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軍校,這批新學員經歷了啥?

2021-01-07 中國軍網

初入軍校,這批新學員經歷了啥?

——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生長軍官學員成長紀實

十二月的武漢,寒風凜冽,冬意濃鬱。清晨,一陣急促的哨音劃破校園的平靜,震天響的口號此起彼伏。戎裝筆挺,迎著朝陽,行進在強軍路上的生長軍官學員精神盎然,步履鏗鏘。四個月前,他們作為畢業國防生初入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參加崗前任職培訓。來自不同大學,隸屬不同軍種,工作單位和工作性質不盡相同的他們相聚於此。思想認識不足、能力素質欠缺、體能水平低下、作風紀律鬆散……這些負面消極的標籤牢牢貼在他們身上。從地方高校到部隊院校,如何在短時間內撕掉舊標籤,完成「菜鳥」逆襲?如何步步為營,腳踏實地,實現由國防生到學員兵,再到基層幹部的身份認同和思想蛻變?

國防生到學員兵,「一次蛻變」問題繁多

「一周安排五次武裝五公裡訓練,這樣的強度太不合理,因此造成訓練傷該怎麼辦?我之前從來沒有這樣練過,如果堅持不住我就選擇打報告放棄。」細看了學員隊的體能訓練安排表後,還未適應軍校生活的高松向室友抱怨道。

事實上,剛入學那段日子,整個學員隊氣氛古怪,「水土不服」現象極其嚴重。

女生班一共7個人,開學初,有擦脂抹粉的,有長髮披肩的,也有掛珠戴鏈的。在一次全系組織的軍容風紀突擊檢查上,7個人徹底露了底,出了醜,名字全部掛在了樓前的大黑板上。學員隊隊長及時約談,下了死命令——嚴格按照條令條例上的要求進行整改,每人上交深刻檢查,並利用晚點名時間在全隊面前逐個作出自我批評。

這突如其來的「大禮」讓她們頓時手足無措。情緒還未下喉,便上心頭,從隊長辦公室出來,臉上掛滿難以言喻的不情願,個別女生眼中還噙著委屈的淚花。

「實在太不人性化了,妝不讓化就算了,連頭髮也不給通融,我們可是女生,難道要個個變成『假小子』嗎?我為姐妹們感到不平!」女生班班長吳男言辭激憤道。

此外,出樓帽子不戴褲腿不扎、列隊講話意識極差、遇見領導不會敬禮等問題都被隊長一針見血地指出。

「雖然你們是地方高校畢業的國防生,但現在也都是有工作崗位的幹部了,別把在地方大學沾染的劣習帶到軍校,帶到部隊。要當好幹部,先要當好兵,你們這種狀態是來當兵的嗎?」在一次軍人大會上,隊長毫不留情,拋出的尖銳問題讓全體學員陷入沉默。

