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運城市中心醫院依託優勢學科全面提升醫技水平

2020-12-23 騰訊網

「136」興醫工程是我省打造國內有影響力重點專科和綜合醫院的重要舉措。「1」,即以提升全省醫療水平為主線;「3」,即建設一批省重點臨床醫學專科、重點臨床醫學實驗室和重點臨床科研創新團隊;「6」,即建設區域臨床醫學、疑難重症診療、急救體系協作、網際網路+國際醫療、前沿醫療技術、醫院管理評價「六大中心」。運城市參照省「136」興醫工程項目,審時度勢,精準研判省內外形勢和運城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聚焦醫療領域和群眾需求,打造運城市重點特色專科和醫院,以點帶面提高全市醫療服務水平,夯實晉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基礎。運城市中心醫院應勢而為,積極對照省級目標任務,集中力量組織申報優勢學科,目前,已獲選心血管內科和神經外科兩個學科。

心血管內科

多項數據穩居全省前三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成為導致國人猝死的兩大原因。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及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已達2.9億,同時每年約有七八十萬人因交通事故或高處墜落等導致顱腦損傷致死、致殘,在45歲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針對此類問題,運城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高萍認為在醫院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實施「136」興醫工程項目意義重大,並為此付諸努力。

據了解,運城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立於1989年,2015年被評為山西省省級重點專科,現有醫師37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29人;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12人、住院醫師13人。開放床位122張,其中重症監護床位22張。分為心內一病區、心內二病區、CCU和心臟導管室四大塊。年門診量3.4萬人次,年出院患者5633人次,年介入手術量5000餘臺次,年介入治療例數2000餘例,穩居全省前三名。

近年來,在學科帶頭人屈豔玲主任的帶領下,心血管內科不斷深化特色專科建設內涵,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現已形成了富有專科特色的診療體系。具體而言,複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技術作為目前嚴重冠心病病人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心血管內科常規開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慢性閉塞病變和分叉病變等疑難冠脈病變的介入治療。2000年開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頻治療,與國內大型醫院同步,目前已為千餘名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根除了頑疾。還開展了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臨時或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技術、三腔起搏器植入技術以及ICD植入技術等疑難複雜技術。

此外,在胸痛中心建設方面,自2017年3月該院啟動胸痛中心建設以來,通過優化流程,建立完善的院內院外急救網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及多學科協作機制,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為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以急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診療通道。經過全院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2018年3月22日,運城市中心醫院順利通過2018年第一批次胸痛中心認證(標準版),成為運城首家國家認證的胸痛中心。

在房顫中心建設方面,在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房顫中心、心衰中心建設,9月4日房顫中心通過專家認證,11月14日進行授牌。

屈豔玲介紹,通過人才引進和更進一步發揮「鳳還巢」專家作用,心血管內科在籤約3名鳳還巢專家的基礎上,8月14日還引進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心內科方唯一教授為心內科首席專家,充分發揮高端人才對醫院學科建設的引領作用。2020年新引進人才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4人;8月完成ICU擴建項目,增加重症監護床位12張;9月開工心內導管室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後將增加一間導管室,滿足介入手術增長需求。

神經外科

三四級手術量全省排名第三

運城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成立於1988年,2015年被評為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2016年被評為山西省臨床重點專科,是山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長治醫學院的教學醫院等教學基地。

神經外科現有醫師16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10人;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1人。編制床位68張,開放床位93張,初步形成亞專業學科,年手術量1000餘臺次。2019年科室三四級手術量在全省醫院排名第三。成功開展功能磁共振指導術中喚醒麻醉和超聲輔助下功能區腫瘤切除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5年來,承辦國家級學術會議1次、省級會議1次,發表SCI論文2篇、中華系列論文1篇、國家級論文10餘篇。

目前,在學科帶頭人薛國強副院長的帶領下,醫院神經外科通過亞專科精細化發展,已形成完整全面的學科體系。具體而言,顱內腫瘤專業已常規開展膠質瘤的綜合治療、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各種入路的腦膜瘤、聽神經瘤、三叉神經鞘瘤、腦室內腫瘤、顱咽管瘤等各種顱內腫瘤的手術治療,實現了最大限度切除腫瘤、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特別是膠質瘤MDT團隊的功能磁共振引導術中喚醒、超聲輔助下功能區腫瘤切除術及神經內鏡垂體瘤切除術,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腦血管病專業已常規開展腦血管病的介入及開顱手術治療。近年來,共完成各類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動靜脈畸形介入栓塞術、頸內動脈海綿竇瘻介入栓塞術、顱內血管狹窄支架成形術等500餘例,開顱手術100餘例,均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和社會效益。

