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全家、羅森3大便利店如何把「便利」做到極致

2020-12-20 贏商網

  便利店是位於居民區附近,指以經營即時性商品為主,以滿足便利性需求為第一宗旨,採取自選式購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

  全球便利店三巨頭羅森(需求面積:30-150平方米)、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全家是如何把「便利」幾乎做到極致的呢?提供360度無死角生活服務,當然還有那黑夜中的一抹光。

  「回」字形的店鋪,讓你一定經過這些貨架

  一家標準的便利店,使用面積一般在100-120平米左右,便利店會根據店鋪的大小在設備上有所調整,比如7-Eleven特別小的門店會設有加高的特殊貨架。

  和雜貨鋪不同的一點是,便利店很少會讓你走回頭路,從入口到收銀臺,一直走到最裡面的日配商品,然後出門,正好繞一圈。除非是有明確購物目標,一般來說消費者都會按照這條路線逛上一圈。

  1、在這條「主動線」上,你會途經便利店主推的「促銷端架」、自產商品貨架、佔便利店40%營收的鮮食產品……而在圈的中心則放置非日配商品和雜貨貨架,雜誌放在靠窗的位置。

  2、收銀臺一般在店門的一側,店鋪門一般不會開在店面正中,這樣方便顧客結帳後以最短距離出門。

  3、關東煮、包子等散裝即時食品的櫃檯緊靠收銀臺旁,一般會挨著一個放飲料的候補冷庫,引導消費者搭配著飲料一起購買。

  4、日配商品(又稱鮮食產品)大部分是需要冷藏銷售的,而冷藏貨架需要靠牆擺放,因此日配商品一般都在店鋪的一側,店鋪的另一側靠牆則是收銀機和櫃檯。

  頭輕腳重,「強目的性」商品往下放

  1、從小到大、從輕到重是便利店貨架從上到下陳列商品的規則之一。比如,農夫山泉桶裝水、大體積的抽式餐巾紙大多放在貨架的底層。

  從視覺上,如果頭重腳輕確實會有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是小物件,放在底層就更不容易看見了。(對於小物件商品,便利店會根據物件的包裝特徵,在貨架裡設有掛鈎,甚至在貨架中還設置了「架中架」。)

  2、「強目的性商品」,比如像打火機、絲襪這樣的輕便商品也會放在不起眼的底層貨架。你想,一個來便利店買絲襪的人該是有多著急,無論放在哪裡都會找到的。

  集成架是今後陳列的趨勢,讓各自不同品類的小物件能夠很整齊地擺放在一起。便利店陳列的首要標準,就是儘可能讓顧客看到更多商品。

  同樣的陳列邏輯也適用於飲料櫃。冬天便利店會將時下流行的沁檸水、海晶檸檬這樣的「輕口味水」放在最好的排面上,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而可樂這樣的強品牌效應產品放在略微不起眼的位置,原因還是那句「想喝可樂的人,你放哪裡他都會找到的」。

  人們對飲料的需求下降,所以我們在陳列上要多引導消費者。而到了夏天,(飲料都賣得很好)直接把賣的最好的可樂放在最顯眼,最多排面的地方就行了。另外,冷櫃中的飲料、三明治、飯糰等也都是「強目的性」消費商品,消費者一早就想好了要買,故而也不需要放在門口的顯眼位置進行消費引導。

