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防大臣管不住嘴被炒魷魚!曾揚言派軍艦赴南海

2020-12-13 齊魯壹點

英國國防大臣威廉姆森當地時間5月1日因洩密被解職,此人之前曾揚言英國要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到太平洋「有爭議」水域展示「硬實力」、發揮英國「全球作用」,還宣稱考慮在南海新建軍事基地,一度引發英國政壇擔憂,並招致英國高層批評。當晚,英國政府任命國際開發大臣莫當特接任國防大臣一職,她成為英國首位女性國防大臣。

◥被解職的威廉姆森(上)和英國新任國防大臣莫當特(下)。

曾是「梅姨」心腹愛將

如今失去首相信任

據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的消息,首相特雷莎·梅已要求威廉姆森在5月1日晚卸去國防大臣一職,該決定與威廉姆森未經批准對外透露某些信息有關。

2016年7月,特雷莎·梅接替卡梅倫正式就任英國首相後,曾任特雷莎·梅競選經理的威廉姆森出任保守黨黨鞭,成為黨首特雷莎·梅在保守黨內的「左膀右臂」,當時他才剛剛40歲。

2017年11月,英國防衛大臣法倫因醜聞辭職後,威廉姆森被特雷莎·梅提拔出任防衛大臣。但這一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命招致多方質疑,因為威廉姆森2010年才當選議員,政壇資歷尚淺,此前從未有過內閣任職經驗。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特雷莎·梅5月1日在寫給威廉姆森的解職信中說,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4月23日的會議內容遭洩露,責任在威廉姆森。特雷莎·梅在信中稱,有關部門在她的指示下就國安委會議內容洩密一事展開調查期間,威廉姆森的舉止令人擔憂,不符合國安委其他成員所持的標準。

報導援引信函文本稱,英國政府的最新調查顯示,威廉姆森對未經授權披露國安委會議內容負有責任,「否則無法解釋這起洩密事件」。特雷莎·梅稱,她無法再信任威廉姆森擔任國防大臣和內閣成員,並請他離職。不過,她並未在信中指出具體遭洩密內容。

對此,威廉姆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我堅決否認與這起洩密事件有任何關係。」

當晚,英國政府任命國際開發大臣莫當特接替威廉姆森,擔任國防大臣一職,她也成為英國首位女性國防大臣。目前,莫當特是英國下院女性議員中唯一的海軍預備役軍官,曾任國防部武裝力量副大臣。2017年莫當特出任國際開發大臣,2018年4月30日起兼任婦女及平等事務大臣。英國首相府表示,莫當特擔任國防大臣的同時,將繼續兼任婦女及平等事務大臣。

一直不是省油的燈

曾接連對中俄放狠話

作為特雷莎·梅的核心幕僚,威廉姆森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威廉姆森當上英國國防大臣後,迅速「選邊站隊」,他的一言一行無不顯示出英國與美國的「特殊關係」。

去年10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後,威廉姆森第一時間發聲,稱絕對支持美國的決定。他添油加醋地譴責俄羅斯損害《中導條約》,呼籲俄方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我們長期的親密盟友當然是美國,我們將『絕對堅決』支持美國通過此舉來強調俄羅斯需要尊重它曾籤訂的條約義務。」威廉姆森說。

不僅如此,他今年2月訪問英國海軍陸戰隊在挪威巴杜福斯軍事基地的駐地後表示,英國將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以保護北約免受俄羅斯從北方而來的「侵略」。鑑於近年來英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磕磕絆絆,威廉姆森的種種涉俄表態,特雷莎·梅和其他英國政府高層基本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但威廉姆森愈發出格,同時又對中國大放厥詞。

去年12月底,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威廉姆森宣稱英國考慮在南海和加勒比海地區新建軍事基地,真正發揮「全球作用」。今年2月11日,他又宣稱「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的第一次作戰任務將是搭載兩個F-35戰機中隊前往太平洋「有爭議」水域展示「硬實力」。幾天後,當月19日,威廉姆森在英國下院再次聲稱要派軍艦進入南海。

這下惹惱了英國高層。英國首相府隨即澄清,稱「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最早要到2021年才能實現作戰部署,而且屆時航母的具體任務也是由首相來做決定。威廉姆森的涉華言論被指「愚蠢」,還激怒了英國財政部。英國媒體報導稱,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當時的訪華計劃也因此泡湯,而即將「脫歐」的英國正迫切希望在全球範圍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協議,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英國第二大非歐盟貿易夥伴。

當時,就有保守黨資深議員表示,是時候約束威廉姆森了。如今,威廉姆森黯然被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恩霆整理

