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常規行為細則,太全了!

2020-08-27 小龍老師幼兒體育

一、生活活動

生活活動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幼兒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動,具體包括:入園、盥洗、餐點、飲水、入廁、睡眠、離園等環節。

1.入園環節

(1)幼兒

按要求帶齊當日所需的生活和學習用品。

著裝整潔舒適,便於活動。

按時、愉快入園,有禮貌地向老師、同伴問好。

願意接受晨檢,身體不適能告訴保健老師。

主動參加晨間活動。

(2)教師

主動、熱情、禮貌地迎候幼兒和家長。

觀察幼兒身體、情緒和精神面貌。

幼兒的晨檢,是否攜帶不安全物品,是否按要求帶齊當日所需用品。

有針對性地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

組織幼兒開展觀察、勞動、值日、自主活動等。

清點幼兒出勤情況,並做好記錄。及時與未到園幼兒的家長取得聯繫,了解原因。

做好晨檢。

要求:

一摸:摸幼兒額頭、頸部和手心有無發熱。

二看:幼兒精神和面色是否正常,有無流涕、流淚、結膜充血、身上有無皮疹、咽部是否充血,體表有無傷痕。

三問:問幼兒在家的飲食、睡眠、大小便等一般情況及有無傳染病接觸史。

四查:查幼兒是否攜帶有不安全物品。

五防:傳染病流行季節,應重點檢查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及早期症狀和體徵。晨檢中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或其它疾病表現時,通知家長帶到醫院檢查、治療。

在晨檢基礎上,向幼兒發放晨檢牌,向健康幼兒、服藥幼兒、待觀察的幼兒發放不同的晨檢牌,由幼兒或家長帶回班級。

檢查家長填寫的委託服藥登記表,並核對藥品。藥物必須由保健醫生妥善保管在保健室內幼兒拿不到的地方。

做好晨檢記錄。

(3) 保育員

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根據季節提前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工作。

室內外清潔做到「六淨」:地面、桌椅、門窗、玩具櫃、口杯架、毛巾架,保持整潔。

做好當日餐巾、口杯、洗臉巾的消毒工作,口杯、洗臉巾定位使用。

準備好當日足量的、安全的飲用水(400-600毫升/人.日)。

(4)家長

按要求幫助幼兒帶齊當日所需的生活和學習用品,確保幼兒不帶危險物品到園。

按時護送幼兒入園,主動讓幼兒接受保健人員的晨間檢查。

與老師交接接送卡和晨檢牌後方可離園。

若需委託幼兒園餵藥,應主動填寫好委託服藥登記表(服藥者姓名、性別、年齡、班級、藥品名稱、服藥計量、服藥方法 )交保健人員。

主動向保健人員和當班教師報告幼兒的特殊情況,尤其是身體的不適。

2.飲水環節

(1)幼兒

願意定時飲水。需要時會主動取水喝。

不喝生水,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

劇烈運動後稍事休息再喝水;飯前、飯後半小時少飲水。

用個人專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後放回固定的地方,杯口朝上。

正確取水,不浪費水。

(2)教師

運動後、上下午各組織一次集體飲水,提醒並允許幼兒隨時喝水。

觀察幼兒飲水量,保證幼兒日飲水量達400—600毫升以上。

指導幼兒安全有序地取水。

(3)保育員

提醒、幫助幼兒正確取水和取放口杯。

引導和幫助幼兒按需飲水。提醒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多飲水。

保溫桶每天清洗,幼兒個人專用飲水杯每天清洗並消毒一次。

3.盥洗環節

(1)幼兒

隨時保持手、臉清潔。飯前、飯後、便後、手髒時會自覺洗手。

正確洗手:卷衣袖;雙手向下把手淋溼;抹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手縫、手腕;衝洗淨肥皂水;關好水籠頭,在水槽裡把手甩幹,用自己的毛巾將手擦乾。

中大班幼兒學會自己搓擰毛巾。

會使用水龍頭,用小流水洗手,保持地面、服飾乾爽。

(2)教師

組織幼兒有序地盥洗。

指導幼兒正確盥洗。將正確的盥洗方法、愛清潔、節約用水等教育用圖示、圖像、簡單文字、童謠等簡明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幼兒盥洗處,並提醒幼兒遵守。

