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的眼中,大學生就已經算是高知識群體了,大學教授那更是無數學者追逐的目標,是教師群體中「金字塔尖」的存在。只可遠觀不可觸及。現在很多大學對評選教授的要求都是名牌大學博士學歷,而且還有論文、資歷等方面的諸多限制。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教授的評選難度越來越高,那麼教授們的工資水平怎麼樣呢?在很多網友看來,大學教授這麼厲害的人物,一定屬於我國的高收入群體,每月的收入怎麼也會有好幾萬吧?
日前,復旦大學一位教授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眾所周知,復旦大學是在我國排名前幾位的名牌大學,那麼復旦大學的教授收入有多少呢?從這份工資單上看,復旦大學教授的應發工資為1.53萬元,扣發工資為7063.5元,也就是說復旦大學教授的工資收入僅為8000多元。看到復旦大學這位教授的收入,不少網友感嘆道:這樣的工資水平夠在上海生活嗎?
雖然這是17年的工資單,但是近三年教師們的工資漲幅並不是很大,所以這份工資單依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從工資單上看,復旦大學教授的收入水平確實不是很高,以至於網友看到後都不免感慨:難以理解!
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教授就是最高級最優秀的工程師,但他們每個月只有8000多元的工資,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其實這只是大學教授明面上的收入。從明面上看,大學教授的收入水平確實不高,不過細細算來,大學教授們的隱性「收入」也有不少。
首先就是他們的養老保險,公積金,以及學校為教授提供的各種補貼和福利,有的大學還會給知名教授配車配房,這些福利最終的受益人都是教授個人。
雖然在工資單上,教授們每個月只能拿到手8000多元的工資,但是工資單上還有很多的扣款項目,以及沒有列在工資單上的「隱性」福利補貼,這些全算上才能反映大學教授這個群體真正的「收入水平」。
其次就是,大學教授們除了給大學生、研究生上課以外,往往還肩負著一定的科研任務,能夠申請到一定的經費;然後還有外出講課,跟企業合作的收入,以及在企業掛牌的收入,甚至有的大學教授在社會上開公司的收入等等。總的來看,大學教授除了大學的工資收入之外,往往還有數倍於工資的「副業收入」。
比如著名的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他就有一家自己創始的生物醫藥公司,已經達到了有望上市的水平,這部分收入遠遠超過他在高校裡的工資水平。
當然,與高收入相對的,是大學教授們為祖國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他們不僅要教書育人,培育英才,而且還要承擔科研任務,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科研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更能反映一位大學教授的收入,科研水平高,那麼晉升教授等級就會容易很多,相應的收入水平也會提高很多。
大學教授的工資收入並不低,我國很多大學的教授都屬於中高收入群體,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有很多名校博士,海歸博士都想要進入大學工作,因為大學教授確實是一條很好的職業道路。
但是成為大學教授,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本人擁有博士學歷,而且還得是名牌大學或者海外名校,才有可能實現成為大學教授的人生理想。
對於大學教授的工資水平,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本文編輯:小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