相關焦點

  • 德國派軍艦來亞洲?
    近日,為了「對付中國」 ,日本政府在一起與德國政府的會議中表示他們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與其舉行聯合軍演。據德國之聲報導,向德國方面表示支持他們派軍艦來亞洲的,是日本的防務大臣岸信夫。在近日的一次網上會議中,岸信夫向德國防長卡倫鮑爾表示他強烈支持德國軍方計劃在明年派出戰艦來亞洲,並與日本自衛隊舉行聯合軍演的事情。
  • 法國揚言派軍艦來南海後 再向印太地區部署戰鬥機
    法國防長弗洛朗斯·帕爾麗承認,「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不是南海領土爭端參與方」,但她強調,「引入更多合作夥伴有助敦促各方遵守法律和國際法,保障航行自由」。帕爾麗還指出,法國海軍突擊群下周將與英國艦艇和直升機一道訪問新加坡,之後將前往南海「特定區域」。「法國去年向本區域派遣的軍艦不下五艘。
  • 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說中國海軍會沿著北極航線抵達英國,英媒:戰略...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 馬巖】隨著氣候變暖、北極新航線的開闢,中國有能力通過新興的北部海域航道抵達英國的北部區海域……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在10月8日發表了這樣的一番言論,被英國《衛報》解讀為中國海軍可以通過曾經被冰封的北極航線到達英國北部海域,對英國構成「戰略威脅」。
  • 德同意派軍艦赴東海後,日本網友紛紛譏諷嘲笑,俄感慨現實太殘酷
    據俄塔斯社12月17日報導,15日德國防長克蘭普·卡倫鮑爾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舉行視頻會晤後宣布,德國海軍2021年將出動一艘軍艦部署到印太地區。德國可能會參與美日英等國在東部海域的軍演。不過德國僅僅出都一艘軍艦到東部海域,引發外界的嘲笑。
  • 英國明年派航母戰鬥群到亞太刷存在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日本防衛省人士近日透露,英國預計明年初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赴西太平洋地區,加強英日防務關係,為「全球化英國」刷存在感。此前,英日10月籤署自貿協定,成為英國「脫歐」後達成的首份重大貿易協定。英國和日本之間,只隔著一個亞歐大陸。
  • 日本慫恿德國派軍艦來亞太,俄:必須提高警惕
    《環球時報》於近日報導指出,"為了有效的針對中國",日方有關人員在與德方人員的一次會晤中表示,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德國派軍進至亞洲地區,與日本舉行聯合軍演。德國著名的反華媒體指出,發出此邀請的正是日本防務大臣岸信夫。報導稱,在最近舉行的一次網上視頻會議上,日方防務大臣親口向德方官員說: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德方派軍艦來亞洲,日本軍隊將與其會合進行聯合軍事演習。
  • 72小時擊沉中國所有軍艦?美防長發出最新威脅,中方直接把話挑明
    謝謝據環球網11月24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日前在宣布了一份內閣名單後,有美媒猜測,拜登很可能提名前副防長弗盧努瓦為美國國防部長,如果這一消息得到確認,弗盧努瓦將成為美國首位女國防部長。值得注意的是,弗盧努瓦曾在6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叫囂,揚言「美國軍方72小時內就能擊沉中國南海的所有軍艦」。美媒表示,弗盧努瓦很可能會繼續延續川普時期的對華強硬政策,並聯合其盟友對中國施壓,將中國視為是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
  • 英國新航母又「丟人」了,就這樣還想派往南海嚇唬中國?痴人說夢
    除了其自身頻頻向中國發難外,川普還拉攏自己的盟友國家一起打壓中國,這其中就包括英國。在科技上,英國「隨美起舞」出爾反爾,拒絕了與華為的合作;在軍事領域,英國海軍曾明確宣布將會派遣航母前往南海,與美軍和日本自衛隊開展演習,以配合所謂「遏制更為獨斷激進的中國」的計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來,英國航母卻頻頻傳出漏水事件,近日,英國新航母又「丟人」了。
  • 英國新航母達成「初始作戰能力」 此前多番叫囂要派往南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在「卓越」號2014年退役6年半後,英國再次獲得航母作戰力量——英國宣布「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達成初始作戰能力。據CNN網站1月5日報導,英國皇家海軍當天宣布,以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戰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為核心的英國航母戰鬥群已經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這意味著這艘排水量達6.5萬噸的航母連同其艦載機(包括F-35隱形戰鬥機、直升機)以及護衛艦、潛艇、補給艦等,能在接到命令後的5天內準備就緒。
  • 日本官員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日本官員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圖片來源於百度近日,為了對付中國 ,日本官員在與德國官員的一次會議中表示,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與其舉行聯合軍演。據「德國之聲」報導,向德國方面表示支持他們派軍艦來亞洲的,是日本的防務大臣岸信夫。在近日的一次網上會議中,岸信夫向德國防長卡倫鮑爾表示,他強烈支持德國軍方計劃在明年派出戰艦來亞洲,並與日本自衛隊舉行聯合軍演的計劃。有網友就表示,日德兩國在軍事上進行的這種勾結,而且還是針對中國,讓人回想起他們還是納粹軸心國的二戰時期。