檢查或指導中、大班值日生檢查盥洗結果。

(3)保育員

做好盥洗準備,保證幼兒用肥皂、流動水洗手,用消毒毛巾洗臉。為全託幼兒準備好早晨、晚上的盥洗用具及盥洗用水。

保持幼兒衣著的清潔乾爽。

隨時保持盥洗室的乾燥,做好防滑工作。

4.餐點環節

(1)幼兒

餐點前自覺洗淨手、臉。

愉快、認真地進食,不邊吃邊玩,不大聲講話。

願意獨立進食,不依賴教師。約30-40分鐘左右吃完飯菜;15分鐘左右吃完點心。

學會正確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湯時兩手端著碗。

逐漸養成文明進餐的行為和習慣。

進食時會細嚼慢咽,會飯菜就著吃,幹稀就著吃。

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菜,不過量進食。

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清潔,骨頭、殘渣放在渣盤裡或堆在一起。

咽下最後一口飯再站起來,輕放椅子,離開飯桌,將餐具、渣盤放到指定地點,清理好自己的桌面。

餐後會正確使用餐巾,用後放在規定的位置。

進餐後用溫開水漱口。正確的餐後漱口方法:在碗或口杯中倒上溫開水後,喝一口水,閉著嘴咕嚕幾下,用水衝擊牙縫,再吐出水(反覆2-3次)。

(2)教師

為幼兒營造愉快的進餐環境(可放輕音樂)。

組織幼兒按時進餐,兩餐間隔時間不少於3個半小時。

餐前餐後半小時不做劇烈運動,進餐前後十五分鐘內組織安靜活動。

增強幼兒食慾,為幼兒介紹當餐食品。

給幼兒適當的選擇機會,允許幼兒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進餐座位、食物等。

鼓勵幼兒獨立進餐,不催促幼兒用餐。提醒幼兒在用餐時間內進餐完畢(中大班不少於30分鐘,小班不少於40分鐘)。

巡視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觀察進食量;糾正不良進餐習慣;對特殊幼兒給予個別照顧;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3)保育員

分餐前用肥皂洗手,用消毒水擦桌子。

指導值日生作好餐前準備工作;餐巾、渣盤上桌;備好漱口的溫開水等。

提供的食物溫度適中,避免食物過燙、過冷,嚴禁進食不衛生食物。避免餐具造成的劃、戳傷。

領取和分發餐(點),必須帶好口罩,使用食品夾或消毒筷。除冬季外均應做到分盤,做到隨到隨分、隨吃隨分。

保證每個幼兒吃飽、吃好、吃足營養量。掌握幼兒進食情況,鼓勵食量小的幼兒,控制暴食幼兒。做到不給幼兒湯泡飯。

督促指導幼兒餐後漱口。

所有幼兒進餐結束後及時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掃地面,清洗餐巾和漱口杯並進行消毒。

5.睡眠環節

(1)幼兒

能獨立或在幫助下按順序地穿脫衣褲。脫:先脫鞋,再脫褲(冬季先解上衣紐扣),最後脫上衣;並放在固定的地方。穿:先穿上衣,再穿褲子,最後穿鞋子。

學會分清衣褲前後,會拉拉鏈、會扣紐扣。

學會穿鞋:分清左右腳,拉好鞋舌、腳伸進鞋、撥起後跟、系好鞋帶或粘好鞋扣。

起床後,按老師的要求摺疊好被蓋。

睡眠時衣著適當,睡姿正確。不蒙頭、吮手、咬被角等。

(2)教師

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可適當地放睡眠曲或講故事)。

根據室內溫度及時增減幼兒被褥。

排除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幼兒攜帶的異物、滅蚊器的安全)。

指導或幫助幼兒有序地穿脫衣、褲、鞋、襪,提醒放在指定的位置。

巡視觀察幼兒的午睡狀況,幫助幼兒蓋好被褥。糾正不正確睡姿;護理體弱幼兒;照顧入睡困難、情緒和身體有異常的幼兒入睡;對個別入睡時間短的幼兒,可安排提早起床進行安靜的室內活動。

