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都新養蜂人,養蜂技術不怎樣,但是野外找蜂技術和收蜂技術,倒是練了一手,不過再好的找蜂技術和收蜂技術,不懂得如何使蜂群住下,一切都是白費功夫。經常有蜂友問閩南蜂哥:"野外收回來的蜜蜂只結團,為什麼不外出勤採集呢?"其實這個問題有好幾個原因,養蜂人需要根據蜂團的表現,來判斷只結團而不出勤採集的原因。當蜜蜂只結成一個大蜂團,證明有蜂王在,養蜂人可以放心使用巢門隔王片,來控制住蜂群。如果蜂團成散狀,東一小團,西一小團,這樣就是蜂群裡沒有蜂王的表現,那就需要養蜂人通過處理,才能保住蜂群。
剛收回來的蜂群,正處在極度恐慌狀態,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是非常容易出現飛跑的。新手養蜂人常常過於著急,想看看蜂群內部到底什麼情況,這樣會使還不穩的蜂群,產生不安的情緒,結果會造成蜜蜂只結團而不出勤採集。在蜜蜂還沒有完全想要住下來的時候,他們是不愛出勤採集的,最多也就是採集一些口糧而已,只有蜂群內部正常,蜂王產子,巢脾上有卵蟲,蜜蜂才會積極的外出勤採集,所以在蜂群還沒有進中量花粉的情況下,養蜂人千萬不能大白天去驚動蜂群,否則蜂群就會一直結團而不出勤,甚至還會反覆出現衝出巢門飛跑的現象。
如何讓蜂群安心住下,養蜂人的心態更重要
大多數養蜂人收回來蜜蜂后,會第一時間調入一張卵蟲多的子脾,讓蜜蜂結團在巢脾上,這樣就能最快速的恢復蜂群的正常生活。但是有的新手養蜂人,沒有子脾可以調入,只能強制讓蜂群自己建造巢脾來給蜂王產卵。沒有子脾可以調用,那收蜂時就必須要收到蜂王,再利用巢門隔王片,將蜂王控制在蜂箱裡,逼蜂群住下來。但是不管有沒有調入子脾,養蜂人的心態更重要,沒有平靜的心態蜂群也很難安心住下。
閩南蜂哥常常跟蜂友們說:"養蜂要心定,你的心定下來,蜜蜂也會跟著定下來。"在給蜂群過完箱以後,不能急於開箱檢查蜂群內部的情況,應該先讓蜂群安靜片刻,我們也停下來休息一會,畢竟野外收蜂捕蜂也是很累人的活動。等到傍晚時分,再開箱檢查蜂群內部情況,有給蜂群調入子脾,就重點查看蜜蜂有沒有上脾,沒有上脾必須趕蜂上脾,但是嚴禁採用驚動蜜蜂的方法趕蜂上脾。其實只要將子脾慢慢壓進蜂團,蜜蜂自然就上脾了,再將小隔板調入即可完成。沒有子脾可調入,就只能用空巢框或者是巢礎框,塗上蜂蜜,再慢慢壓入蜂團裡,蜜蜂自然會爬上去吃蜂蜜,不過無子脾必須有收到蜂王才行。
處理好蜂群後,就是最重要的新蜂群管理技術。當天傍晚需要獎勵餵養少量蜂蜜水或者糖水,這是為了穩定蜂群同時刺激蜂王產卵。白天不允許開箱查看蜂群,只能通過箱外觀察蜜蜂,來判斷蜂群內部的情況。有調入子脾的蜂群,一般三天就能恢復正常,可以連續獎勵餵養三天,也可以餵當天餵養就可以。沒有子脾的蜂群,必須連續餵養到進中量花粉,才能提框檢查蜂群,注意提框時,動作要輕柔,別驚嚇蜂群。只有等蜂王產卵,卵已經化成小幼蟲,才能拆下隔王片,這個時候蜂群才算安心住下來。
總結:閩南蜂哥並不鼓勵蜂友們經常到野外收捕蜜蜂,但是已經捕捉回來的蜜蜂,就要好好處理,好好對待,千萬不能再造成二次傷害。沒有調入子脾的蜂群,需要至少一個星期才能穩定下來,蜂友們不能夠心急,只要你"心定下來,蜂也就會定下來。"剩下的就讓蜜蜂好好的去生活吧!
#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