  每個便利店都有一個更新最頻繁的貨架

  進門後,面朝收銀臺的第一個貨架被認為是便利店的「黃金地段」,叫「促銷端架」或「特設貨架」——這裡是顧客的必經之地,排隊結帳的時候也不免在此逗留。

  便利店為啥擺滿了性價比很差的小包裝

  一般來說,大包裝食品更加划算。比如在大賣場我們經常會看到「家庭超值分享裝」、「買三送二」這樣的促銷包裝,總之賣的越多越好,買到就是賺到。但在便利店就比較少看到。

  便利店的流行趨勢是:賣小包裝食品。妙芙,一隻一隻賣。3+2夾心餅乾,兩片兩片賣。

  一方面,是受限於陳列空間,貨架位置對便利店來說實在是太奢侈的東西。

  另一方面,便利店的消費人群對價格不敏感,不會在意幾塊幾毛的差價,對這部分人群來說,吃下一整條奧利奧反而會是更有壓力的事情。

  以毗鄰商務樓的全家K11店為例,白領等商務人士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兩片餅乾配一杯咖啡,恰好就是一頓下午茶。

  配合消費者「少食多餐」的生活理念,全家在去年秋冬推出了壽司散賣服務。消費者可以一隻一隻地挑選,自行搭配不同口味的壽司,買滿四隻可用盒子打包。

  你發現了嗎?麵包的包裝傾角和貨架的傾斜度正好契合

  便利店的商品分為:日配商品(即每天配送的新鮮食品,比如飯糰、三明治、盒飯等);非日配商品(比如保質期時間較長的泡麵、薯片),以及不能食用的雜貨;

  日配商品來自便利店專供的工廠,這意味著食物的配方,甚至包裝都經過精心設計,獨家擁有。

  全家每天提供兩次鮮食商品送貨,其他商品一天一次。午高峰過後,便利店內的三明治、壽司,以及自產系列的麵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銷。

  以麵包貨架為例,店員會根據從高到低的優先原則,將麵包緊湊地排滿上面兩排,使貨架儘可能好看些。

  個別的一排麵包品種只剩下一個,但也被頂在貨架的最前端,和其他排面齊平。奇怪的是,這個孤零零的麵包在貨架上自然立起,背後卻沒有任何支撐物。

  仔細查看貨架,會發現包裝內盒子的傾角與貨架傾斜度是匹配的。無需外力的幫助,麵包都會直立地「站」在貨架上,向顧客展示包裝全貌。

  冰櫃為什麼永遠靠邊

  便利店靠牆放置的一排冷櫃,開放式冷藏櫃叫open-case,帶有玻璃拉門的是walk-in(步入式)冰櫃。這兩處冷櫃設定的溫度都是4攝氏度(誤差正負2度)。

  前者存放的是保質期較短的飲料、食品,這意味著便利店需要在更短時間內賣掉它們,使用開放式冷櫃更加親和,更容易接近、拿取。

  便利店地段不同,貨架上賣的東西也不同

  即使是同一品牌的便利店,不同地段、店型的便利店裡賣的東西不盡相同。比如說,醫院附近的全家便利店裡面會增加粥類的進貨量,而毗鄰商務樓的K11店則會主推高品質的「黑標系列」盒飯。