整理幼兒脫下的衣服、鞋子,擺放整齊。

起床後檢查幼兒的儀表服裝及鞋襪,及時為幼兒梳頭。

(3)保育員

保持睡眠環境通風,根據氣候調整好臥具。

保證幼兒一人一床一被。保持被褥清潔、乾燥,夏季涼蓆每天擦拭一次。

隨時保持寢室清潔與整潔。每天一小掃、每周一溼性清掃,每周用消毒液抹幼兒床一次。

幼兒起床時,協助教師幫助幼兒穿好自己的衣、褲、鞋、襪。指導幼兒正確摺疊被子。

待所有幼兒儀容儀表檢查完畢離開寢室後,才能整理床鋪並做好寢室清潔衛生。

6.入廁環節

(1)幼兒

逐漸學會能自理大小便,解便入坑。

解便時不弄溼自己和同伴的衣褲,便後會整理服裝。

便後會用手紙自前向後擦屁股,並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

不在廁所逗留、玩耍。

大、小便有異常情況能主動告訴教師和保育員。

(2)教師

指導幼兒正確使用便紙,提醒或幫助幼兒整理好衣褲,便後洗手。

觀察幼兒大便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與家長聯繫並作好記錄。

不限制幼兒入廁次數。

提醒容易遺尿的幼兒解便。

(3)保育員

準備好肥皂(洗手液),督促幼兒便後流水洗手。

準備好衛生紙,方便幼兒隨時取用。

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擦屁股,整理服裝。

及時為遺尿的幼兒更換和清洗衣、褲。

保持廁所清潔通風,隨時清洗、消毒,做到清潔、無異味。提倡幼兒使用蹲式廁所。使用便盆後,立即清洗和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7.離園環節

(1)幼兒

愉快離園,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向老師說再見。

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

收拾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用品。

與家長交流當日在幼兒園的生活及活動情況。

(2)教師

穩定幼兒情緒,安排適宜的離園前活動。或與幼兒進行簡短談話,小結當日活動情況;或交代次日活動準備和要求;或組織幼兒開展小型安靜的自選活動等。

提醒幼兒有禮貌地向教師和小朋友告別 。

組織幼兒檢查、收拾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用品;檢查幼兒服裝穿戴是否整潔適宜。

根據需要用小黑板、便條、家園欄等方式向家長介紹幼兒當日在園情況或通知有關事宜。

嚴格確認接幼兒的家長,遇有陌生人來接,必須進行電話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關確認。注意觀察幼兒是否跟隨家長離園。

做好個別特殊幼兒的交接。如:生病的幼兒和當天表現異樣的幼兒,應向家長詳述幼兒在園的生活及活動情況,提出希望得到家長配合與支持的要求和具體方法。

採取家園欄、信箱、聯繫本、便條、網站等不同方式與乘坐園車的幼兒家長聯繫,主動介紹幼兒在園生活及活動情況。

當幼兒在園內發生特殊的突發事件時,教師必須在第一時間內主動與家長聯繫,客觀地匯報幼兒的相關情況,積極主動地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與配合,保留好相關資料,做好相關記錄,認真地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待所有幼兒離園後,再作好次日各項活動的準備。

(3)保健老師

在幼兒離園時,向全日健康觀察中有問題的個別幼兒家長,重點、扼要、客觀地匯報該幼兒的相關情況,積極主動地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與配合,保留好相關資料,做好相關記錄。

請家長取回當天沒有服用完的藥品,並做好登記。

做好健康教育知識宣傳。

(4)保育員

清理幼兒衣物用品,做好幼兒離園的準備工作。

主動與個別特殊幼兒家長交流當日該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匯報護理情況,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待幼兒完全離開活動室後開始做活動室清潔,及時清除垃圾、汙物。清潔用具(如掃帚、拖布、抹布等)要專用,拖布、抹布每次用後要及時清潔、消毒,乾燥保存。

