡稱軟科)是全球領先的專注於高校績效評價與提升的專業化研究與諮詢服務機構,旗下擁有眾多在國內外具有深遠影響力和業內認可度的排行榜,如2003年首次發布的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軟科每年定期發布的"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等受到《光明日報》《解放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內權威媒體的關注和報導,排名指標和方法的客觀性和說服力得到了國內高等教育著名專家的公開高度認可。
ESI:17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
2020年1月9日,ESI資料庫更新了2020年1月最新ESI數據。南京大學17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國際排名較上一期進步5個位次,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8位。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
作為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未來,南京大學將繼續精心研判國內外學科發展動態,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形成並完善一流學科引領式發展機制,完善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發展支持機制,探索"一流學科"建設和治理體制機制,在建設學科群高原的過程中促生更多的學科高峰,在若干學科領域之間形成多個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不斷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早日建成學科高峰林立、辦學風格鮮明的"第一個南大"夯築學科基石。
來源: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