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的一塊現大洋現在值人民幣多少錢?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民國時代,很少有人用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新的制度來臨,銀票基本上沒有用處,有一段時間比較先進的銀行兌換券很是流行。
後來銀元出現了,當時市面上流通著墨西哥鷹、袁大頭和孫大頭等銀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洋。那麼民國的大洋相當於目前人民幣多少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原來每個時期都有貧富差距。
歷史記載,民國時期魯迅在教育局當科長的時候,工資是每月300大洋左右,魯迅先生也在北京西城北道灣購買了四合院,花費3500大洋,現在一座四合院多少錢,你想想。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土豪級人物。那普通人的情況那?就拿魯迅家保姆工資我們來研究一下。當時保姆的工資約為三個大洋一個月,什麼概念,相差百倍。其實他家保姆也算高收入了,普通平民非職工的基本工資民國初期的一大洋多少?貧窮的超過了我們的想像力。
中華民國時期每個時期的大洋都有所不同,但每個海洋基本上等於一千文,拿兩文錢買一個包子來說,一個大洋一千文至少能買到500個包子了。那個時候,一輛汽車需要400現大洋,所以民國時期現大洋的價值相當大。一個普通人掙幾塊現大洋的錢就能填飽一個家庭的肚子,很多大學教授每月掙8大洋左右的工資。你想想現在教授的工資。
看到這裡你對當時大洋的購買能力有了概念了吧,一塊大洋最少相當於現在500現金,那時候汽車四百大洋,也就是相當於現在20萬,那魯迅的四合院那,1750000,看來現在房地產炒的太厲害了。
以上是大洋在民國時期的價值,在現在大洋作為收藏品,價格不同往日,民國時期一塊現大洋相當於500,那現在現大洋收藏價值多少錢那?你家收藏大洋了嗎,來曬曬,看誰的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