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皮卡德》:X教授又回去開飛船啦!

2020-12-18 未來電影局

作為美國科幻題材最為包容廣闊,跨越時間最長,播放時間最久的劇集,《星際迷航》距離科幻題材排頭兵位置,就差了一個《神秘博士》而已!

該系列最初由編劇吉恩·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經過近50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星際迷航》系列自打1965年上線播出至今,以其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的龐大組成。成為歐美科幻題材裡面不可或缺的存在!

《星際迷航》到底有多少個親兒子?

《星際迷航》能夠支撐這麼些年,是因為它廣撒網多開花的結果。掐著指頭數,以地球人類為主角的劇集和電影系列,大體劃分為五個大型體系:

NO.1,現今最為聲名顯赫的「原初系列」

這個系列是《星際迷航》系列的開篇之作。於1966年9月8日於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首播,由吉恩·羅登貝瑞製作,威廉·夏特納(William Shatner)、萊昂納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以及德福雷斯特·凱利(DeForest Kelley)主演。

由戰艦「企業號」上面的事件和人物為敘事主體,劇集經歷了多次被砍與重啟,但是作為開篇集,一直聲名不墜。

2011年播出的電影版」原初「三部曲,就是這個系列的前傳性質電影。而2017年推出的劇集《星際迷航:發現號》,則是響應」原初三部曲「電影版的系列重啟,為」企業號「的姐妹艦艇」發現號「(其中,《發現號》的主角是《企業號》副船長史波克的名義上的姐姐,)樹碑立傳,同時,為庫克船長和史波克相遇而做鋪墊!

NO2. 下一代系列

《星際迷航:下一代》(縮寫為ST: TNG或TNG)的時間背景設定在《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結束約一個世紀之後,描述企業號的第四任繼承者企業號-D(NCC-1701-D)以及一批新的船員接續前輩未盡事業的故事。劇集劇情開始於1987年的首集《遠點遭遇戰》(Encounter at Farpoint),之後一共播出七季,結束於1994年的終集《曲終人散》(All Good Things...)。

其實這個系統才是一直穩固《星際迷航》在美國電視劇圈子裡地位的中流砥柱。

而這一系列,奠定了皮卡德艦長在星際聯盟的地位,也讓派屈克·斯圖爾特真正的進入觀眾的視線。在X教授還沒走進觀眾心裡之前,派屈克用皮卡德這個角色已經陪伴觀眾好幾十年了。

之後,深空九號系列(1993年——1999年),總共經歷7季176集;

航海家號(1995——2001年),總共經歷7季,總共172集;

企業號(2001——2005年),一共4集,98集,自身口碑是系列裡最低的。

……

所以,整體有五艘戰艦為敘事主體,來構建如此宏大的主題架構!

《星際迷航》半個世紀以來的主題嬗變!

《星際迷航》不同於比他長壽一點點的《奇異博士》,它是一個大集團化的組織的縮影,並不算一個精通各種專業知識的主角的主場。大體上,《星際迷航》是一個大群戲的劇情,通過以地球為主要參與力量的星際聯盟為主體,以及和他們聯合或者對立的其他星際聯邦,時而對立時而合作,維持整個星際間局勢大體穩定的故事。

當然,這是個冷戰時期的特殊產物,在產生的前期為了做歐美太空政策的正面宣傳,給整個系列定下了「要開拓,要和平」的基本格調。用西方「大航海時代」那種積極拓展視野的豪情,為觀眾展現外太空最絢麗的精緻,不同俗流的風土人情,以及對於這些不同於人類生存方式的其他方式,用最具人情味的方式展現出來,為當時緊繃的冷戰氛圍緩和情緒!

所以,前期的劇情著重描寫星際聯邦對於外太空的和平探索過程,見識那些不一樣的星際傳奇。他們是和平的,積極向外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訴諸於武力。

而後期,即千禧年以後,為了突出娛樂性,劇情開始將對抗性提升了起來。尤其在電影《星際迷航:原初系列》面世以後,星際之間聯邦的守護之力和對抗聯邦的破壞之力就變得激烈了起來。原本奇觀性的太空面貌展示就變成了大規模戰鬥場面的展示,於是,《星際迷航》的獵奇性逐漸開始向戰爭場面大面積轉化。

《原初系列》三部曲,以及後面推出的《星際迷航:發現號》等電影或者劇集,都將戰爭維持和平的理念拿來吸引觀眾,用精細特效加持下的大規模戰爭場面取代了以前的和平探索,用宇宙奇觀吸引觀眾的初衷!