相關焦點

  • 盤點新生初入軍校的苦與樂
    既是軍人又是學生,他們中大部分都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而報考了軍校,對即將到來的軍校生活不僅充滿著嚮往,更有很多的忐忑,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初入軍校的苦與樂,希望對即將踏入軍校門,穿上國防綠的莘莘學子們有所幫助。
  • 12所軍校2020級新學員入學現場目擊
    盼望著,盼望著各軍校2020級新學員終於來報到啦!!每一位入校同學的錄取通知書和健康信息經過測溫、消毒等環節後貼心的新訓班長帶領新學員熟悉軍校從進入院門開始,處處充滿儀式感禮堂前的大屏幕播放著學長們的軍校生活短片學員隊前的電視機循環播放學員學習訓練剪影新學員在提前設計好的報到板上簽名第一次理髮、第一次穿軍裝來到軍營的初體驗
  • 西點軍校大一新生第一天都經歷了什麼?可別說軍訓倆字
    美國西點軍校著名校友很多軍迷定能夠朗朗上口,比如美國著名軍事將領麥克阿瑟,他也曾是西點軍校前校長;比如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喬治巴頓將軍;比如巴頓同學也是第一位中國校友廣東臺山人溫應星。問題是你對西點軍校了解多少?
  • 西點軍校介紹
    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事學校,創建於1802年3月16日,同年7月4日西點軍校開學。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理學學士,畢業後的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後備役。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
  • 對軍校生活「一臉蒙圈」?別怕,這份「錦囊」一定能幫到你
    答:入學後,要及時將黨團組織關係轉到軍校,同學們可以事先將團員證、入團志願書等材料備好,待學校統一收取。複查複試合格,取得學籍、軍籍後,需要在原戶口地辦理戶口註銷手續,一般學校會安排大家利用入學後的第一個長假處理此事。問:新學員入校後的複試複查包括哪些方面?
  • 新西點軍校魔鬼訓練營:麥克阿瑟的「獸營」練習
    新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合理的要求是練習,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這預示著進入西點軍校的每個學員都有必要飽嘗嚴酷的檢測與磨練,不論合理與否,他們都有必要接受!新學員們面臨的第一道關便是以嚴酷著稱的「獸營」練習課。
  • 中國人在西點軍校做教官的經歷
    從在國內上中學時偷偷讀「閒書」(比如一部「內部出版」的《世界史》)初知西點軍校之名起,我便對它心儀已久。來美數年,還從來沒去那裡觀光過。現在居然有正式邀請,即使得不到該教職,也完全應該走一趟。當下,我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
  • 校長給新生上的這堂課,值得所有軍校學員品味
    軍校是培育軍事人才的搖籃,軍校學員是軍隊的未來與希望。2020級軍校新學員入校已一個多月,時下正投身火熱的新訓。全新的環境、嚴格的訓練、緊張的生活,考驗著這些攜筆從戎的有志青年。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 了解世界著名軍校: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組圖
    該校在陸軍的塞弗恩堡原址上初建時僅有10英畝土地,現在佔地已達322英畝,增加的面積大部分來自填河造地。主要建築物始建於1899年,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其後經歷年擴建,已成為美國西海岸最著名的建築群之一。    1963年,聯邦政府指定該校校舍為美國國家歷史文物。美國海軍軍官學校有36個學員連,學員連各有一個集會室。
  • 中國軍校學員赴英軍校留學,開學「見面禮」至今難忘
    「如果把軍旅時間軸描述成一條澎湃的河流,那麼在桑赫斯特學習的經歷就是九曲十八彎,兩岸高峰聳立,河水在激蕩中前行。」談起自己留學的感受,研究生學員閔陽光形象地做了個比喻。作為公派出國的留學生,2011年,閔陽光在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他說,每個學期,學校都會有二三十名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籍學員與英國學員一同學習、訓練和生活。
  • 祝賀胡振宇夢圓軍校
    本家侄子胡良和的小少爺胡振宇考取軍校,特作兩首打油詩以示祝賀:(一)《祝賀》振宇孫兒志向高,十年磨劍考軍校。(二)《希望》初入軍校不要驕,殺敵本領要學好。學成精技擔大任,報效祖國奔將校。編輯/朝花拾
  • 中國軍校學員赴英軍校留學 開學"見面禮"至今難忘
    蔣蔚蔚 攝   「我不能放棄,在這裡,我就代表中國軍人」   「如果把軍旅時間軸描述成一條澎湃的河流,那麼在桑赫斯特學習的經歷就是九曲十八彎,兩岸高峰聳立,河水在激蕩中前行。」談起自己留學的感受,研究生學員閔陽光形象地做了個比喻。  作為公派出國的留學生,2011年,閔陽光在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
  • 民國四大軍校中,辦學檔次最高的是哪所?不是黃埔,而是此軍校
    在民國時期,有四大軍校,它們分別是黃埔軍校、保定軍校、東北講武堂 、雲南講武堂。那麼這四大軍校中,哪一所辦學檔次最高呢?說到這裡,軍迷們就會疑問,不是黃埔軍校,那麼辦學檔次最高的是哪一所呢 ?答案是保定軍校。為什麼說保定軍校是民國時期辦學檔次最高的軍校呢 ?
  • 西點軍校新生入校 軍訓方法 就是破極限
    西點軍校從成立,到如今200多年間,一共為美國培養了2位總統、4位五星上將、3700多名將軍,無數的優秀軍人。西點軍校被稱為是美國第一軍校,當之無愧。 西點軍校是美國的第一所軍校,地理位置在紐約州的北部的哈德遜河西岸,這個地方在曾經是美國的重要軍事基地,所以這所學校才叫做西點軍校(west point)。
  • 軍校,一條你所忽略的高考之路
    軍校的福利待遇有:1.入校即工作,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計算工齡;2.醫療採用公費全免報銷制度;3.讀書期間的學雜費,全部由國家承擔,另外每個月還享受約1000元的補助津貼;4.大學四年,食宿全免,同時還享受一年四季的全套服裝、被褥和其他生活必需品;5.最吸引人的是,不需要面對升學就業壓力
  • 中國人上日本軍校有多難?看看這些複雜的套路
    中國人上日本軍校?當日本鬼子去啊?這不胡扯嗎?一點也不胡扯。日本軍校培養了一大批軍事精英人才(僅指軍事技術層面),造就了日本明治維新軍事強國的崛起,1900年代在亞洲是很有影響的軍事院校。中國晚清、朝鮮、印度、泰國等都向日本派有留學生。中國為啥派人到侵略國日本留學?日本為啥接受中國人學日本軍事技術?考日本軍校有多難?
  • 軍校中的「霸主」-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校徽 西點軍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陸軍軍事學院,也是全世界最好的軍校,全稱為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又叫美國軍事學院。因為校地址在西點,人們習慣稱它為西點軍校。
  • 鄧演達與黃埔軍校(上)
    ,且在黃埔軍校早期師生當中有著較高威望和影響,是黃埔軍校初創年代的標杆人物,自然有其突出地位和作用。1911年11月,鄧演達入廣東北伐軍(司令官姚雨平)任軍事教練,輾轉進軍南京、徐州等地,小小年紀就經歷了戰爭洗禮磨練。鄧演達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加入粵軍的經歷,比許多人都早,尤其是蔣介石很遲才投身粵軍,鄧演達尤其瞧不起。1913年1月,任廣東北伐軍總監(林震)部兵站部副官,兼衛隊營第三連連長。北伐結束後,隨姚雨平返回廣東,入陸軍小學校續學。
  • 黃埔軍校為何人才輩出?
    但是無論再怎麼學習,也再沒有哪個軍事學校可以達到黃埔軍校所達到的成就了。黃埔軍校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孫中山先生在建校之初就曾有言:「為什麼革命沒有成功?因為我們只有革命黨,沒有革命軍。」這句話道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實質性問題。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力是非凡的,一時之間,所有心懷國家的有志之士紛紛湧向黃埔軍校。這種心向革命、心懷國家的共同志向把中國當時最有能力的一批人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