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只有被騙後,才能會發現當初自己有多蠢。
高考日語給大量的英語瘸科學生帶來了新希望,日語在高考中比英語簡單,可以快速提分考上好大學,但是學費卻很昂貴。有些學生、家長提分心切,不假思索的花重金學了日語。但是在花錢時,你有沒有想過「被騙了」。
復讀生小麗(化名)說,高三國慶節後才聽說了高考日語,又擔心時間太短學不會。培訓班的一位老師告訴她:「日語很簡單,學半年都能考100分,一年就能考過N1。」小麗花重金報了日語課,在高考中卻只拿到了62分,只好復讀。
誤區一:把日語說得太過簡單
請記住,高考中的任何一門考試都需要努力,即使日語再簡單,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考高分的。它只是比英語簡單,努力後拿到高分的機率更大一些。
高考日語至少也要學滿兩個學期,時間太短就學不完了,更別說考高分。在日語高考中,135分以上的就算高分了,如果想穩過,至少要踏踏實實學一年半以上。
日語一年過N1,更是無稽之談。看一看真實的日語生成績單,再看看招生時所說的分數,就會發現區別很大。
誤區二:典型案例普遍化
把一個典型的案例,當成普遍的案例來講。一個人考得好,並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考得很好。當有很多人都能考高分時,才說明教學質量的確很好。
譬如某中學一位同學考上了清華,最大的因素是這位同學而非這所學校,如果一半同學考上了清華,最大的因素可能就是這所中學了。
如果看到有人一年時間考過了N1,你就盲目模仿,最後很容易成為考場上的炮灰。
誤區三:忽視成績單
教學好不好,成績是證明。在判斷老師的教學水平時,一定要看成績單。
有些人說著日語考130很容易,成績單上往屆的學生幾乎卻都是110分,這不就是矛盾所在嗎?
此外,一定要重視成績單上學生學習的時間,高一開始學習的人,肯定比高三開始學習的人分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