這一次,開局有點不太和平!

《星際迷航:皮卡德》由喬納森·弗雷克斯執導,派屈克·斯圖爾特、 桑地亞哥·卡布瑞拉、 艾麗森·皮爾、米歇爾·赫德等人主演,劇情繼承星際迷航系列的核心故事,時間線為2002年劇集《星際迷航10》的18年後。

皮卡德老了,雖然還殘留著當年橫跨星際,四處探索和維持秩序的雄心,但是,八十高齡的身體狀態,已經負載不起他的理念了。

畢竟,他沒有隔壁庫克船長的可汗之血加持,到這個年紀,確實身體狀態跟不上思想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時間,他都在溫暖溼潤的農莊頤養天年。甚至,他會長時間的滯留在對過去的懷念上面!這個信號釋放給觀眾,讓觀眾也體會到他的思維多少也開始衰老,跟不上節奏了。

可麻煩還是找上了門。

一個名叫達什的女孩,本來普普通通的女孩,在和男友享受著最平常的二人世界。然而,神秘的殺手從天而降,殺死男友並且想要綁架她。原本什麼都不會的女孩子,在某一刻仿佛被重新激活了一樣,從傻白甜變成了超級特工,舉手投足之間將久經訓練的殺手全數解決。

達什不知道自己如何會這樣,下意識地前往皮卡德身邊尋找緣由。但是,皮卡德自己也不明所以。而此時,更多的羅慕蘭殺手追蹤而至,達什雖然有出眾的戰鬥技巧,但是還是寡不敵眾,和對手同歸於盡。

僥倖活下來的皮卡德從紛亂的記憶裡回到現實,開始通過達什去追溯,人造人這個被星際聯盟強行禁止的課題。因為,在他的記憶裡,只有作為他的副手,並且為了拯救他而死的人造人,達塔中校,才有如今的理念和技術。

能夠將人造人造的如此接近真人。(由始至終,達什都不曾感覺自己是合成人,而認為自己是個純正的自然人類!)

隨著皮卡德的追查,正聯邦內部似乎有一個刻意隱藏的秘密。為了揭開這個秘密,皮卡德需要拖著年事已高的殘軀,繼續在星際間穿梭,尋找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而且,這一次他沒有星際聯盟作為後盾,甚至行為上,他是違背星際聯盟的意願的!

一個巨大的陰謀,一場歷史久遠的秘密!

整件事,其實牽扯到整個《星際迷航》裡面一個不可細說的民族傳統——星際聯盟多年的對手,羅慕蘭帝國,作為一個強橫的存在,卻毀於一次超強超新星爆發裡。(此處,《星際迷航》2011年曾經引用過這個事件。)

星際聯盟在企業號的發起之下,拯救了一部分羅慕蘭帝國的居民,但是,因為星際聯盟的高層決策,導致史波克大使的救援計劃失敗,原本可以進一步誇大的救援人數被中途截止,羅慕蘭整個星球還是被大爆炸毀滅。

而這種仇恨成為很多事件的導火索,《星際迷航》裡面的第一季大反派就是羅慕蘭帝國的殘餘勢力,要為整個帝國報仇,因此他毀滅了史波克的母星,瓦肯星。

而《皮卡德》的故事則關注與羅慕蘭的另一個方面——帝國傳統,抵制任何人工智慧的產生。而達什的出現,就是在挑戰他以及周邊所有勢力堅持了幾千上萬年的傳統,是一種骨子裡對它們的挑釁。

皮卡德必須找到是誰利用達塔中校的理念和身體神經元,製造出達什和她尚未被激活的姐姐,這兩個孿生人造人。而且,還要面對星際聯盟內部被滲透而變質的一部分人的阻擾。

而且,看起來,羅慕蘭帝國這一次關於人造人的創造與阻止這件事情,在整個星際聯盟內部,還是所謀者大!

而且,在皮卡德之外,更多人已經在局勢裡不可自拔了。

畢竟,羅慕蘭帝國作為整體劇情裡的系列反派,這樣一個延續了幾十年的陰謀,在被完全揭露之前,還是有很多需要湊起來的細節,來慢慢拼湊的!

最起碼,達什那個記憶裡的孿生姐姐,以及她身邊出現的那個羅慕蘭小帥哥,就是一條埋伏很長的長線操作對象!

