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你可能聽過「虎毒不食子」的成語,意思是再兇猛的老虎也不會吃自己的幼崽,比喻世間再兇殘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你也可能聽過「烏鴉反哺」的成語,說的是小烏鴉長大後,老烏鴉不能飛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來餵養自己的母親,提倡的是一種孝敬的精神。但是在老虎的世界裡,你要把這兩個成語放在一起,你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是,老虎在成年後,不但不會保護和贍養自己的母親,反而會對自己的母親發起最狠的攻擊。
當一隻老虎(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和它的兄弟姐妹在兩歲左右成年時,它們會立刻離開它們的母親,各奔東西——換言之,一旦老虎成年,就不再和母親一起過家庭生活了。「特立獨行」這個詞用來形容老虎應該最貼切了,因為獨立是每一隻老虎的虎生中必須經歷的,它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闖入遠離母親領地數公裡的森林裡,開始自己的生活,建立屬於自己的領地。
事實上,「虎毒不食子」這個成語只能適用於老虎的幼崽階段。通常情況下,老虎的母子之間的爭鬥,往往是由母親最先發起的。如果母老虎的幼崽成熟後拒絕離開,母老虎很快就會變得非常好鬥,以至於她會把它們趕走,迫使它們立即離開自己的領地——如果將來再遇到它們,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惡戰必然會發生。無論這種行為多麼殘忍,科學家們相信這實際上是一種預防措施,以避免近親繁殖及其負面影響。
很明顯,一旦年輕的老虎成年,家庭生活就結束了。當一隻母老虎步入老年(老虎的壽命在10到15歲之間),會變得脆弱,因為它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壯和可怕了。它們隨時都有可能受到來自其他年輕老虎的攻擊,包括渴望自己領地的統治權的兒子和女兒。
在一部紀錄片中,在印度,一隻叫做瑪奇麗(Machli)的雌性老虎,通過殘忍地攻擊自己的母親,將它驅逐出蘭坦布爾湖(印度中部一個主要的老虎棲息地)。然而幾年後,瑪奇麗的女兒撒塔拉(Satara)成年並變得非常強壯了,瑪奇麗卻早已步入晚年,它的身體已經沒法支持它再進行一場權力之戰了,這最終導致她沒有經過一場戰鬥就投降了。瑪奇麗被廢黜的過程比它當年廢黜自己母親的時候還快。
紀錄片通過可怕但真實的故事講述了老虎世界中的競爭和背叛。瑪奇麗不僅年老,而且在之前的搏鬥中還斷了一顆牙齒,其中一隻眼睛也受了傷,使它失去了很多力量,它不得不冒險去它曾經稱之為家的地方。但不久之後,事情變得更糟糕,切羅利(Cheroli,它的兒子)出現了,它不是為了看望老母親,而是為了跟她搶食物。一場惡鬥在母子之間暴發,最終,年邁的瑪奇麗不敵年輕的切羅利,最終沉默地消失在鏡頭中……
所有這些事件都證明,野生老虎成年後,會永遠離開年邁的母親,從不關心它們(更不用說保護和贍養它們了)。事實上,如果有機會,它們可能會與自己的父母進行一場殊死搏鬥,爭搶食物或奪取領地的統治權。
你可能會說,大自然真的很殘酷。但老虎有老虎自己的生存方式,它們只有通過不斷地爭鬥,才能維持其兇猛的本性,成為百獸之王。而且,這可能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根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它們必須這麼殘忍,才能讓這個物種延續到現在。而那些比較「善良」的老虎,可能都在漫漫的進化過程中,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