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航空業那些事兒:軟萌嬌嗲背後的鋼鐵猛料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全球疫情蔓延,航空業艱難求存之際,民進黨當局卻掀華航"改名"風波,可笑這種玩政治殺經濟,走"臺獨"之路讓企業無路可走的執政風格,此時仍不懈堅持。在蔡英文執政幾年間,復興航空、遠東航空接連虧損停運,中華航空、長榮航空輪番遭遇罷工危機,早在疫情之前,島內航空業已被虐慘,現在還能苦撐的都是些鋼筋鐵骨……

(一)

中華航空:政商拉扯中的不倒翁

華航運送臺當局贈歐美口罩(臺媒)

最近中華航空蠻火的,千裡送口罩落了個埋怨,又雙叒叕被島內「綠委」要求改名字。從陳水扁開始,島內民進黨與「臺獨」之流就時不時要瞄準華航名字裡的「中華」二字打嘴炮,想把「中華航空」改成「臺灣航空」,叫囂著要改漢字、改英文、改圖標……雖然最後都不了了之,但總是攔不住他們的表演熱情,那種不計後果,物我兩忘的境界,像極了……解壓的喊麥活動。別的不說,企業的品牌好不容易做大做強,估值十億美元,卻被一群政客指指點點,三番四次要求其更名,是不是挺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就,怎麼對華航能這麼理直氣壯這麼無理取鬧? 事實上,臺灣中華航空和當局的關係真是扯不斷,理還亂。華航空成立於1959年,最初是由臺當局與中國國民黨聯合出資創辦。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為了能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共識中保有航權,飛機塗裝從強調地域改為潑墨紅梅,身份也逐漸轉為民營公司,但臺當局現在仍擁有華航49%股權,分別由臺灣航發會、「行政院開發基金」和中華電信持有,其中航發會持股34.45%,是最大單一股東。所以名義上華航民股過半,但經營管理層的任命權依然由臺當局把持。簡而言之,臺灣中華航空成了一個在政商拉扯中的不倒翁。一方面,臺當局養著管著華航,若碰到擅長公器私用的臺灣領導人,華航只能躺平任Rua,或成為蔡英文親隨的免稅煙小倉庫,或被民進黨當局隨時敲打「更名」以壯「臺獨」聲勢;另一方面作為上市櫃公司,華航也不能把其他股東的權益當空氣,真的任由民進黨操作「去中」,不計成本更名?根本做不到。只是,蔡英文為了政治操作對臺灣經濟向來不惜辣手摧花,華航高層對民進黨當局又是膝行逢迎,疫情之下,一家公司的運營經得起這麼反覆拉扯搖擺嗎?

(二)

長榮航空:流水的太子爺,鐵打的經理人

長榮集團職業經理人團隊(東森新聞雲)

來自臺灣基隆的張榮發白手起家,以一艘老貨船起步,創立了資產總額超千億的長榮集團,不僅把貨櫃船業務做到全球領先,更從海洋徵服到天空,把航空業務也做到世界前十。長榮標誌是綠色往往引人誤解,但是張榮發親自表態絕不支持「臺獨」。作為一個清醒的企業家,他堅信「兩岸關係不好,臺灣會很慘」,生前積極推動兩岸直航,不惜與李登輝、陳水扁決裂。2016年,張榮發去世,長榮集團陷入了漫長的爭產訴訟,唉,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長榮創始人把自己全部遺產留給二房獨子張國煒,包括存款、股票、不動產還有集團總裁的位置,為了遺囑真實有效可執行,還指定了長榮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作為見證人。遺囑看似絕對偏心,實則相對公平。在遺囑中毫無地位的大房四子女,在長榮集團卻是舉足輕重的股東,合計持股19.08%,張國煒先前股權微薄,被屬意授以權杖,自然要獨得老父親補貼。張榮發在遺囑中特別交代:願眾子女及孫輩們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現在結局卻是,大房團隊合作,以股權操作和爭產訴訟迫使張國煒退出長榮集團,所有法定繼承人(大房四子女及二房李玉美、張國煒)共6人可均分一半遺產,另一半再由張國煒獨得,從560億元新臺幣縮水至140億元,較遺囑內容大打折扣。還記得遺囑見證人柯麗卿嗎?最終是她從副總裁榮升,成為了長榮總裁。據傳長榮家族大房又現兄弟睨牆,民事訴訟仍將繼續……可是又有什麼關係?流水的太子爺,鐵打的經理人,2019年長榮空服員罷工17天,轟轟烈烈驚動業界,調停解決已不見張氏家族成員的身影,全由職業經理人團隊扛起。張榮發當初為了長榮的永續經營,一手培養子女,一手培養職業經理人;而今的長榮,海陸空聯動的集團產業加專業的管理團隊。嗯,多手牌對衝風險最穩妥……

