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9月19日南通訊 近年來,南通市崇川區大中專院校與基層社區定向結對,以學校教育教學為主陣地,以服務社區活動為平臺,學校和社區相互融為一體,共享資源,積極開展學校社區的共建活動,普及公共安全、基層治理等知識,促進社校共同發展。9月19日,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青春遠航」志願服務分隊聯合崇川區虹橋街道新西社區工會、監委會以及助飛雛鷹關愛社團共同開展「社校合作共建---資助幫扶進社區 安全頭盔伴我行」主題活動,將國家資助政策送進社區,為轄區內特殊家庭青少年送去溫暖。來自社區、相關院校負責人及社區特殊家庭青少年代表等30多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開始,首先主持人宣讀合作初衷,並由社校負責人共同完成合作協議書的籤訂;同時,環生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嚴林俊上臺致詞,他勉勵同學們發揚刻苦耐勞,甘於奉獻的志願者精神,積極投入社會這個大課堂,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隨後,環生學院加工3191班郝瀅瀅同學向社區特殊家庭青少年代表宣講國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和自己以前的受助故事;環控3191班賈壯壯同學結合ppt和宣傳單頁為大家講述了騎乘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和如何佩戴安全頭盔才能真正保護自己等相關知識;社區特殊青少年代表還與在場的大學生志願者一起觀看了由「青春遠航」志願服務分隊同學自己編排拍攝的國家資助類型微電影---《愛的傳遞》,微電影講述了一名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孩來到南通科技職業學院讀書,後來在國家和學校的資助下,在班主任老師的關懷、教導、鼓勵下,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並且自己也用實際行動去幫扶特殊家庭孩子的故事,觀看本片是為了鼓勵社區特殊家庭青少年代表以實際行動去不辜負國家、社會、學校的資助,同時,為了體現出南通科院環生學院一直將幫扶社會特殊家庭青少年放在主位的理念。
觀看完微電影,環生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嚴林俊、關工委副主任楊金飛還代表學院向在場的社區特殊家庭青少年代表送上學院結合每位青少年的年齡大小專門定製的學習用品套裝,還送上一份特別禮物---安全頭盔,寓意青少年們能夠安全快樂茁壯的成長。隨後,楊金飛奶奶在談及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特殊家庭青少年關愛工作時強調:「作為一名學院關工委的老同志,我深知青少年們的成長過程,就是社會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他們不是獨立的,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愛和重視,我們高校和社區合作共建,就能讓雙方一起助力,把關愛真正送到這些青少年的手裡和心裡。」
活動尾聲,新西社區主任趙穎玫表示,此次社校合作共建,不僅讓受到資助的特殊家庭青少年得到了物質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勵。資助一個青少年,就是溫暖一個家庭,就會改變一個青少年的命運。相信這些受到資助的青少年一定會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用真實成績回報社區和學院的幫助。最後,參與此次活動的領導嘉賓、特殊家庭青少年代表、大學生志願者紛紛在活動橫幅上簽字,來表達自己對國家資助政策和騎乘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政策的支持。
今後,社區和南通科院環生學院還將繼續充分發揮社校合作共建的優勢,將學院組織力量融合到青少年關愛工作中,通過寒暑假、周末時間段各項活動的開展,有效地影響社區青少年的思想軌跡,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強體魄,凝聚人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青少年們在正能量的「跑道」上展翅高飛。(賈馮翔 姜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