  7-11的冷藏櫃面非常好看,擺放了一整排各種顏色的貝納頌咖啡,而在普通的社區店,貝納頌的排面只有三個。

  商品陳列是日式便利店新進店員培訓課程的一部分,正式員工需要接受為期6天的培訓,兼職人員也要培訓兩天。

  各門店的店長有權限調整進貨的品類、數量,不過真正做決定的,還是目標消費者的喜好和購買力。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零售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羅森、全家、7-11 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儘管7-11在15年的時間裡開出將近300家門店並不多,但是相比全家和羅森,目前依然有明顯的數量和密度優勢。  羅森便利店北京1號店於2013年8月落戶西城區月壇北街,截至2019年1月羅森中國宣布2000家門店達成時,羅森在北京已經開出了106家門店。羅森的到來打破了北京外資便利店僅有7-11一家的局面,另一外資便利店巨頭全家也聞風而動。
  • 羅森、全家、7-11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儘管7-11在15年的時間裡開出將近300家門店並不多,但是相比全家和羅森,目前依然有明顯的數量和密度優勢。羅森便利店北京1號店於2013年8月落戶西城區月壇北街,截至2019年1月羅森中國宣布2000家門店達成時,羅森在北京已經開出了106家門店。羅森的到來打破了北京外資便利店僅有7-11一家的局面,另一外資便利店巨頭全家也聞風而動。
  • 全家、7-11、羅森三大國際便利店入駐京東到家
    網易科技訊2月27日消息,京東到家近日對外透露稱,已與全家便利店達成合作,後者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212家核心地段門店已經入駐其平臺。在此之前,7-11、羅森等國際便利店的近1000家核心地段門店已經入駐。
  • 日本7-11和全家羅森便利店的布丁
    7-11的義大利布丁首先是7-11的"義大利布丁"。這是一種外形帶有紋理的布丁,通過微調溫度進行蒸烤,質地堅硬但光滑。可以從它在託盤中的樣子就可以想像到,這在布丁中是比較少見的,與傳統布丁不同,用勺子挖的時時候,感覺裡面的東西被塞得很緊實。品嘗時,它的質地非常光滑,並帶有乳酪蛋糕的外觀。
  • 關於濟南的便利店!7-11、羅森、MINI島……
    這幾天,便利蜂24小時便利店已經開始在濟南營業了。 大家不自然的又想到了7-11、羅森、MINI島...到底什麼時候來濟南?現在又是個什麼進展??
  • 緊隨7-11,羅森便利即將入駐福州
    同年7月,它在上海市長寧區的古北新區成功開設了中國大陸第一家便利連鎖店,自此羅森開啟了邁入中國的第一步。2017年2月,正式改名為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 羅森門店展示(圖片來源於官網) 羅森在日本的規模僅次於日本7-ELEVEn便利店,迄2010年1月止全日本店數9527家。
  • 羅森便利南京五店同開 引發便利店大角逐
    原標題:羅森便利在南京五店同開引出「好戲」 便利店大角逐 小而美最時尚   8月28日,羅森便利在南京五店同開,收銀排隊,貨架被搬空,鮮食供不應求……次日,一封致「羅粉」們的信在網上不斷被轉發,信中稱「明天起在每一家店鋪門前專門配備一輛冷鏈車,盡最大可能全天為各門店做鮮食補給」。   好吃不貴的鮮食,是羅森吸引消費者的大招。
  • 7-11便利店即將落戶西安,其發展前景如何?
    7-11便利店是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店,它擁有45年的歷史,在美國成立,在日本發展壯大,如今遍布全球,目前已經擁有67000多家連鎖店鋪!7-11便利店,將於8月22日在西安大都薈開業,這是國際品牌首次進入西北地區。它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 杭州首家7-11便利店昨悄悄營業
    杭州首家7-11便利店的面積幾乎是一般便利店的2-3倍。「其實並非傳聞中旗艦店的規格,杭州門店可能會效仿臺灣7-11的『大店』模式。」上海統一超商相關負責人透露,「這是7-11便利店首次進入浙江市場,我們把它定義為一次『試水』,所以表現得比較低調,正式的對外發布會在8月份。」  可以肯定的是,7-11便利店的首批開店數量絕非僅此一家。
  • 福州的7-11便利店 真沒什麼了不起的
    其國內其他省份一樣,711在福建省內選擇了三福合作,實行本土化運營,從供銷大廈的一店內產品就能看出來,熟食類產品供應商全都本土化了,基本都集中在閩侯。換句話說,國內的711,實際上就是個閹割版,別的不說,盒飯和熟食種類是真不多,許多日本、泰國、臺灣地區具備的特色類季節限定類產品也都沒有,有三分之一的網紅產品也沒上架,是真沒什麼了不起的。
  • 把便利店開到縣城去 全家等外資便利店能行嗎?
    中國全家新聞發言人王意文告訴界面新聞,哪怕是加盟,全家也希望掌控從生產、配送,到店鋪的運營管理各個環節,如果放權給大加盟,全家便利會覺得後期難以管理。這也造成了全家便利在上海之外的城市比較慢。以華東市場為例,在全家便利的官網店鋪布局圖上,華東區域除了上海之外,僅有蘇州、無錫、杭州3個重點城市列有店鋪信息。
