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輔導書,有薄的,有厚的,有便宜的,也有貴的,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五花八門。這些輔導書的套路幾乎是一樣的,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知識點配習題,還有一類是純習題。
很多同學和家長,對於買輔導書,那是不惜下血本,各門功課下來動輒幾百塊。
實際上,那些輔導書基本都是一樣的,內容大多粗製濫造,互相抄襲。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過於詳細,各種知識點和細節非常詳細,很多還有對接高考的相關問題。
從學習規律來看,這些輔導書都是不利於我們的學習。所有知識的學習,都是螺旋式上升,很多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都是從一些習題當中總結出來的。你要相信,知識的學習,任何輔導書都是無法代替的,只有自己總結出來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現在的輔導書遠遠超出本身的價值,也算是暴利行業。大多數輔導書的出廠價格大約是二折。也就是說,定價100的輔導書,其出廠價格也就是20左右,但是到家長和學生身上,那就是八九十了,真正的把家長和學生當冤大頭,毫無下限。
當然了,輔導書也並非一無是處,要正確利用輔導書,才能讓輔導書發揮出真正的價值!
第一,輔導書是參考書。當你掌握了某個知識點,掌握了某種解題方法,這時候你可以參考輔導書對解題方法的相關介紹,完善自己的筆記!
第二,輔導書可以用來課堂的補充。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沒有聽懂,可以看看輔導書的總結,有時候也能起到作用。但是,學習一定是以課堂為主,不能過多的依靠輔導書。
第三,課堂上不講的內容,輔導書上直接刪去。輔導書上有太多的花裡胡哨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學校老師往往在課堂上不講,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課堂上時間有限,老師講的一般都是用的最多,最重要的方法,而輔導書為了顯擺自己的專業性,就特別喜歡添加一些亂七八糟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誤以為買了輔導書就可以掌握這些方法。實際上,方法在於掌握的透徹,理解的深刻,而不是數量多。
輔導書是一把雙刃劍,正確利用才是最重要的。再好的輔導書,都比不上一個真實的老師,只有經過老師的講解,才能真正弄懂知識,才能掌握方法,才能把書本上的內容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