  • 近代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形成
    二、20世紀初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主權的維護1907年,廣東水師提督薩鎮冰派飛鷹艦管帶黃鐘英率艦兩艘前往東沙群島實地勘察,證實「該島上昔有我國漁民所居住,並建有天后廟、大王廟;常年住島者,有新泗和漁船船主梁應元,率有我國漁戶、漁船捕魚為業」。
  • 法國防長聲稱派軍艦闖中國領海 美媒嘲諷:航母都25歲「高齡」了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發文稱,英國和法國都宣稱派遣艦隊前往南海海域,實行航行自由計劃,可能引發下一場南海危機。原文如下:首先是英國,現在是法國。國家利益網站原文報導截圖法國國防部長帕爾麗剛剛宣布,法國海軍突擊群下周將與英國艦艇和直升機一道訪問新加坡,之後將前往南海「特定區域」。
  • ...派航母「巡航」南海, 向美國表決心當跟班是公開作賤國格|明察...
    (▲右為英國外交大臣)(▲用我飛揚的髮絲當艦載機吧)(▲則個就是在建的英國航母)(▲斯威夫特:川普,要不要我掏心給你看?)於是就有了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英國外交大臣詹森27日表示,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建造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一旦開始服役,將被派往南海,作為其首個巡航任務。他還說,「這對保障世界貿易航道暢通至關重要。
  • 談及南海問題,英國這樣表態:還望不只是說說而已!
    第一軍情作者:火火據外交部網站25日消息,當地時間2018年9月2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應約會見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王毅就南海問題再次表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資料圖口口聲聲說不選邊、不站隊,但英國在南海方向上的所作所為有目共睹,挑釁味道十足,言行不一,完全不值得信賴。繼軍艦攪局南海被中方伴隨驅離後,英國又放出消息,試圖在南海常駐軍艦,進行定期巡邏,這無疑是一種挑釁。
  • 英國國防大臣不是因為洩密華為事件被炒?英媒有了新說法
    【觀察者網訊】 英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作為洩密華為事件「內鬼」被炒後,頻頻為自己「喊冤」;英媒也曝出新說法稱,「威廉姆森因『攻擊首相德蕾莎·梅伊的糖尿病』被解僱」。
  • 英國油輪被伊朗俘虜,皇家海軍卻拒絕出兵營救:已派不出一艘軍艦
    伊朗7月19日突然在荷姆茲海峽動手,俘獲一艘載重3萬噸的英國油輪。此舉被普遍認為是對英國7月4日在直布羅陀海峽扣押一艘載有伊朗石油輪船的「回應」。這一閃電式突襲令英國政府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20日報導,英國外交大臣亨特雖然就伊朗的行為發出嚴厲警告,稱其將面臨「嚴重後果」,但緊接著又補充強調,英方「不考慮採取軍事行動」。BBC對此表示,皇家海軍顯然拒絕了出兵營救被扣押油輪的要求,實際上,它現在也派不出哪怕一艘能用的軍艦了。
  • 外媒炒作「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
    外媒炒作「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     美國軍官13日說,一艘中國海軍軍艦上周在局勢緊張的南海地區危險地向一艘美國戰艦靠近。據法新社12月13日報導,美國海軍和國防部官員稱,「考彭斯」號飛彈巡洋艦被迫採取避讓措施,以免與中國軍艦相撞,中國軍艦直接駛向美國巡洋艦的前方並停了下來。    一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稱,中國兩棲船塢登陸艦當時與美國戰艦相距不到500米。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防部官員在電子郵件中說:「事發時間為12月5日,地點在南海的公海水域。
  • 臺灣前「副防長」:「兩岸目前不會開戰,太平島不會打起來」
    近期,美國在臺海和南海地區對中國大陸的挑釁動作不斷升級,「臺獨」勢力也甘當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棋子,使南海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更加複雜,相關話題已成為當下全球輿論熱點。 7月22日,曾在陳水扁執政時擔任過臺灣「國防部副部長」的戰略專家林中斌,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作出上述評論。
  • 日本呼籲德國:派軍艦來亞洲一起對付中國!二戰邪惡軸心回來了?
    德國迴避南海,日本故意點名近日,在一次與德國官員的網絡會議中日本防務大臣岸信夫向德國防長卡倫鮑爾表示,日本強烈支持德國派艦來亞太地區,並與自衛隊舉行聯合軍演。但出於不刺激中國的考慮,卡倫鮑爾並未確認軍艦將進入南海。而值得注意的是,岸信夫在會議中明確表示,德國能為「國際社會」確保南海的「航行自由」而出力,尤其是如果德艦「能到中國想要控制的南海巡航的話」。當前日本是東亞第二大軍事力量,日本海自實力遠強於德國海軍。
  • 日網友盛讚美軍幹預南海:不愧是美國 拜託了
    【環球軍事報導】華盛頓到底想在南海唱哪出戲?美國官員放出的「風聲」昨天把不少分析人士嚇了一跳。該官員稱,為宣示南海航行自由,五角大樓正考慮派軍艦和軍機「直接挑戰」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的主權要求,美國防長卡特要求考慮的選項之一是派艦機進入這些島礁12海裏海域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