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乘務學員在引導客人
民航資源網2008年11月18日消息:近日,廈門航空有限公司(Xiamen Airlines Ltd.,簡稱「廈航」)08年度社招空乘的最後一個班27名學員在金雁酒店順利完成培訓,這標誌著該批學員全部完成了空乘養成培訓的服務崗位實習階段。167名社招空乘學員中有93名學員分4個班在廈航酒店管理集團旗下的金雁酒店以及航空賓館實習,這一培訓模式自95年以來,已經延用13年,為廈航培養了大量空勤人員。
服務源於意識
在酒店實習的三個月中,學員兩個半月在餐飲部實習,擔任迎賓員,中餐服務員,西餐服務員,宴會服務員,傳菜員等工作;半個月在客房部實習,主要負責客房的清潔打掃。這些都是酒店最基本的服務工種,主要是培養學員的服務意識。「很多學員剛來時,基本上沒有服務行業的從業經驗,甚至對服務的了解也是很少的。但是在這裡,她們不僅要學會服務的基本技能,更要學會如何主動服務,要想辦法,動腦筋把服務做得更好。」酒店管理公司總經辦的張雲欣經理告訴記者。
在培訓中,學員碰到比較多的問題在儀態方面,因為每個人在站立,行走時都有自己以往養成的一個習慣,加上服務工作的勞動量較大,一些學員在初期比較難適應,在迎賓、或者在餐桌邊服務時,站著站著就會不自覺地把腰塌下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酒店管理公司不僅組織了統一的培訓,逐個糾正學員的姿勢,教員們還個別找了學員溝通,讓她們有個思想上的認識――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總體上,這批學員對自己要求嚴格,作事情很認真,表現挺突出的。只要她們上班,每個人一天下來至少收到兩三次表揚。」金雁酒店餐飲部主管楊亞香告訴記者,有客人誇學員郭曉鷗「在迎賓時儀態優雅,笑容親切,讓人看了食慾大開。」「我們都回去勤學苦練著呢,哈哈!」活潑開朗的曉鷗聽了客人的表揚後口直心快地說。採訪地過程中,當看到客人多時,曉鷗還時不時地要求暫停採訪,主動上前幫助有需要的旅客。
圖2: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乘務學員正在擺放果盤
服務重在溝通
酒店服務直接面對客人,溝通也是服務非常重要的一環,學員在這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剛開始時,遇到特殊情況我都怕得大氣不敢出,更別說和客人說話了。但是經過這三個月的實習之後,明顯感覺到自己處理問題靈活了很多。」潘怡辰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年僅19歲的她落落大方,語言得體,絲毫沒有她自己口中剛來酒店時的靦腆。
「在酒店能遇上各式各樣的人,會比客艙環境更加複雜些,在酒店能夠得體地和客人溝通,今後上飛機服務問題也不大。」張雲欣經理這麼認為。
潘怡辰在實習時因為表現優異,還得到了廈門市副市長黃菱的親口表揚,事後還寄來表揚信。那天潘怡辰在中餐廳服務,傳菜過程中,她注意到有位客人吃得很少,而且臉色不是很好,就主動上前去詢問。「我當時覺得客人可能是因為飯菜不合胃口而不高興,所以想問問她是不是有什麼意見。」怡辰這樣回憶當天的事情,「她告訴我她胃口不好是因為剛動完手術。」打聽清楚原因後,怡辰主動給黃菱副市長送去了稀飯和清淡的下飯菜,並且調高了餐廳內的空調溫度。「客人見我給她專門送了稀飯很感動,說她沒有碰到過有哪個酒店服務這麼細緻入微的。」「當時怡辰來我們這邊實習還沒多久,她並不認識黃菱副市長,這丫頭事後也沒和任何人提起,我們也是接到表揚信後才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她要是受到了其他領導的表揚,估計我們也不會知道。」主管楊亞香向記者解釋時,還不忘笑著打趣怡辰。「其實我沒做什麼特別的,當時換了是任何一位客人,我想我都會上前去和他溝通的,這就是我的工作。只是碰巧她是市長而已。」潘怡辰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服務精於良好心態
在最後半個月的客房部實習學員們主要負責客房清潔工作。在這裡,每位學員都有一位「手把手」帶她們的師傅,教她們客房整理清潔工作的要點和技巧,從床單的鋪疊到水果的擺放,從地毯的除塵到馬桶的清洗,在師傅們無微不至的耐心指導和一絲不苟的嚴格要求下,學員們從一群嬌氣頑皮的小姑娘「打磨」成了能吃苦,能扛累的優秀服務工作者。而客房部實習的目的正是給學員樹立正確的職業定位,使得她們的服務心態能夠更接近飛機上的工作狀態。
剛到客房部實習的學員一開始或多或少都有些想法。「『到這邊就是來洗馬桶的。』『不就是當清潔工嗎!』類似抱怨的話還是會有的。」客房部主管陳桂煌這樣說,「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心態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一部分原因是學員的年齡普遍較小,都是十八九歲的小女孩,在家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哪會吃過這種苦,另一個主要原因還是對工作內容的不了解。在這邊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後,基本上都能調整得很好。」
85年出生的郭曉鷗在這批空乘學員中算是個「大姐姐」了。來廈航之前,曉鷗在海航當了一年多的空乘,因為聽一位在廈航工作過的同行說起廈航的一些管理制度,覺得很人性化,所以才慕名而來。記者問起她和比自己小了三四歲的女孩子一起從酒店服務員幹起,心裡會不會有落差,她輕輕一笑:「做服務工作最要緊的就是心態。可能很多人,包括我們學員,印象中空乘人員各個衣著得體,妝容精緻,自然也會把空乘工作是想得比較理性化。其實,酒店和客艙做的都是服務工作,性質相同,內容類似,只是工作地點不一樣而已。安排空乘學員在酒店實習,除了學習基本服務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們的服務心態更加成熟。」
潘怡辰有一次跪在地上清洗淋浴房地板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熱水器的開關,蓮蓬頭水立刻灑下來,把她的頭髮,衣服全都噴溼了。潘怡辰提起這件事情時,她和主管陳桂煌都忍不住哈哈笑起來。「你那時候不覺得委屈嗎?」記者不僅好奇地問。「當時是覺得有點委屈的,可是後來就習慣了,在工作中經常碰上意外情況,我們現在都把這些當成是工作中甜蜜的小插曲。」聽了怡辰的回答,記者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些小姑娘的敬業精神,如果沒有對這份工作發自內心的熱愛,她們怎能有如此達觀的心態。
三個月的艱苦實習轉眼就過去了,離別就在眼前,姑娘們口中更多的是不舍和難忘:「學到了很多!」「甚至可以說是從內到外的脫胎換骨!」從青澀較弱的小女孩到待人接物悉數周到的服務從業人員,學員們將帶著她們在酒店服務崗位上學到的一身本領繼續前行,直至成為一名專業的空中乘務員,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想,在萬米高空展現靚麗的風採!
1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