協助教師作好次日各項活動準備。堅持每天用紫外線對活動室、寢室消毒一次,消毒時要確定室內無幼兒,關好門窗。並做好記錄。

關好門、窗、水、電。

(5)家長

憑接送卡與老師交接幼兒。

了解幼兒情況「三看」:一看幼兒園和班級有無通知;二看家園欄;三看展示的幼兒活動作品和老師的活動記錄。

與幼兒交談「三問」:一問幼兒在園情緒;二問當日做了什麼遊戲;三問有什麼想告訴家長的事。

清理幼兒衣物用品。

若當日有特殊情況的幼兒,應主動與保健醫生聯繫,了解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及身體情況,詢問應協助的事宜。

每月與班級教師、保育員交流溝通一次,了解幼兒在園發展情況,及時反饋幼兒在家情況,並進行教育、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諮詢,針對幼兒存在的問題共同商議有利於幼兒發展的個性化教育措施。

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和幼兒園要求,帶領幼兒準備好次日活動的物質材料。

8.交接班

主、配班教師和保育員應共同做好交接班記錄:當日到班幼兒人數;落實未來園幼兒的原因;幼兒健康狀況;家長反映的有關情況;其它需要銜接的有關內容並籤全名。

二、運動活動

運動活動是指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採用早操、器械運動、自然因素鍛鍊等形式,培養幼兒對運動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運動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日常運動活動,具體包括早操、體育活動等環節。

1.早操活動

(1)幼兒

做好操前服飾準備(冬季需要拿掉帽子、取下圍巾、手套等),會檢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

穿好。

值日生能協助保育員準備早操器械。

能愉快地參加早操活動,認真並有精神。

做操有節奏,動作到位,協調有力,能充分運動身體的各部分。

能遵守早操規則,排隊有序,會聽信號、口令並做動作。

會選擇器械活動,並和同伴合作活動。

知道身體發熱時脫衣服或不適時主動告訴老師。

會收拾整理活動器械。

(2)教師

早操編排結構合理,應包括準備活動、隊列練習、兩套操節(小班為徒手操和模仿操,中大班為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及分散活動等;運動量適當,早操後幼兒有脈搏加快、身體發熱反應;時間適宜,中大班活動時間15—20分鐘,小班12—15分鐘。

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編排各自不同的活動內容。

提醒並檢查幼兒是否做好早操前準備(冬季需要拿掉帽子、取下圍巾、手套等),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精神飽滿地組織早操活動,口令規範,示範正確。定期變化帶操的站位,面向全體幼兒,也可指導中、大班幼兒輪流帶操。

隨時觀察幼兒早操情況,做到三看(看情緒、看動作質量、看動作力度);三提示(提示動作、提示增減衣物、提示運動衛生及安全)。

指導幼兒選擇和按規定收拾器械。

服飾符合早操活動要求(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長短適中、不披髮)。

(3)保育員 熟悉本班早操活動內容,會做早操活動。

檢查場地、器械安全。指導值日生在早操前按要求擺放器械,在早操後整理收拾活動器械。

觀察幼兒的活動量,巡迴撫摸幼兒的頭、頸、背部,提醒或幫助幼兒增減衣物,特別關注體弱幼兒。

不披髮,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長短適中,服飾符合早操活動要求。

配合教師指導幼兒規範的早操動作。

隨時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及時處理幼兒的安全或身體不適等突發事件。

2.體育活動

(1)幼兒

愉快地參與體育活動,主動活動身體。

正確使用活動器械,嘗試新玩法,並和同伴一起活動。

有安全意識,不做危險動作,不用器械與同伴打鬧等。

有自我保護意識,知道身體發熱時脫衣服或有不適時主動告訴老師,有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遵守體育活動規則。

會收拾整理活動器械。

(2)教師

一周體育活動保證體育課、體育遊戲、器械活動、大型玩具、散步等多種類型體育活動的開展。

保證開展走、跑、跳、鑽、爬、投擲、平衡等各種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活動。

自製或提供各種戶外體育活動器具,根據幼兒活動需要保證足夠的體育活動材料:小型器械人手一套、較大型器械小組一套。

合理利用戶外體育活動場地,保證幼兒足夠的、安全的活動空間。

保證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不少於1小時,且活動分段進行。

引導幼兒多通過身體動作參與、體驗、探究、合作式的活動,減少過多的示範講解。

有目的地觀察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動作發展、習慣、安全意識、意志品質等實際情況,做出積極的應對和調整。