(三)

星宇航空:「王子機師」愛飛機更愛空姐

張國煒(星宇航空Facebook)

星宇航空今年一月甫開航,剛營業就遭遇疫情衝擊,可謂「衰到爆」,但董事長還挺樂觀,表示自己目前只有三架飛機,一千多員工,慶幸剛起步反而負擔比較小。不得不說,見過大世面的人,穩。星宇航空自2018年創立之始就備受矚目,不僅是因為它準備在幾乎飽和的臺灣航空市場中,逆勢突圍發掘高端市場,打造東亞的阿聯航空,更是因為它的創始人張國煒。張國煒扎紮實實做了三年長榮航空的董事長,成績斐然,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7%,利潤率遠超華航。這個被老父親看好的接班人,被同父異母的哥哥們排擠出長榮,乾脆自己另起爐灶。張國煒和飛機之間,確實緣分深厚。他聲稱看到飛機就覺得解壓,機場就是他的夜店,本人不僅會開飛機、修飛機、買飛機,且是樣樣精通,就連兩任太太,都是空姐……年輕時還曾為了娶空姐,隨隨便便就放棄所有股份財產遠走他鄉……這樣純粹的航空公司董事長,全世界大概都絕無僅有。張國煒創立星宇,被臺灣媒體稱為「王子復仇記」,可能也是因為他的人設像極了故事書裡富二代的樣子。如果外形再少點兒憨態可掬,多些高大俊朗,簡直是當下最流行的漫撕男。目前看來,雖然疫情影響下星宇出師不利,但張國煒承自長榮的能力、經驗、聲望和財產,足以讓普通人繼續想像他終有一天能夠商戰大勝,親自駕駛著波音777或空客A321,重新奪回長榮。

