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常說校園是一片庇護孩子健康成長的淨土,但是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許多父母將幼兒園也當成了他們的交際場,使得孩子的成長環境也變得有些汙濁起來。
其中最值得各位家長警惕的,就是幼兒園中層出不窮的攀比現象。
曾女士的女兒正在上幼兒園中班,起初曾女士覺得女兒就讀的幼兒園課程的設置十分豐富,特別是每周一節的「分享課」。
這個課程旨在教導孩子學會與周圍的朋友們分享物品,包括玩具、文具、食物等,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分享的東西。
漸漸的,這門分享課卻「變味」了,因為許多父母讓孩子拿一些價值不菲的物品去幼兒園進行分享。
平時曾女士都會給女兒挑選一些童書、小玩意等拿去作為分享物,但是最近幾次女兒都說有好幾個小朋友的分享物是進口點心、高端玩具等昂貴物品。
曾女士認為幼兒園的孩子還不懂事,父母給孩子挑選的這些昂貴物品導致幼兒園出現「新型攀比」,家長難以接受,孩子受到的傷害更大。
再這樣發展下去,孩子們之間只會互相攀比誰分享的物品更高級,而忽略了「分享」的真正含義。
①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幼兒園的孩子對於金錢和物品價值根本沒有具體的觀念,而且對於許多事情的對錯也沒有判斷能力。
如果攀比的風氣在校園裡蔓延,孩子長期被相互攀比的風氣影響會逐漸喪失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②增加父母的壓力
校園裡不僅是有富裕闊綽的家長,還有許多經濟條件比較窘迫的家長,如果校園裡攀比成風,對許多經濟條件不佳的父母來說可謂是增加了許多無謂的壓力。
出於為了大部分家庭著想的考慮,不能讓攀比風氣在校園裡盛行。
想必大部分父母都是不希望孩子在一個互相攀比的校園中成長,為了遏制不良風氣,父母們發現「苗頭不對」之後應該採取一些有效措施。
①與其他家長協商處理
大部分孩子都是單純且不懂得何為攀比的,攀比風氣的出現很多時候都是家長之間出現的行為失誤。
父母發現班級或者校園裡有攀比習慣的時候,可以與其他孩子的家長一起商討對策,合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②多與老師溝通
一旦班級裡出現不良風氣,最先察覺的人一定是每個班級裡的老師。
父母可以就攀比風氣的問題多與老師溝通,由老師制定一定的規則來幹預和遏制這種不良風氣的繼續蔓延。
由老師提出不能帶過於昂貴的物品來學校,想必孩子和家長都不會有異議。
③教導孩子擺正心態
外界的變化固然能對孩子帶來不良影響,但是父母也有責任教導孩子擺正自身心態。
父母可以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讓孩子知道並不是金錢價值越高的物品就越珍貴,與他人分享的物品更應注重的是意義和心意。
對於性格和各方面觀念都處於養成期的孩子來說,攀比有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謂是「猛如虎」,父母要及時進行幹預和教導,才能讓孩子不被攀比風氣所影響。
今日話題:孩子在學校裡還有可能遇到哪些攀比情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