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pù bù,意思是從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在地質學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經斷層、凹陷等地區時垂直地從高空跌落的現象。在河流存在的時段內,瀑布是一種暫時性的特徵,它最終會消失。
瀑布特點
瀑布是流動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區,是河水流動中的主要阻斷。
在大部分情況下,河流總是透過侵蝕和淤積過程來平整流動途中的不平坦之處。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河流的縱斷面(坡度曲線)會形成一平滑的弧線∶河源處最陡,河口處最和緩。瀑布中斷了這弧線,顯示了侵蝕過程的進展。瀑布也稱河落(falls,亦譯瀑布),有時也稱大瀑布(cataract),後者尤用於談及很大的水量時。比較低、陡峭度較小的瀑布稱小瀑布(cascade),這名稱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緩,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處相應出現湍流和白水,這些河段稱急流。
在一些情況下,瀑布的位置因懸崖或陡坎被水流衝刷而向上遊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侵蝕作用又傾向於向下深切,並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個河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不可避免地消失。河流的能量最終將產生出一個相對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縱剖面。甚至當作為河流侵蝕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況下,可用於瀑布基底侵蝕的能量也是很大的。與任何大小的瀑布相關、也與流量和高度相關的特徵性特點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跌水潭是在跌水的下方,河槽中被掘蝕出的盆地。在某些情況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於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終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的後退。
造成跌水的懸崖在水流的強力衝擊下將不斷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遊方向後退並降低高度,最終導致瀑布消失。
瀑布形成條件
瀑布存在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巖石類型的差異。河流跨越許多巖相邊界。如果河流從堅硬的巖石河床流向比較柔軟的巖石河床,較軟的巖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蝕更快,並且兩種巖石類型相接處的坡度更陡。當河流改變方向並露出不同的巖石河床間的相接處時,便會發生這種情況。
尼亞加拉瀑布組成美國與加拿大間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塊斑駁的白雲石頂板巖石,壓在一連串較軟的頁巖和沙巖之上。尼亞加拉河水翻過白雲石的巖壁,直落入下面的一個大水池裡,翻滾流飛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蝕頁巖,淘空了白雲巖的巖洞,一塊塊的白雲巖崩落而下,使得懸崖永遠陡峭。
另一種情況是:古代有一大塊熔巖從河床下擠上來,巖石硬化後,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牆」,阻攔了河水。中國的黃河壺口瀑布就是這樣形成的。
第三種情況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兩側形成懸崖峭壁,瀑布由此在峭壁上生成。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關原因是河床上有許多條狀的堅硬巖石。
尼羅河上已出現一系列大瀑布,尼羅河水已充分侵蝕河床,結果露出堅硬的結晶質基底巖。
還有瀑布較少因巖層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陸地的結構和形狀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巖可形成堅硬的臺地,河水在其邊緣產生瀑布,北愛爾蘭的玄武巖上便是這樣。在更大的規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巖石外表結構——一塊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該地區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產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剛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奧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況下,隨著山區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數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蝕和地質特徵並不是產生瀑布的僅有因素。沿著斷層進行的構造運動會將堅硬和軟性巖石聚攏在一起,促成瀑布的產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蝕作用增加,並使河床上的裂點向上遊方向後撤(或者說,坡度的急劇變化標示著河床基準水面的變化)。依賴海平面、河水流動和地質特徵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現裂點之處得到發展。冰川作用已形成眾多瀑布,那裡的河谷已被冰蝕過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兩側高處。加利福尼亞州一座由冰川作用鑿出的約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從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個懸谷跌落下來。