-----===---策劃:胡七一 撰稿:廣言之---===----

相關焦點

  • 高雄桃園再添猛料,臺灣惡質選舉文化何時到頭
    高雄桃園再添猛料,臺灣惡質選舉文化何時到頭 2019年12月20日 19:0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對於這種被教唆的窮苦人我們也不能對他怎樣,呼籲有心人士不要躲在窮苦人背後,拿一點小錢教唆搞破壞。  另據報導,針對國民黨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候選人陳根德兒子陳冠維,爆料自己的父親「包工程炒地皮」,更痛批父親「這不是政客,什麼是政客」?陳根德發出聲明表示:選戰相互攻擊是常態,但利用家務私事大做文章,躲在幕後坐享戰果,有失厚道。
  • 苦等疫苗等不來 臺灣航空業恐怕先撐不住了!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國際專家對臺灣防疫的做法打上問號,稱這麼做可能讓臺灣在經濟或政治上受到孤立。圖為桃園國際機場入境大廳空蕩蕩。(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2日以《臺灣要如何遠離疫情的魔掌》為題,稱臺灣雖然目前通過自我封鎖的手段成功控制疫情大面積擴散,但島內民眾已開始出現不祥預感,擔心不知道這樣能持續多久;國際專家也對臺灣防疫的做法打上問號,質疑如果等疫苗普遍化,臺灣還得與世隔絕多少年?
  • 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 臺灣航空業薪情如洗三溫暖
    新冠肺炎蔓延重創島內航空業,今年從業人員薪資恐怕如洗「三溫暖」;根據臺主計部門公布最新2019年薪資及生產力統計顯示,加薪最多的產業是航空業,約2.4萬的從業人員,去年平均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較2018年增加4332元(新臺幣,下同)、幅度高達5.91%,是加薪金額排行榜中的NO.1,如今航運減班、停飛,正面臨無薪假或主管減薪10%的窘境
  • 看了臺灣的鋼鐵產量,再看內地鋼鐵工業規模,差距大得離譜!
    臺灣缺鐵少煤,資源貧乏,能在短時間內將鋼鐵產業發展得如此有聲有色,實屬不易。 臺灣的鋼鐵業發展經歷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大致可分兩個階段:一是在拆船業的基礎上發展煉鋼和軋鋼;二是新建沿海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 黨派如林立 主席滿街跑——臺灣政黨那些事兒
    黨派如林立 主席滿街跑——臺灣政黨那些事兒 2015-01-26 08:44:4325日,臺灣又一個政黨——時代力量黨宣布成立,創黨記者會安排在臺北凱撒大飯店舉行。16時一到,主持人趕緊喊「撤」,引起現場一陣會意的笑聲。  臺灣「解除戒嚴」至今,出現一波波「建黨潮」。新華社駐臺記者從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獲悉,截至1月23日,臺灣共有265個政黨。
  • 足球推薦:臺南鋼鐵VS臺灣電力
    北京時間2020年4月19日16:00整,臺南鋼鐵VS臺灣電力主隊臺南電力主場作戰,球隊最近十場比賽5勝1平4負,新賽季球隊首場比賽4-2戰勝了銘傳大學發揮非常出色,球隊先後籤下中華臺北隊的首發門將潘文杰還有當家後衛陳威全,鋒線上還引進了上賽季金靴外援Benchy以及年度最佳球員Marc!
  •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業融合背後的對抗與競爭
    長期以來,以國泰為首的香港航空業,一直佔據著大灣區洲際航線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如此跨越式非常規發展的背後,出現了較為極端的大灣區機場爭奪存量市場的案例。境外航司出於補貼的考量,更是直接將原本一周五班的香港航線改為香港三班,深圳兩班。在廣州航線也同樣出現了同樣轉移班次至深圳的現象。深圳卻可美其名曰又開通了一條新的國際航線。
  • 為讓裝聾作啞的蔡英文看到 臺灣人開始給她寫信了
    臺灣包袱鋪,寫信很無助。我是手機不離手的吃瓜網民撩叔。在網際網路時代,溝通的方式和途徑越來越豐富多元,想要別人聽到我們的聲音也是很easy的事兒。  不過,再厲害的溝通方式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尤其對於向來喜歡裝聾作啞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再激烈的抗議、示威、遊行都可以被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被逼無奈的臺灣人民只好用起了最原始的溝通方式——寫信。
  • 2019年全球航空業回顧與展望
    航空業剛剛經歷了動蕩的一年:暢銷的波音737MAX飛機停飛了,一些知名的航空公司倒閉了……這從來就是一個充滿挑戰,優勝劣汰的行業。雖然航空業在2019年實現了連續10年盈利,但利潤越來越集中在大型洲際航空公司和競爭力強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身上。不少規模較小、效率較低的航空公司則難以應對地緣政治動蕩、經濟增長乏力、市場競爭激烈等挑戰,陷入了經營困境。