脊髓脊柱專業常規開展脊膜瘤、神經鞘瘤、脊髓腫瘤、顱頸交界區畸形、脊髓栓系症候群等疾病的手術治療;開展了神經內鏡下經椎間孔椎間盤切除術等微創手術;開展了術中椎板復位及脊柱內固定,有助於增強患者術後脊柱的穩定性,改善脊柱功能。

功能神經外科已獨立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目前,正逐步開展帕金森、頑固性耳鳴、眩暈、症狀性癲癇等的手術治療。

神經重症專業在危重症患者的搶救與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全天候開展各類急診手術治療,擁有獨立的神經外科監護室和醫護團隊,踐行隆德理念和整體觀念,力爭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質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設施改建、設備購置與更新是確保建設目標實現的基礎與有力保障。今年,神經外科已購進超高清神經顯微鏡設備,並已安裝使用。」薛國強說。

擬建立「院士專家協作中心」

運城市啟動「136」興醫工程以來,醫院已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細胞工程研究中心、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主任陳志南教授在心腦血管的防治與管理、病理分子診斷技術、腫瘤分子治療、生物樣本庫和實驗室的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擬建立「院士專家協作中心」。

2020年作為重點建設項目的中心實驗室,規劃設計有細胞培養室、蛋白組學實驗室、PCR實驗室、流式細胞室、精準分子中心,可開展細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質水平等高起點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研究。建成後,中心實驗室將作為醫院科技攻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瞄準醫學科技發展前沿,追蹤醫學發展方向,以解決臨床疑難病、多發病、危重病診斷問題,全面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縮短與國家最高水平、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高萍表示,通過實施「136」興醫工程,未來三年,醫院心血管內科和神經外科將從科室規模、高端人才引進、醫療技術、教學住培工作方面、科研論文方面,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面,把心血管內科和神經外科建成亞專業特色明顯、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臨床專科、高水準的臨床科研創新平臺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將醫院打造為黃河金三角區域疑難疾病和危重症的區域診療、救治中心。