  • 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
    儘管7-11在15年的時間裡開出將近300家門店並不多,但是相比全家和羅森,目前依然有明顯的數量和密度優勢。  羅森便利店北京1號店於2013年8月落戶西城區月壇北街,截至2019年1月羅森中國宣布2000家門店達成時,羅森在北京已經開出了106家門店。羅森的到來打破了北京外資便利店僅有7-11一家的局面,另一外資便利店巨頭全家也聞風而動。
  • 日本便利店營銷:7-11、羅森、全家等如何吸引顧客
    讓日本四大便利店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羅森、全家、SUNKUS 想起來賣咖啡還得先說麥當勞。2008 年日本麥當勞調整了咖啡配方,一時間大受消費者歡迎,四年間一共銷售了 6.6 億杯咖啡。當時就出現了消費者手上拿著麥當勞跑去便利店買麵包和小點心的景象。各家便利店算了一筆帳,在店鋪裡放上一臺咖啡機難度並不高,完全可以把賣咖啡和賣麵包、小點心的錢一併賺了。
  • 711、羅森、全家、便利蜂……四大便利店10款早餐三明治PK,這些...
    產品名稱:烤吐司牛肉芝士購買方式:711有售價格:9.9元/個羅森三明治- 香腸烤蛋三明治 -香腸做的三明治還是比較少見的,羅森這款三明治裡有烤蛋、香腸和生菜,裡面刷了一些番茄醬等等的沙拉醬唯一的區別是羅森這款裡的火腿是炸制的,吃起來口感更加酥脆,建議熱一下再吃,芝士味更濃鬱。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其中 7-Eleven 的銷售額為4萬億日元,全家以近 2 萬億日元的銷售額首次超越羅森位列第二,前三名便利店銷售總額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   便利店在日本提供的服務,從最開始的24小時營業,到支付水電煤、甚至是保險、稅金等各類非公共事業費,以及開設ATM機,收發快遞,到現在的送貨上門,日本便利店把「便利」幾乎做到了極致。   在中國,年輕人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
  • 深度窺探│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長生不老」的秘密
    接下來將一窺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一、貼近社區、重視覆蓋率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的經營理念很接近,都是與社區生活結合,看重覆蓋率。7-11:臨近、便利;全家: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
  • 主題: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
    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隨著眾多創新便利店的離場,向來穩紮穩打的外資便利店的發展再次受到了關注。7-11、全家、羅森在中國市場有不同的區域發展側重,在速度和門店數量上有的具有先發優勢,有的後發先至。
  • 一窺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
    7-11的理念是:臨近、便利;全家的理念是: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的理念是: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從店鋪規模看,2017年2月統計數據,7-11有19300家店,全家有18000家店,羅森有13000家店。
  • 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羅森便利店的極致管理
    羅森便利店經營的商品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很多自製的快餐和熱食。羅森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自主開發了盒飯、甜點、中餐等品種,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如「好燉」,類似中國的麻辣燙;盒飯,中餐日餐都有,品種多達6-7種,而且價格適中,口味很好,保質期都是4個小時。羅森對盒飯不僅有量的要求,更有質的控制。羅森設置了兩個溫度段,即米飯可口的溫度為20攝氏度、材料鮮美的溫度為5攝氏度,進而銷售。
  • 阿里10億打造的便利店終於開業,全家、羅森、711通通坐不住了
    消息傳來,全家、羅森、7-ELEVNE通通坐不住了。因為這是馬雲繼掀起摧枯拉朽的電商狂潮後,又將顛覆之劍刺向線下實體店的最大動作。眾所周知,中國便利店有百萬家之多,那麼毫無疑問,這一次顛覆將更為徹底,更為大眾,更為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