  • 深扒英國那些事兒、石榴婆、谷大白話……
    谷大白話、英國那些事兒、嚴肅八卦……這些每天刷屏我們的網紅帳號背後到底是何方神聖?事兒君那麼萌敢說不是妹子?谷大的粉絲這麼多還要工作?同道原來除了搞星座還是創業達人……媒趣君嘔心瀝血為你深扒這些神秘的刷屏大軍 ,結果絕對讓你大跌眼鏡。
  • 臺灣民眾抗議蔡英文 用習近平一句話當遊行標語
    核心提要:鄭浩先生提到,不僅僅是臺灣觀光旅遊業,未來恐怕在涉及到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的一些行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這恐怕會對臺灣整體社會的經濟、民生的改善,社會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 民航大藍洞:航空業對中國經濟貢獻
    受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告急,多家航空公司破產,全行業緊急裁員,航空業紛紛向政府求援。航空業受損,進一步加劇商務、旅遊、貨運等行業的困境,由此可見,航空業對國民經濟有著重要影響。 因此,本文從宏觀角度,使用投入產出模型,從經濟貢獻和創造的就業崗位等角度,對2019年我國民用航空業帶來的經濟影響進行了分析。
  • 中國航空業下一個十年該怎麼走
    中國新聞周刊:海航往事第二次洗牌:2009~2010年的兩大兼併2004年1月,民航總局宣布對民營資本開放航空業,「用鯰魚效應,搞活行業,提升效率」。這一年,民航局先後批准了四家民營航企,奧凱、鷹聯、春秋和華夏航空。05年,吉祥、東星兩家航空公司先後成立。
  • 日本航空業輕視機長飲酒問題 多年形象毀於一旦
    日本航空業輕視機長飲酒問題 多年形象毀於一旦臺媒稱,2018年,日本航空公司多次發生因機長執勤前喝酒而影響飛行安全的醜聞,這一系列醜聞讓日本航空公司苦心經營的形象毀於一旦,也在日本國內引起極大的質疑聲。杜絕機長工作期間飲酒成為日本航空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 【8月7日微預告】說說膽結石那些事兒
    8月7日,我們邀請到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宋振順教授為大家解讀膽結石背後的那些事兒。相信大家對膽結石都不陌生,目前我國膽結石發病率超過了10%,這時一種常見疾病。那你知道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嗎?膽囊的主要作用是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在人體進食後,它將膽汁釋放出來,參與對食物的消化。如果膽囊中出現了一些由不同成分構成的結石,這種情況就叫膽結石。
  • 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
    新華社東京11月2日電 題: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新華社記者劉春燕新冠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巨大衝擊,日本航空業也未能倖免。面對疫情衝擊,日本航空業正千方百計削減成本、維持生存。全日空公司已制定方案,擬對1.5萬名員工實施減薪,取消相當於年終獎的冬季津貼。包括此前的減薪、夏季津貼減半等措施在內,全日空員工本財年收入將平均下降約三成。此外,全日空決定暫停擴大航線計劃,本財年內安排35架飛機提前退役。
  • 《蒼藍鋼鐵的琶音》中那些經典的角色人物
    《蒼藍鋼鐵的琶音》中那些經典的角色人物《蒼藍鋼鐵的琶音》為Ark Performance的日本漫畫作品。是以近未來的日本、潛水艦為舞臺的青年向SF海洋戰記漫畫作品,下面我們來看看畫作中的角色吧。千早群像伊401艦長千早群像是動漫作品《蒼藍鋼鐵的琶音》中的男主角。
  • 信息洩露那些事兒
    丁真眼裡的光是對故鄉的眷戀是對小馬珍珠的疼愛是在草原策馬奔騰的自由是對生活的熱愛這光更是雪域聖地平安法治的光在這光的背後是無數默默奉獻的在當下洩露隱私算得上是最困擾大家的問題之一,為解此困,稻城法院特製短視頻《都是住店惹的禍》,在短片中法官、書記員輪番現身說法用他們精彩的表演詮釋了——信息洩露那些事兒,用一種輕鬆娛樂的方式讓群眾學到切身的法律知識。在今後的工作中稻城法院願做一束微光照亮「丁真們的世界」,讓他們心中的火、眼中的光永不熄滅,讓每一個「丁真」都能「從心微笑」向陽而生,用法的利刃守護這方雪域淨土和諧康寧!
  • 疫苗安全科普動畫 | 第二集:疫苗那些事兒
    疫苗安全科普動畫 | 第二集:疫苗那些事兒 2020-08-28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孕期那些事兒,那些被排擠或被照顧的經歷
    孕期那些事兒聊著聊著話題就轉到了孕期被排擠的這事兒上,這個話題也將聊天推上了高潮。孕期那些事兒小小媽:「你這明顯是被打壓了呀,哎,這種歧視孕婦真的還挺多的,我當時也被打壓過。孕期那些事兒芸媽:「那個多媽,你是不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