採寫:山西青年報記者王鈺欽

編輯:宋凌嶽

相關焦點

  • 「產婦大出血 醫生玩手機」背後的醫德與醫技問題
    7月13日早上,35歲的農婦賀某入住綏德縣醫院,當日下午3時39分,賀某順產一名男嬰後大出血,於當晚9時20分身亡。醫院監控顯示,婦產科醫生護士在產婦大出血過程聚在一起說笑玩手機,對此,醫院領導和主治大夫不予回應。
  •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技綜合樓竣工
    來源: 南寧晚報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技綜合樓竣工,樓內環境整潔,設施齊全(小圖)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南寧晚報訊(記者韓沛)11月3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技綜合樓項目舉行竣工現場會。該項目投入使用後,將進一步提升醫技科室診斷效率,改善部分臨床科室的住院環境,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項目位於青秀區七星路89號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院區內,總建築面積33118.94㎡,共22層(地上20層、地下2層),含門急診、醫技科室、住院部、附屬設備用房。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招聘36人公告(護技藥第一批)
    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珠海、深圳三校區、五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醫科的學科水平在國際居領先地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藥學入選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
  • 三亞牽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 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1月8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籤約儀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舉行。記者 沙曉峰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沙曉峰 )1月8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籤約儀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舉行。
  • 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掛牌 打造一個體系三個平臺深化醫教協同
    市急救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1月16日21時05分訊(記者 馮司宇)今(16)日,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和重慶大學合作共建的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正式掛牌。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優勢,攜手打造一個體系、三個平臺,通過深化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提升我市醫學教育水平。
  • 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院區醫技病房樓按期完工順利鴻頂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田陽 通訊員 劉卿聞 泰安報導7月9日,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院區醫技病房樓按期完工並舉行鴻頂儀式。泰安市中心醫院、泰山國信科技發展集團、東嶽醫療投資公司、中建六局山東公司負責同志及項目建設者代表共計60餘人參加活動。
  • 海南醫學院附屬三亞中心醫院正式掛牌
    6月12日,海南醫學院附屬三亞中心醫院揭牌儀式在三亞中心醫院舉行,這標誌著海南醫學院與三亞中心醫院雙方在醫、教、研等方面深化合作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海南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楊俊,黨委委員、副校長張彩虹,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王慷慨及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附屬醫院及臨床學院負責人10餘人出席掛牌儀式。
  • 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院區一期醫技病房樓順利封頂
    通訊員 宋正宇7月9日上午,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完成,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院區一期醫技病房樓順利完成封頂。泰安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肖寶榮,東嶽醫療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峰,高新區院區籌建辦公室主任寧中軍,中建六局山東分公司經理趙小平等領導出席活動,在所有參建單位的矚目下,共同見證工程建設開工以來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院區一期醫技病房樓項目總建築面積89551平方米,分為地下2層、地上17層,主要功能為急診、門診、醫技及附屬配套設施。
  • 三亞牽手華西醫院合作辦醫
    1月8日上午,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下簡稱「華西醫院」)合作辦醫協議籤約儀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舉行。雙方將進行醫、教、研等方面的合作,促進三亞醫療機構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為三亞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標杆提供有力醫療支撐。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釗軍,副市長何世剛出席儀式。
  • 三亞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
    三亞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01:46來自三亞發布1月8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籤約儀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舉行,雙方將進行醫、教、研方面的合作,全面提升三亞醫療救治、醫學科研、醫院管理水平,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 北京京醫中醫院是正規醫院嗎 北京西京醫院靠譜嗎
    北京京醫中醫醫院強化品牌競爭意識,以「追求卓越、創造健康」為辦院理念,傳承健康文化為主旨;堅持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利益為重的原則,積極推進醫院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北京京醫中醫醫院作為一家高起點、高品質的正規專業的醫院,以其獨樹一幟的專業特色在第一時間滿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
  • 關注|周日,天津市腫瘤醫院門診部搬遷,新門診醫技...
    ,新門診醫技樓正式啟用》圖片來源:天津市腫瘤醫院官網6月16日,天津市腫瘤醫院將門診搬遷,新門診醫技樓正式投入使用。設施人性化,服務便民化提升醫療承載能力緩解「看病難」作為首批國家腫瘤醫學臨床研究中心,天津市腫瘤醫院近年來發展迅速,2018年門診量達120餘萬人次,出院10餘萬人次,其中年收治外地腫瘤患者佔比達45%以上,已經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基地之一。
  • 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與哈醫大建立長期深度醫教研合作關係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孫麗霞)12月16日上午,哈爾濱市與哈爾濱醫科大學合作共建四所市屬醫院項目籤約授牌儀式舉行。今後,市兒童醫院、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市胸科醫院將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開展全方位合作。
  • 濰坊醫學院:醫教研協同 服務健康山東
    濰坊醫學院是山東省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在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促進醫教研協調發展,致力於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和高水平社會服務上,實現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醫療服務三者在功能和資源優勢上的協同,全面有效發揮了高等醫學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用。主動服務區域醫療衛生需求,提升醫教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南京同仁醫院成立醫美整形修復中心:讓醫美回歸醫療
    據悉,該中心將依託三級醫院的平臺,以及韓國醫美界專家資源,讓醫美回歸醫療本質,力爭成為以嗓音為特色的一流醫療整形美容中心,縮小中外醫療美容差距,努力實現讓愛美人士享受國際特需精緻醫療服務的願景。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常務副會長趙淳在致辭中說,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迅猛,但也存在監管缺位、藥品市場混亂、醫療事故頻發等突出問題。
  • 三亞牽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沙曉峰 )1月8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籤約儀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舉行。雙方將進行醫、教、研方面的合作,全面提升三亞醫療、教育、科技技術和管理水平,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打造三亞標杆。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新門診醫技病房樓啟用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武澤皓 河北日報記者霍相博)10月30日上午,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新門診醫技病房樓正式啟用,標誌著醫院的硬體和環境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圖為活動現場。通訊員楊雪寒攝河北醫大三院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省級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隨著醫院不斷發展,舊的門診樓已不能滿足患者看病就醫需求。此次新建的新門診醫技病房樓建築面積9.6萬平米,建築高度43.4米,地上9層,地下3層,共開放床位336張,新增地下車位近500個。
  • 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增強黨建工作活力 開啟醫院黨建新常態
    近年來,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堅持發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不斷創新思維,推出多項舉措,使醫院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如今,醫院醫德醫風淳樸、病人錦旗、感謝信紛至沓來。  推進「服務型」組織建設提升便民惠民  管理工作中,醫院從黨建和管理兩條線入手,明確黨員、職工的根本地位和病人的中心地位,融合黨建和管理具體工作措施,進一步提高醫院整體的服務能力和意識。
  •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門診醫技樓工程開工
    2020年12月6日上午9點38分,陽光明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門診醫技樓工程開工儀式在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前坪舉行,中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立章,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政府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凡出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門診醫技樓工程」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建設,採用EPC總承包方式由湖南順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聯合承建,項目總建築面積58531平方米,總建設投資為4.5億元。
  • 中國醫大一院渾南院區醫技二號樓、綜合病房樓破土動工
    10月8日,我院渾南院區二期項目——醫技二號樓、綜合病房樓建設在省市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各合作單位和醫院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破土動工。依託本項目的實施,醫院將進一步破解長期以來制約發展的空間瓶頸問題,從而更加合理地規劃兩院區間的學科布局,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醫療流程,為病人提供更加舒適便捷和多樣化的醫療服務,兩院區間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優勢將更好地得到體現。同時,也將為中青年醫生搭建更為廣闊的施展平臺,培養更多優秀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