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據美國中文網援引CNN報導,4月2日,勞麗·萊特福特(Lori Lightfoot)在芝加哥市長的角逐中勝出,成為美國第三大城市的首位非裔女市長。
萊特福特與另一位候選人託妮·普瑞可溫克(Toni Preckwinkle)進行了歷史性的決勝選舉,普瑞可溫克也是一名非裔女性,現任市長伊曼紐爾未參與此次角逐。
在2月份的芝加哥市長選舉中共有14名候選人,其中萊特福特與普瑞可溫克的得票最多,二人於4月2日進行了決勝選舉。(老任)
創造歷史更是創造了變革運動
當選後,萊特福特發表講話稱:「今天你們(選民)做的不僅僅是創造歷史,而是創造了一個變革運動。」
報導稱,現年56歲的洛麗萊特富特曾是知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曾任美國助理檢察官。2014年,芝加哥白人警察範戴克連開16槍殺害手無寸鐵的17歲非裔少年麥克唐納德,引發嚴重的警民衝突和種族對立危機。在那之後,萊特福特受時任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的任命,擔任新成立的警察問責小組領導。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UC)心理學及刑事司法教授盧瑞吉奧(Arthur Lurigio)說:「新任市長計劃進行警務改革並改善警民關係,這將提高芝加哥的生活質量,從而鼓勵人們——特別是想要組建家庭的年輕人——搬到這座城市居住。」
報導稱,這次選舉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兩位熱門候選人中都是非裔女性,任何一位成為市長都對芝加哥意義非凡。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該市黑人約佔總人口的33%。因此,種族在芝加哥的政治中經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對於萊特福特當選,美國《紐約時報》評論稱:「對於芝加哥來說,萊特福特的勝利標誌著選民心態的明顯轉變,以及對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的厭惡。(傳統)政治文化往往會青睞內部人士而放棄未知可能。」
來源:綜合人民網、中新網、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