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牙疼流鼻涕……難受」「從學校出發,我和蘇州的同學騎行兩小時」「中午吃完面不約而同擦汗的場景真心有喜感。」近日,百度貼吧裡出現了一系列有趣的手繪圖片受到網友熱捧,甚至有人提議「出本集子」。這些圖片從9月份開始,每天一幅,像日記一般,描述一個穿著漢服的小夥子的日常生活情景。
Q版日記,人物漢服亮相
「這幾天呆在學校裡悶死了,於是晚上就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鐵板燒。」有的時候是記錄生活。
「現在比較後悔的事就是小的時候沒有跟著姥爺學畫國畫,」「我覺得人一生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清淡。」有的時候是感慨人生。「早上早早就向臨潼趕去,參觀華清池和秦兵馬俑,擠爆的人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去了山西歷史博物館,在小寨那裡排了好長時間的隊,然後就是淋了西安之行的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雨。」有的時候是記錄旅行的。
「昨天下午,中共十八大主席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會議。」圖畫中,幾位穿著各種王后將相服裝的人正坐在椅子上做開會狀。記者看到圖片中不僅有自己的生活,還有的圖畫是表現當天的新聞。
展示自己當天的生活狀態,把隨時閃現的話語記錄下來,描繪外出旅遊的所見所聞,將時政新聞的主角也變身Q版……揚子晚報記者看到,這組圖片從今年9月份開始發布,到現在已經持續了近三個月,每一天內容各不相同,圖片過百幅並且還在不斷更新中,不過無論是上課還是出遊,在食堂吃飯還是用手機打電話,畫中的主角和配角們穿著的都是「漢服」。
他專業房地產,日記主張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些圖中穿著漢服的男主角是誰?這一組圖片出自哪裡?揚子晚報記者電話聯繫上了作者孫鵬飛,小夥子目前在山東建築大學讀大二,學的是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可以說,專業和繪畫完全沒有關係。小孫告訴記者,其實自己自小喜歡繪畫,小的時候也學過一點,但在大學沒有機會選擇相關的專業。
開始畫漢服日記的想法是從今年9月份開始的,「我從小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看過一本明代漢服的圖冊,裡面介紹了各種職業的人在明代的穿著,也是Q版的,覺得特別喜歡。後來就想著,我每天都寫日記,能不能用畫Q版漫畫這種創新的方式來記錄生活呢?」
為了給畫中的自己設計一個符合的形象,小孫還參考了許多相關的文件資料,最後決定採用古代的儒生的形象——襴衫和儒巾。不過,這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平時的場合,還會把自己的服裝設計成士大夫的造型,在從事體育運動時,則穿著大帽。
「畫別人也會參考他的身份設計不同的衣服,比如學校的領導則多用官員形象,畫時政的題材,裡面的人物都參考古代王侯將相的穿著。」不過儘管很喜歡漢服,小孫至今還沒機會穿過。
小孫在他的日記裡,一直主張要過清淡的生活,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像他雖然學的專業並非是自己喜歡,但是他依然堅持繪畫、漢服、古典文化。這樣的「正能量」讓很多年輕人感受到了共鳴和鼓舞。
網友要用他畫的形象刻章
「之前我在人人網、百度貼吧、新浪上都有,已經幾個月了,但其實也就是昨天剛剛火起來的。」小孫告訴記者,因為一個網友將他在百度貼吧上的帖子申請加精被推上主頁,這才引發了比較高的關注,有網友稱讚「完全可以出本集子,我一定去買」。
每天畫畫,有的時候半小時就畫好,有的時候卻會廢棄四五張,然後拍攝畫好的作品,再傳到網上……自從他開始做這件事後,經常被網友邀請幫自己畫畫,設計一個穿漢服的形象。在發布了「西安遊記」後,更有網友熱情邀請他到自己所在的地方畫城市遊記。昨天,還有一位北京的網友表示想用他畫的形象來刻成橡皮章送給朋友,得到小孫允許後,表示要送一個自己的作品給他。
小孫告訴記者,自己現在有三個願望,一是能為漢服復興起到作用;二是能通過這個畫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三自己從小夢想是考古學和繪畫,現在學的東西卻是南轅北轍,希望遇到伯樂,讓自己重新拾起所愛。(記者 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