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波鴻兩名中國女大學生被強姦案:伊拉克難民招供認罪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法國國際廣播電臺5月11日報導稱,一位32歲的伊拉克難民周三向法院承認去年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附近強姦了兩名中國女大學生。法庭下周將宣讀判決。該罪犯因兩起嚴重強姦案可獲刑最高15年。

據《西部報》報導,一位伊拉克難民被指控在魯爾大學附近強姦了兩名中國女大學生。這位難民和妻子及兩個孩子住在波鴻難民營一個貨櫃房裡。去年8月,一位中國交換生在從超市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男子拽進路邊小樹林裡強姦。三個月後,這位暴徒再次出手,強姦對象又是一位中國女留學生。「大學強姦者」的稱號於是不脛而走,並引發周邊恐懼。警方追蹤線索,追到了難民營。

首位受害者上周專程從北京飛來德國出庭作證。《圖片報》報導了她的受害經歷。去年8月6日,這位中國女生在超市和一位女友一起購物後,在獨自返回的路上正聽著音樂,忽然遭到一位男子背後襲擊。她描述說:「他用一根繩索套到我脖子上,然後取出棍棒,擊打我的後腦。我頭昏目眩,眼前一片漆黑。」這之後,陌生男子強姦了她。強姦過程中,男子勒緊繩索,以致於受害者無法呼吸。「這時,我腦子裡閃過了才21歲就得身死異鄉的念頭。」但她最後還是得以逃脫。