建立適宜的運動活動常規,督促幼兒遵守。

控制好活動中幼兒運動量,注意動靜交替,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強度,防止突然運動或劇烈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或身體不適等。

(3)保育員

了解戶外活動內容及要求。

協助教師準備和檢查場地、器械的安全。

活動前檢查幼兒服飾和鞋帶。

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隨時提醒或幫助幼兒增減衣物,及時為出汗幼兒隔背,特別關注體弱幼兒。

活動過程中協助教師指導和幫助幼兒。

收拾場地,檢查器械。

做好幼兒活動後的護理工作:督促幼兒洗手,用溫度適宜的乾淨毛巾給幼兒擦面,增加衣物,飲水等。

三、遊戲活動

遊戲活動主要指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自發、自主、自由的實踐活動,它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能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進幼兒情感、個性健康地發展。

1.幼兒

與同伴友好玩耍,願意與同伴分享遊戲材料和經驗。

能自主選擇遊戲內容、材料、同伴、角色、場地等,自主選擇進行遊戲。

參與遊戲材料的收集與準備。

愛護和正確使用遊戲材料。會輕拿輕放,會物歸原處,疊放整齊,會歸類整理玩具。

能遵守遊戲的規則。

學習解決遊戲中的問題,能克服困難,堅持遊戲。

2.教師

制定目標明確、有指導和觀察要點的遊戲活動計劃。

每日保證幼兒遊戲活動時間不少於2個。

保證幼兒每周至少開展二次活動區活動,時間為1小時左右。

平衡一周內各類遊戲活動,保證幼兒主動性遊戲活動。

採用集體遊戲、個體遊戲、小組遊戲、自由遊戲形式組織幼兒遊戲活動。

遊戲材料投放數量足,種類全;添置和更換及時,每月不少於2次。

根據遊戲活動的要求和幼兒遊戲活動的需要,家園共同收集自然物、廢舊材料、半成品等作為遊戲活動的材料。

根據需要,保證遊戲活動的空間及場所。小班設置3-5個活動區;中班設置4-6個活動區;大班設置5-7個活動區。

用「掃描觀察法」、「定點觀察法」、「追蹤觀察法」等觀察方法有目的或隨機地觀察幼兒材料使用、遊戲水平、遊戲狀態,並有目的地做好記錄。

3.保育員

遊戲活動前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活動目的和要求,作好遊戲前材料、場地等準備。

觀察幼兒遊戲與場地安全因素,活動中隨時給幼兒增減衣物。

配合教師作好遊戲活動對幼兒的指導,協助教師處理遊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帶領幼兒收拾、整理遊戲活動材料。

四、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發起的、採用集體活動形式組織的師幼互動活動,或在教師引導下的同伴互動活動,旨在促進幼兒同伴分享交流,提升幼兒經驗,強化學習體驗,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1)幼兒

有參與活動的興趣,能動用各種感官參與活動。

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嘗試多途徑收集信息,並參與做好有關材料的準備。

樂於交流與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能有目的地按自己的想法參與活動。

能正確地使用和整理活動材料或用具。

遵守集體活動規則。

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發言習慣,用眼、握筆、坐立姿勢正確。

(2)教師

根據本班幼兒實際需要和已有經驗,結合本園實施課程的要求,修改、補充、調整、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根據活動目標準備必需的教具,提供滿足每個幼兒活動需要的活動材料並在當班前做好分發準備。

活動前向保育員講明需配合的事項。

根據活動類型設置便於幼兒活動與交流的空間位置。

耐心傾聽,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活動。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察覺幼兒的需要,及時應答。

關注活動中個別幼兒,因人施教,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

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關注活動中幼兒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

