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君玉
在衝繩民眾一片抗議聲中,G7峰會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召開。預計,峰會將會按照東道主日本的「安排」,在領袖宣言中提及南海,不點名批評中國。對G7峰會炒作南海,中方直指這是「日方又一拙劣表演」。
為保證「表演」成功,日方前期作了大量疏通、說服工作,東道主該做的、不該做的,日方都做到了,地主之誼變成了「綁架」、「騎劫」。峰會未開,文件中有關內容已經敲定,只待領導人走個過場,籤字畫押,便可對外發布了。
據媒體披露,宣言中對中國在南海填海一事,將使用「試圖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來表述。在立場和態度上,將按照日美兩國的意見,寫入「強烈反對」。考慮到G7中德、法兩國與華關係良好,為避免尷尬,文件將不直接點名中國。
其實,點不點名都不重要,只要議題觸及南海,且文件由日本操刀,內容早已不言自明。四月十一日,G7外長曾在廣島聚首,為首腦峰會定調,當時發表的《海洋安保聲明》就已被日方綁架,就曾對南海問題說三道四,對中國進行了不點名批評。此份聲明被認為是首腦峰會宣言的「藍本」,安倍要沿襲這一基調,把相同的「措辭」搬到首腦峰會,以期從更高層次向中國施壓,制約中國在南海的維權活動。
G7所有國家都是域外國家,都與南海爭端無關。如今,卻放著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歐洲難民危機、中東反恐等等「分內事」不做,偏要把手伸得老長,介入與其毫不相干的南海議題,著實令人難以理解。中國一貫主張南海爭端應由當事國間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中方希望域外國家能夠支持中國與東協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發揮建設性作用,幫忙而不是添亂。G7在南海問題上表態與此背道而馳,不僅令G7誠信成疑,更無助於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
南海,不是G7的話題,更不是G7表演的舞臺。文件磋商本身,就已暴露出G7內部的巨大分歧。七大工業國集團成員不多,但在南海問題上明顯分為三派:美日屬強硬派,一定要拉G7介入南海,遏制中國;一部分是逍遙派,無論怎樣都會跟隨;還有一部分是反對派,不願意把無關議題列入議事日程,但迫於美日壓力又不得不屈從,唯希望此舉不過分得罪中國。
日本拉一個行將沒落的「集團」作靠山,其實並未給自己增添多少實實在在的底氣,更不會動搖中國扞衛南海領土主權的決心。在談到G7宣言能給中方帶來多大壓力時,外交部以不要「自娛自樂」四個字奉勸。至此,安倍該從自我陶醉中清醒了,其並不高明的「拙劣表演」也該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