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垃圾」即將退場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環保?

2020-12-18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固廢網訊:7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出臺一條新政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就是從明年元旦起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榜。

不少網友開始擔心喝奶茶咋辦?都只能往嘴裡倒了嘛?外賣怎麼吃呢?絕大多數表示雙手支持和贊同,看來小優那條舊牛仔褲不能扔了,得讓老媽給縫個購物袋。

01

「限塑」走向「禁塑」

2008年「限塑令」推出後,超市塑膠袋從免費變收費。我們來看一下最新版的禁塑政策,7月17日,有關部門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整個政策圍繞禁止塑料製品展開,並詳細列舉哪些禁止哪些暫不禁止。

以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外賣打包為例,小商販樂於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打包飯菜,因為8分錢一個成本真的很低,這種打包盒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一次性發泡餐盒大多是由聚苯乙烯原料(下文有介紹)加上發泡劑,加熱發泡而成,在高溫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受熱釋放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對中樞神經、腎肝臟都有危害,甚至致癌,對於這種打包盒,2021年1月1日起將徹底禁止使用。

跟一次性發泡餐盒一起被禁用的,還有一次性塑料刀、叉、勺和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注意!是暫不禁止。一次性刀、叉、勺目前只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中禁用。

我們從小用到大的塑膠袋從明年開始,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服務中估計很難再見到,大街小巷手提塑膠袋的現象恐怕也將隨之銷聲匿跡了。

02

塑膠袋之可降解or不可降解

政策多次提及「不可降解」,有些小夥伴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什麼又是不可降解塑料?

首先,我們對塑料的成分分類來做個簡單了解。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塑料材料有近一百多種,而被廣泛應用的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這些材料對非化學專業童鞋來說,乍一看可能會傻傻分不清,沒關係,看下圖。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什麼叫「降解」,它是一個物質化學結構改變的過程,是指高分子聚合物經過細菌分解、氧化、光照等生物/化學反應,變成水、二氧化碳、甲烷等小分子物質。

上述政策中禁用的不可降解塑膠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基本不可降解,即便降解也大約需要200年,換而言之,扔到地面上的塑膠袋,不管多少年風吹雨打日曬,它永遠完整存在。焚燒處置又會產生強烈刺激性的氯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不管填埋還是焚燒,都對環境造成汙染。

與不可降解塑料對應的是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

目前市面上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可降解塑膠袋,大部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可降解,像「石塑環保袋」是在聚乙烯塑料中添加碳酸鈣填料,降解後產生的塑料粉塵對環境也不友好。類似「石塑環保袋」,「澱粉基塑膠袋」用澱粉替代了碳酸鈣填料,雖容易分解,但是分解後的聚乙烯顆粒依然存在。

小優搜索資料了解到目前已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是可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常用的材料有PBAT、PLA等,這些材料加填充澱粉來聚合成可降解材料通過吹膜印刷制袋來做成各種袋子,然而這種袋子價格偏高,生產中的邊角料難回收使用,市面上比較少見,也很難推廣。

由此看來,短期內可降解塑料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03

塑料製品企業與消費者皆需「改變」

小優在某查查中輸入「塑料」二字,便檢索出4762609家相關企業,新政策態勢下,對於當下傳統塑料生產企業來說,如何轉型升級、初步形成替代品生產能力,並且爭取儘快形成新業務的布局和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即將面臨的重大考驗。

對於「明年起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政策的出臺,很多消費者歡呼:太好了,早該這樣了,並表示一直使用布袋購物。看來當下社會,大家對環保意識普遍增強,此處應有掌聲(熱烈鼓掌……)。