活動後回想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實際發展並收集實證材料。

(3)保育員

活動前向教師了解需要配合的事項。協助老師做好活動前準備,擺放活動所需材料,安排場地等。

協助教師指導和幫助個別幼兒參與活動。處理活動中的偶發事件時,方法適宜。指導或幫助幼兒作好活動結束後的收拾、整理工作,

活動過程中指導幼兒時走動位置恰當,聲音適度,不影響幼兒和教師的交流。


相關焦點

  • 教育中心幼兒園開展保教活動一日常規學習活動
    東北網虎林10月16日訊 為增強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全面提升保教質量,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健康發展,10月11日下午,教育中心幼兒園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保教活動一日常規》的學習。  教師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幼兒園教師質量決定著幼兒園教育質量,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和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 實驗幼兒園開展一日常規培訓活動
    為了優化幼兒一日常規活動,引領教師關注常規,促進保教活動更加規範化、科學化,開學伊始,隴縣實驗幼兒園立即聘請愛立方教育專家桑林芝老師,於9月4日下午組織全體保教老師參加了主題為「加強班級常規培養 ?科學做好入學準備」的培訓活動。
  • 細化保教常規,優化一日管理——記安吉山川幼兒園一日常規活動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質量,提高保教人員專業水平,更好地服務幼兒,2020年11月6日山川幼兒園組織全體保教人員進行了「一日流程精細化管理」專題培訓。本次講座章園長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講解:首先引導教師進一步理解幼兒一日活動中的教育,從生活活動的獨特教育價值到遊戲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讓老師們珍視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其次,強調保育和教育是幼兒的兩大工作重點,兩者相互滲透、相互聯繫、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要求教師和保育員工作默契配合;最後強調了工作中的問題診斷和對應策略,希望教師們找到一日生活及遊戲中遇到的真問題並能學到正確應對方法
  • 彭州市新興中心幼兒園開展保教常規評比活動
    為全面貫徹落實《幼兒園指導綱要》的精神,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彭州市新興中心幼兒園於10月27日,由業務園長周弋組織中心園及分園教保人員在各年段開展為了期一周的半日活動觀摩評比活動。>活動中評比環節有
  • 《武漢市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南》(試行)
    各區教育局,局直屬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紮實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水平
  • 「一日生活皆課程」 天府新區華陽幼兒園開展新教師專題培訓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關乎幼兒的發展,一日生活常規的學習是保障幼兒園順利開展各項活動的關鍵。近日,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幼兒園組織新教師開展了《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常規細則及要求》培訓活動,並結合實際對相關規則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秋季幼兒園保教工作計劃
    ,結合本園實際,盡力讓《綱要》的理念與精神落實我園的保教管理和保教第一線中,使幼兒在園能得到快樂的玩耍與學習,使幼兒園的保教隊伍煥發新的活力,較好地促進兒童富有個性的發展。  二、本期幼兒園保教主要目標:   落實新的保教常規制度,注重考核的量化;規範一日保教活動,堅持保教並重;圍繞實際問題開展教研,加強教研工作的引領性;密切家園聯繫,共育幼兒;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提高教師綜合能力,培養一專多能的教師;培養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具體目標與措施:   (一)落實新的保教常規制度,促進保教規範發展。
  • 幼兒園工作計劃:2017年幼兒園保教工作計劃
    依據幼兒園《保教指南》的學習,我們依然會堅持做好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切實提高本園的保教質量,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使幼兒享受到優質的幼兒教育。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綱要》為指導,學《綱要》,用《綱要》;學《保教指南》,用保教指南,認真學習教育局對幼兒教育工作的意見,結合本園實際,盡力讓最新的理念與精神落實到我園的保教管理和保教第一線中,使幼兒在園能得到快樂的玩耍與學習,使幼兒園的保教隊伍煥發新的活力,較好地促進兒童富有個性的發展。
  • 如何做好幼兒一日常規——淅川縣毛堂鄉中心幼兒園幼兒一日常規教研
    南陽網訊 (通訊員趙繼邦 周春煥)良好的一日常規是進行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幼兒一日常規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衛生常規(包括進餐常規、喝水常規、盥洗常規、衛生常識等);行為習慣常規(包括午睡常規、坐的常規、禮貌常規、上下樓梯常規、入園常規、散步常規等);學習活動常規(包括戶外、早操常規、體能遊戲常規、教學活動常規等)。如何才能做好幼兒一日常規呢?
