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1月13日訊(記者 範素娟 通訊員 張樹寶)為營造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推進傳統剪紙藝術的保護、傳承與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進一步謳歌新時代、展現新面貌、頌揚新成就,1月11日上午,昌樂縣迎新春剪紙藝術作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啟動儀式在縣圖書館三樓展廳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中共昌樂縣委宣傳部、昌樂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昌樂縣非遺保護中心、昌樂縣圖書館、昌樂剪紙傳習所承辦,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中國人壽財險昌樂支公司、濰坊潤海化工有限公司、昌樂金軒工程有限公司協辦。
此次展覽共展出昌樂縣知名剪紙傳承人(藝人)劉菁霞、劉愛萍、王秀娟、張春麗、張洪恩、劉穎、李軍英等七位老師及市級非遺校園傳承教育基地——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學生剪紙作品200餘幅。作品包含人物、花鳥、福壽、十二生肖,以及56個民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作品。
「這是昌樂縣首次舉辦以剪紙藝術為專題的展覽,在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之際舉辦,一是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道富有特色的視覺盛宴和文化大餐,送去新春的祝福。二是為傳承人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提升了傳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昌樂縣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張樹寶介紹說,「同時,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結合非遺月的開展,春節前後昌樂縣還將舉辦'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寫春聯剪窗花文化下鄉活動、昌樂非遺保護成果展、第35屆元宵節民間文藝表演、猜燈謎鬧元宵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參與體驗性強的非遺展演展示活動,以豐富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讓廣大群眾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儀式上,還對昌樂縣獲得2019年度非遺保護傳承貢獻獎和非遺傳承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的同志進行了表彰獎勵。
在展覽過程中,觀眾除了欣賞到精美的剪紙作品外,還紛紛拿起剪刀,在傳承人指導下現場體驗,切身感受到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
據悉,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至春節後二月初二(2020年的1月17日至2月24日),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昌樂縣迎新春剪紙藝術作品展的舉辦標誌著昌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宣傳展示活動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