從河流的時間尺度來看,瀑布是一種短暫的現象,終將銷聲匿跡。其侵蝕速度取決於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巖石的種類和結構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時由於懸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蝕而使瀑布向上遊退縮;在其他情況下,侵蝕會產生下切作用而將瀑布所在的整個河段夷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憑藉這兩種手段或其中任一種手段,河流的必然趨勢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總是趨於使河流呈現比較平滑的凹形縱向剖面。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瀑布消失
瀑布,是由地球內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在河流的時段內,瀑布是一種暫時性的特徵,由於受瀑布的落差、水量、巖石的種類和結構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它最終會消失。有瀑布的地方,河流總是會向上遊方向侵蝕,力圖把高處削平,讓河道趨於平緩。水流速越快,對河道、河岸的侵蝕力也就越強。河流不斷瓦解瀑布的上部,讓巖層破碎、跌落,於是瀑布的位置就逐漸向上遊方向退縮,瀑布的落差也隨之減小了。在一些情況下,瀑布的位置會因為懸崖或者陡坎被水流衝刷,而向上遊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侵蝕作用又傾向於向下深切,並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個河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的任何一個或兩個在起作用,瀑布就會逐漸消失。
實際上,地球很多大瀑布都有明顯的「後退」趨勢。比如尼亞加拉大瀑布,如今的落差大約為50米,根據巖層推斷,以前的位置在下遊處,落差可能有100米。現在,該瀑布每年向上遊退後1米多,落差在減小。按這個速度,再過5萬年,尼亞加拉大瀑布將會徹底消失。
雖然所有瀑布都會消亡,但同時在漫長的歲月中,也會有新的瀑布誕生。地球的地質運動,讓高山、臺地隆起,地層斷裂和錯位,這些都為新瀑布的誕生創造了條件。瀑布這種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色,並不會從地球上銷聲匿跡。
一,黃果樹瀑布——亞洲最大的瀑布
黃果樹瀑布排名第一是沒有任何疑問的。黃果樹大瀑布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瀑布高高77.8米,寬101米,是亞洲最大的瀑布。以黃果樹瀑布為中心還分布著18個瀑布。黃果樹瀑布也是86年版《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高老莊等地點的取景地。
二,赤水十丈洞瀑布
十丈洞瀑布位於貴州省赤水市,是中國第二大瀑布,瀑布高76米,寬80米,足以和黃果樹相媲美。十丈洞瀑布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到明清時期還只有少數的探險者知道。直到1986年央視播放十丈洞瀑布的新聞,人們才對該瀑布有所了解。但是現在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這個瀑布。
三,羅平九龍瀑布
九龍瀑布位於雲南省羅平縣,瀑布寬112米,高56米。從高空俯瞰,該瀑布和黃果樹瀑布頗有幾分相似,瀑後也有一個深約10米的水簾洞。該瀑布周圍也分布著10個瀑布,為九龍瀑布群。緊接著的情人瀑,高43米,寬39米,也是十分壯觀。九龍瀑布之所以排在赤水瀑布之後是因為水量比較小。
四,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黃河中遊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瀕陝西省宜川縣,東臨山西省吉縣。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在黃河雨季的時候,瀑布十分壯觀。在此地,能夠想起《黃河大合唱》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的歌詞。
五,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於中越邊境廣西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瀑布三級跌落,最大寬度200多米,縱深60多米,落差70餘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是《酒是故鄉醇》和《花千骨》的外景拍攝地。
六,馬嶺河峽谷瀑布
馬嶺河峽谷位於貴州省興義市,谷寬50—150米、谷深120-280米,兩岸眾多支流因下切速度滯後於主流,形成了上百條高逾百米的瀑布墜入深谷之中,僅天星畫廊景區的嶂谷絕壁上,就懸掛著面積達30餘萬平千米的鈣化瀑。
七,四面山望鄉臺瀑布
四面山大瀑布位於重慶江津,又名望鄉臺瀑布,高158米,寬48米,土地巖瀑布也別有風彩,此瀑高90餘米。但是該瀑布宣稱是中國最高的瀑布就是毫無根根。
八,諾日朗瀑布
諾日朗瀑布位於四川省九寨溝,海拔2365米,瀑寬270米,高24.5米,是中國大型鈣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國最寬的瀑布。藏語中諾日朗是偉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諾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偉壯觀的瀑布。
九,鏡泊湖瀑布
稱鏡泊湖瀑布,位於黑龍江省寧安縣,瀑布幅寬約70餘米,雨水量大時,幅寬達300餘米。落差20米 。它下邊的水潭深60米 ,叫「黑龍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聲如雷,激流呼嘯飛瀉,水石相擊,白流滔滔,水霧蒸騰出繽紛的彩虹。
十,織金瀑布
織金瀑布,原名吊水巖瀑布,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瀑布高55米、寬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