而這兩個人所代表的勢力,最後和皮卡德匯合之後,是相互融合併肩作戰,還是相互對立先打一架,就得看以後的情節發展了!

相關焦點

  • 《星際迷航:皮卡德》:X教授又回去開飛船啦!《下篇》
    《星際迷航:皮卡德》由喬納森·弗雷克斯執導,派屈克·斯圖爾特、聖地牙哥·卡布雷拉、艾莉森·皮爾和米歇爾·赫德主演,是年《星際迷航》的續集。皮卡爾年事已高,儘管他仍有探索和維持星際空間秩序的雄心壯志,但80歲高齡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承受他的想法。
  • 《星際迷航:皮卡德》:皮卡德艦長回歸,這一刻,我們等了18年
    在老對手「星球大戰」於2019年推出了「星戰」系列有史以來的第一部電視劇集《曼達洛人》,並且成功贏得了媒體和觀眾的廣泛好評之後,歷久彌新的《星際迷航》也不甘示弱,推出了繼《星際迷航:發現號》之後,以皮卡德船長為核心主人公的嶄新劇集《星際迷航:皮卡德》。
  • 科幻神作《星際迷航:皮卡德》強勢上線,影迷沸騰了
    過去一世紀的影視史中,《星際迷航》系列留下濃厚的痕跡。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星際,腦洞大開。同時擁有精彩的科幻元素和深厚的人文關懷。不管時間過去多少年,都是觀眾心中無法磨滅的經典。就在今年,這個故事的正統續作上線了。於1987年出現在星聯旗艦「企業號」上的艦長皮卡德強勢回歸!
  • "星際迷航"系列科普&趣事大起底
    影片在率先開畫的北美市場斬獲1.5億美元票房,全球總票房達到2.4億美元,而伴隨電影在中國的上映,這一數字也將會繼續上升。作為今年暑期檔最令人期待的大片之一,《星際迷航3》在爛番茄上收穫了83%的好評,這一成績要優於同一檔期的絕大多數超級大片。  作為一代人的科幻啟蒙,誕生於1966年的《星際迷航》系列已經50歲了。
  • 《星際迷航4》或將主要著墨於史波克傳奇
    在此前的《星際迷航》3部電影作品中,很好地展現了年輕一代船員在未知宇宙中發揮團結、自律和大膽的嘗試,而電視劇版的《星際迷航:發現號》雖然只是電視劇,但是卻被觀眾和媒體評為「史詩級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飾演皮卡德的便是後來我們所尊敬的X教授派屈克.斯圖爾特。《星際迷航:下一代》是《星際迷航》系列劇裡評價最高、篇幅最長的一部,首播後長期保持第一,之後的《星際迷航》系列基本上是以該片宇宙觀構架的。《下一代》包括:1994年的《星際迷航:星空奇兵》、1996年的《星際迷航:第一次接觸》、1998年的《星際迷航:起義》、2002年的《星際迷航:復仇女神》。這四部電影講述的是船長皮卡德及其船員們的太空冒險故事。
  • 《星際迷航》宇宙迷情五十年 硬科幻包裹超前"三觀" 無畏踏破螢屏...
    從此,我們邁入了"星際聯邦"時代,開始對宇宙文明進行探索;和瓦肯人一樣,人類也在宇宙中,散播和平尊重、平等互助的理念。而《星際迷航》的故事,就著重展示人類在此時代的探索。《星際迷航》觀看指南之劇集篇The Original Series(TOS),原初系列:  講述星際聯邦較為早期的曲速飛船"進取號",在艦長詹姆斯
  • 「星際迷航」中扭曲速度非常緩慢,由前NASA科學家製作的簡單動畫
    在「星際迷航」的科幻宇宙中,帶有扭曲驅動器的飛船可以在正常的光速極限範圍內變焦,即在真空中每秒可達到約186,282英裡(每秒299,792公裡)。因此,奧多諾休(O'Donoghue)乘由讓·盧克·皮卡德(Jean-Luc Picard)船長(派屈克·斯圖爾特(Patrick Stewart飾))指揮的聯邦制星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以不同的速度將其從太陽飛到冥王星。
  • 《星際迷航》:每個男孩心中的太空夢
    懷著這樣複雜的情感,吉恩·羅登貝瑞創作了《星際迷航》最初的劇本。然而從劇本到製作劇集,卻是長達近五年的談判、轉賣、完善……所幸的是,這個最初的劇本最終得以拍成電視劇《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用一個神秘的探測器把的皮卡德和屏幕前的觀眾帶入一曲迴旋往復的生命輓歌之中。這一集大膽創新而又突破的劇情表現,使得該集一經播出,就受到星際迷航迷以及媒體人們的一致好評,並成功獲得了當年度的雨果獎中的最佳戲劇表演獎。
  • 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星際迷航》的有趣事實