  • 江安縣陽春鎮桐梓中心幼兒園中班組開展一日常規教研活動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龔敏 王蘭 白朝陽)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經過一個漫長的假期,孩子在家好的常規習慣已經鬆懈,很容易就會被&34;。為此,2020年9月8日,江安縣陽春鎮桐梓中心幼兒園中班組老師就&34;這一主題進行教研活動。
  • 貫徹《保教意見》優化一日活動——我園開展《青島市幼兒園保育...
    為進一步規範幼兒園保教工作管理,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2020年11月24日、25日我園副園長朱泳分兩批次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青島市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指導意見》培訓學習。
  • 幼兒園小班保教工作計劃
    一、主要工作重點與措施:                (一)保教工作:   我段始終以保為重,小二班幼兒第一次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邊走向社會,走進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不適應的情況較多,因此,我有必要及時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幼兒活動時會碰到的困難,及時解決,使每項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杜絕事故的發生。讓家長放心地將孩子交到我們手上。
  • 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資料!園長福音
    幼兒園月保教工作計劃安排表.doc 中班月主題活動計劃.doc 季保教工作計劃4篇.doc 小班上學期周教學計劃18周.doc 五幼保教工作計劃第一學期.doc 大班月主題活動計劃.doc
  • 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原則和常規教育
    一、一日生活的原則(一)動靜交替的原則動靜結合是使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具有變化性,為幼兒提供多樣性化活動的好方法。因此,在組合和安排幼兒園一日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注意力發展的特點及影響幼兒疲勞程度的各種因素,努力做到使活動的安排動靜交替,有張有弛,體腦並用,勞逸結合,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取更高的學習效益。
  • 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兒園開展11月保教聯合主題沙龍
    百姓生活網訊(李國堯)《幼兒園工作規程》將保育和教育的目標合二為一,提出要促進幼兒身體發育,增進幼兒對環境的認識,培養自信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感受美與表現美。為體現保育與教育的專業性與重要性,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兒園採用保教聯動的方式,以促進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升。
  • 新密市西大街組織幼兒園一日開放觀摩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喬雯 通訊員 楊曉夢)「一日活動皆課程」!為增強幼兒園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能力,提高一日活動的有效性,規範保教行為,提升保教質量,進一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近日,新密市西大街中心校組織西大街各個幼兒園舉行了一日開放觀摩活動,各園互相觀摩,共同成長。
  • 幼兒園必備教研,計劃,總結管理,評估資料細則...免費領取
    16周.doc託班月主題活動計劃.doc秋季學期保教計劃2篇.doc小班上學期周教學計劃17周.doc小班月主題活動計劃.doc幼兒園年度保教工作計劃.doc幼兒園月保教工作計劃安排表.doc中班月主題活動計劃.doc季保教工作計劃4篇.doc小班上學期周教學計劃18周.doc
  • 來安縣開展幼兒園一日觀摩活動
    為了促進全縣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樹立教師「觀察兒童,陪伴兒童,發現兒童,讓兒童快樂成長」教育理念,提升幼兒教師隊伍專業素養,科學合理的組織幼兒一日活動,11月20日,來安縣教育局在縣示範幼兒園、永陽幼兒園舉行了「科學保教,陪伴兒童快樂成長」一日觀摩活動。
  • 我市幼兒園保教工作有了新標準
    每天安排不少於連續45分鐘的自由遊戲、引導幼兒進行自主勞動、對特需兒童給予個別照顧……本月起,我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將迎來全新的保教工作規範(下簡稱《規範》),幼兒園保教工作從此有了可參照執行的規範和標準。據悉,這樣的保教工作規範在全省尚屬首個。
  • 阿克蘇市配齊農村幼兒園「兩教一保」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張雪紅報導)1月5日,記者從阿克蘇市教育局了解到,阿克蘇市率先在南疆四地州各縣市中為所有農村幼兒園班級配齊了兩名教師和一名保育員(以下簡稱「兩教一保」)。阿克蘇市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配齊「兩教一保」的同時,通過分級、分類培訓,讓幼兒園教師、保育員得到了快速成長,展現了學前教育發展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