未來在日常消費中,希望越來越多人培養綠色消費習慣,使用可循環利用產品,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帶著布袋或者菜籃子去購物,提升下購物儀式感,未嘗不是另一種小美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白色垃圾」即將退場,可降解塑膠袋真的環保?
    我們從小用到大的塑膠袋從明年開始,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服務中估計很難再見到,大街小巷手提塑膠袋的現象恐怕也將隨之銷聲匿跡了。02塑膠袋之可降解or不可降解政策多次提及「不可降解」,有些小夥伴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什麼又是不可降解塑料?首先,我們對塑料的成分分類來做個簡單了解。
  • 「白色垃圾」的退場,環保替代品有哪些?
    紙吸管、可降解吸管成為2020年茶飲業最熱名詞之一。紙袋《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型環保塑膠袋,它與垃圾分類顏色相匹配,有四種不同的顏色,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 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令人驚訝的是,從生產線下來的並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膠袋。「這種塑膠袋的原料提取自玉米澱粉,使用後埋在地下3~6個月即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環境。」該公司技術人員說。  「生物基材料產業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南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日本環保塑膠袋可在海水中快速降解
    原標題:日本環保塑膠袋可在海水中快速降解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餘昊原)近日,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了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新產品是根據微生物分解土壤中垃圾的相同機理創造,其材料是用甘蔗等植物性成分製成,很容易溶解在海水中。因海水中的微生物通常少於土壤,所以塑膠袋在海水裡需要約1年時間即可完全降解,預計該產品的價格將是傳統塑膠袋的6倍以上。   降低塑膠袋的使用頻率亦可幫助解決白色汙染問題。
  • 瓊海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製品 傳統塑膠袋「退場」降解塑膠袋「登臺」
    海南日報嘉積12月3日電 (記者劉夢曉 通訊員李麗莎)自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實施起,瓊海市積極落實,在全市範圍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為鞏固和改善該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保障。
  • 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 塑膠袋可以用了 環保有希望了
    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 僅一年完成講解 對環保非常好環保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是大家共有的。但我們對於環境保護一直以來都是做得不到位的。但這些一次性的塑膠袋對於環境的傷害是很大的,因為這種一次性的塑膠袋是不可降解的,大家對於環保的觀念雖然強,但一次性塑膠袋卻從來沒有少用過,於是今年新的限塑令出臺了。2007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 哈爾濱新型環保塑膠袋上市!​生物可降解,4種顏色幫你分類
    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製成,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和藻類等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由於生物全降解塑料在堆肥的過程中使全降解塑膠袋產品穩定性下降,最終逐漸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被土壤和植物所吸收,在自然環境中實現無害降解。
  • 高明這家企業研發生產環保塑膠袋,180天可降解
    《意見》提出,將在全省範圍內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因應這一政策機遇,廣東溢達將推出環保塑膠袋,它可以在填埋180天後,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這些色彩豔麗、質感優良的塑膠袋、雨衣等產品,就是廣東溢達輔料及包裝廠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製品。
  • 全降解塑膠袋在武漢投用
    從武漢市環保部門獲悉,我市將實施醞釀已久的地方法規,推廣環保型可降解塑膠袋,消除「白色汙染」。據粗略統計,目前我市生產塑膠袋一年消耗塑料3000噸,產值約5000萬元,平均每人每天消耗3-5個塑膠袋。我市對整治白色汙染高度重視:1996年8月15日,在全國率先禁止銷售、使用一次性泡沫餐具;2000年8月30日,一次性塑料飯盒、碟、碗等餐具均被列入禁用範圍。
  • 掩埋處理同樣難降解 紙袋子並不比塑膠袋更環保
    掩埋處理同樣難降解 紙袋子並不比塑膠袋更環保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8日 16:02 來源:北京日報     但大家也都知道,這種要經過一千多年才能降解的「白色垃圾」已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為此,不少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專業人士都建議人們使用紙袋子,原因是它可以生物降解,生產原料也是可再生的。但美國環境保護署日前指出,紙袋子並不比塑膠袋更環保。    紙袋子「罪狀」也不少    事實上,到底應該使用塑膠袋還是紙袋子,一直就是困擾人們的問題。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可降解塑膠袋推廣難在哪?
  • 垃圾袋噴噴香,可降解~柯橋這家外貿公司推出超環保的玉米纖維繫列...
    柯橋一家紡織外貿公司利用玉米開發出可降解纖維,成為了塑料最合適的替代品。走進浙江莉莎貝拉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區,映入眼帘的是清爽的綠色和白色,記者隨手拿起桌上的一款垃圾袋,聞著還散發著淡淡的玉米清香。公司業務經理路易斯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利用玉米纖維開發了垃圾袋、餐盤、叉子等各種品類的環保產品。
  • 減少外賣垃圾 66.9%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
    伴隨著外賣行業的飛速發展,外賣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凸顯。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5%的受訪者已經意識到了外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41.1%的受訪者願意為外賣垃圾處理支付費用。66.9%的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減少塑料餐盒的使用。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亮相武漢商超
    上午9時30分,超市收銀臺前,記者看到有兩款塑膠袋出售。老款不可降解塑膠袋,價格按大小分別是0.2元和0.3元;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按小中大號,價格分別是0.8元、1.2元和1.5元。收銀員向排隊結帳的市民挨個詢問:要購物袋嗎?買個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吧!有市民聽到一個小號塑膠袋要8毛錢時,搖搖頭拒絕了。
  • 禁用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用紙袋拎咖啡、裝漢堡和薯條環保又方便,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合肥市民鮑先生說。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 哈爾濱研製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上市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張立)2日,記者從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獲悉,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並生產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該企業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已陸續投放市場,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 南昌大型商超紛紛推出可降解塑膠袋
    ▲超市提供的可降解塑膠袋上,印有醒目的超市名稱和LOGO。▲可降解塑膠袋上,還印有可循環標誌、相關說明、生產廠商、規格以及「踐行可持續環保」等字樣。在紅谷灘區豐和南大道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收銀臺向顧客提供一種可降解塑膠袋,每個售價1.7元。記者觀察了15分鐘,發現這段時間內結帳的7名顧客中,有3人購買了塑膠袋打包物品,另4人則自備了環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