    《星際迷航》從一開始就不起眼,但卻給流行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憑藉朗朗上口的詞句、未來主義的技術和令人費解的哲學,該劇抓住了我們的心和想像力,讓反抗變得徒勞。當然,有了像《星際迷航》這樣令人難忘的劇集,還有很多事實有待發現。下面是關於《星際迷航》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事實。
  • 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美劇!
    「這簡直是夢想成真,」《皮卡德》最終集的導演阿齊瓦·高斯曼表示,他也將是《奇異新世界》的編劇之一。「我自上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幻想著自己登上企業號,很榮幸能和艾裡克斯還有CBS的大夥們一起工作。」
  • 推薦幾部星際迷航類型科幻片
    《星際迷航》系列劇這是一部大大有名的美劇,幾乎喜歡科幻的朋友們都看過,至少是聽說過,企業號的故事,他不僅僅有電影,美劇,還有動畫片,我第一次看到就是看的動畫片。由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組成。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系列劇了。
  • 《星際文明》之「星際迷航」精英副本揭秘
    你是否還沉浸在《星際迷航》中「企業號」的處女航的冒險歷程,你是否還記得無畏艦長詹姆士·蔻克與大反派尼諾決戰的激烈戰鬥場景?現在,《星際文明》就帶你領略不同尋常的太空大戰,究竟無窮的宇宙黑洞中藏著怎樣的玄機,又有怎麼樣令人目眩神迷的不同際遇,讓我們馬上走進《星際文明》精英副本--「星際迷航」,掀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 太空版「速激」:打開《星際迷航3》的正確姿勢
    《星際迷航3》講述了「進取號」的船員們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探索之旅,卻在途中滯留異星,遭遇了當地種族的追殺的故事。由克裡斯·派恩扮演的「柯克船長」在片中不僅狂飆摩託車,還駕駛著龐大的「進取號」飛船,與漫天飛馳的「蜂群」敵艦正面交鋒,在復古搖滾樂的轟鳴映襯下,浩瀚無際的絕美太空與飛船爆炸相得益彰,是的,導演林詣彬拍了一部太空版「速度與激情」。
  • 星際迷航發現號中讓人又愛又恨的10件事,只有鐵粉才看得懂
    《星際迷航》系列至今似乎已經有了很長一段的歷史,該系列的鐵粉們已經無數次地探索太空、與外星物種打交道,並與不同外星文明之間建立深厚的關係等等,然而《星際迷航》系列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星際迷航:發現號》是第六部真人版電視劇,劇情發生在《星際迷航:原初系列》10年之前,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部科幻巨製中享受一種經典復古的感覺。
  • 《星際迷航2》映前掃盲:五分鐘變身「骨灰粉」
    早在 1966年就播出《星際迷航》電視劇集啦,28日上映的是電影版的第12部。在北美,此片得到了幾乎一邊倒的讚譽聲。  作為與《星球大戰》齊名的科幻片系列,《星際迷航》在國內某些觀眾心裡,也許就像奧特曼打怪獸那樣簡單。但其實不是!它不僅啟發人類發明手機、ipad ,還是「同人文」和「瑪麗蘇」的緣起。
  • 《Star Trek:Alien Domain》公布 星際迷航官方授權
    《星際迷航》在美國的歷史上是一個文化縮影,從《星際迷航》衍生出的各種影視,遊戲無數,可以說是美國人心目中的科幻皇冠。現在,中國遊戲公司NGames已經摘下了皇冠上的寶石。近日,NGames和他們的美國合作夥伴 GameSamba工作室在拉斯維加斯全球最大的星際迷航展會上首次公布了由官方認證的遊戲——《Star Trek: Alien Domain》。
  • 小白進階星際迷航骨灰粉完整攻略
    如果你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一定對《星際迷航》十分熟悉,因為在這部劇裡提到《星際迷航》超過了80次,而劇中人物謝耳朵就是狂熱的Trekkie(星際骨灰粉)。作為與《星球大戰》齊名的科幻片系列,其作品所涉及的世界觀、概念等等均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