儘管證據確鑿,但這位伊拉克人在法庭始終否認有罪,並一直沉默不語。本周三,他突然招供認罪,法庭於是結束取證,下周將推出判決。

相關焦點

  • 德國留學生親述:中國女生遭難民強姦,我們都好害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何雨陽):一名在德國的中國女留學生遭難民強暴,近日引發輿論關注。據德國之聲11月22日報導,德國波鴻市警察局已經確認,該市上周三(16日)發生的一起性侵案,受害人確係中國女留學生。這名女生大白天在返回宿舍途中遭性侵,並自曝施暴者是一名來自中東的難民。這不禁讓人想起去年震驚德國的科隆大規模性侵案。
  • 德遭性侵中國女留學生或因單獨往返校園寢室被盯上
    青木】「兩次性侵中國女留學生的嫌犯是難民!」據德國《圖片報》7日報導,波鴻警方周二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逮捕了一名涉嫌性侵兩名中國女留學生的伊拉克難民。有刑警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女生外形嬌小,常單獨走路往來校園和宿舍,又不愛聲張,可能是被嫌犯盯上的主要原因。  6日的新聞發布會引來大批記者。案件偵破組負責人韋菲爾謝特表示,嫌犯是31歲的伊拉克難民,2015年12月攜妻子和兩個幼兒來到德國,住在波鴻一處難民營。
  • 德國頻發難民強姦案 華人憂心治安女生不去上課
    德國頻發難民強姦案華人憂心治安 女生不去上課  責任編輯:郭慶娜  核心提示:在杜塞道夫就讀藝術專業的小武表示,波鴻強姦案曝光之後,她身邊的中國留學生都已將安全防範措施提高到「最高級別」。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 德媒稱,波鴻強姦案6日宣告偵破,重要破案線索來自其中一名受害者的男友。
  • 由弗萊堡難民姦殺德國大學生案宣判引發的思考!】
    據德國媒體報導,經過一年的庭審,弗萊堡難民姦殺德國大學生案於3月21日在弗萊堡州法院宣判。2016年10月,一名19歲德國女大學生遭姦殺,她的屍體在德賴薩姆(Dreisam)河中被發現。這位醫科學生在參加了一個派對後,在騎車回家的路上,不幸成為犯罪行為的犧牲品。
  • 留德中國女生遭性侵 在德留學生:我們都好害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何雨陽):一名在德國的中國女留學生遭難民強暴,近日引發輿論關注。據德國之聲11月22日報導,德國波鴻市警察局已經確認,該市上周三(16日)發生的一起性侵案,受害人確係中國女留學生。這名女生大白天在返回宿舍途中遭性侵,並自曝施暴者是一名來自中東的難民。這不禁讓人想起去年震驚德國的科隆大規模性侵案。巧合的是,波鴻和科隆同屬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
  • 德國難民危機影響政治格局,右翼選擇黨已成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
    ▲受難民危機影響,德國右翼政黨選擇黨的民意支持率持續走高,成為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視覺中國根據德國民調機構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被視作堅決反對難民政策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在德國東部地區獲得空前聲望,其支持率已達到25%,超過了默克爾的聯盟黨,成為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
  • 【德國生活】弗萊堡女大學生被姦殺案,兇手難民被判終身監禁
    2016年10月14日,弗萊堡市,一名19歲女大學生從自行車上被拽了下來,遭受性侵後慘被殺害。
  •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不過,她聲稱,自己在德國難民營居住期間,曾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 同濟美食在德國波鴻大學成功展示
    應德國波鴻大學生服務中心邀請,同濟大學後勤集團前往德國波鴻大學,於10月7日、8日、9日中午攜手德國廚師成功展示精緻中式菜餚。      三天的食品周活動,我校大廚在波鴻大學餐廳為德國師生們製作了中華經典菜餚「紅燒肉排」、「麻辣豆腐」、「蒜香粉蒸肉」、「港式肉圓」及地道點心「炸春卷」、「芹菜牛肉水餃」、「蔥油拌麵」等。
  • 中國女留學生李洋潔遇害一案在德國開庭·都市快報
    檢方一一介紹她身上的傷勢 聽得德國人倒吸冷氣 兩名被告或判終身監禁 今年5月,留學德國的中國女生李洋潔不幸遇害。11月25日,這起案件在當地地方法院正式開庭。在起訴書中,檢察官公布更多李洋潔遇害細節。這讓旁聽的德國媒體和民眾都大為震驚。 德國之聲說,旁聽席上頻頻傳來「倒吸冷氣的聲音」。
  • 19歲德國女生被少年難民姦殺,她父親是歐盟高官
    「青少年難民涉嫌殺害女大學生!」德國南部城市弗賴堡警方3日表示,一名17歲阿富汗難民涉嫌在當地性侵併殺害一名19歲女大學生被捕。19歲的女大學瑪麗亞據了解,這名青少年來自阿富汗,2015年以難民身份抵達德國。由於無成年親人陪伴,他一直住在寄宿家庭。
  • 瑞典可愛小女生慘遭斬首,關愛難民計劃再釀血案…
    在瑞典的中小學校園裡,老師們反覆宣講:那些中東和非洲移民來我國做了些不好的事,是因為受到了歧視和不公平的對待,只要你們用心愛他們,一定會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多元…許多女孩子在老師的建議下主動接近移民男子:然而血腥的事實又打臉了自從瑞典接受難民的比例遠超德國
  • 李洋潔在德國遇害案11月開庭 兩嫌犯被控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僑網10月27日電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德國德紹地區法院在新聞簡報中公布,中國女留學生李洋潔遇害案於11月25日開庭,庭審將延續至明月2月底。一名21歲的德國男子及其20歲的女友被控蓄意謀殺。兩名嫌犯在庭審期間將繼續被關押。今年5月的德紹命案震驚了德國華人圈:25歲的中國女留學生在這座德國東部城市遇害。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兩名被告在5月11日晚間假裝有緊急情況,將李洋潔誘至一處公寓內,對其使用暴力、實施多次強姦,造成其嚴重受傷。受害者於5月13日在灌木叢中被發現,經法醫判斷,她死於嚴重暴力。
  • 香港女大學生涉暴動罪逃亡德國 稱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港警資料圖(香港警方臉書)綜合「東網」等港媒報導,一名在「修例風波」期間被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後潛逃德國的女大學生,於10月14日收到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通知,正式獲批「政治庇護」,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她聲稱,自己在難民營遭職員性侵,引發輿論反彈。
  • 李洋潔德國遇害案:主犯被判終身監禁
    人民網訊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德紹法院就中國留學生李洋潔遇害案於4日下達了判決。男被告Sebastian F.因謀殺罪和嚴重強姦罪被判處終身監禁。女被告Xenia I.因性虐待罪且情節嚴重,按青少年刑法被判處5年半徒刑。
  • 中國留學生李洋潔遇害案法庭取證結束 即將宣判
    中國僑網7月19日電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近日,中國留學生李洋潔遇害案進行了第34場庭審。德紹市地方法院宣布,此案的法庭取證全部結束。按照計劃,此案將在兩周後進行法庭最後陳述、並進行宣判。  當地時間7月18日,庭審前,女被告Xenia I。的辯護律師向法庭要求再進行一項取證。律師稱,在發生兇殺案的當晚(2016年5月11日),Xenia I。
  • 女大學生溺亡案,涉事男子當庭認罪
    被告人羅秉乾當庭表示認罪認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及訴訟代理人就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發表了意見。合議庭充分保障了訴訟參與人的各項訴訟權利。被告人家屬、被害人家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記者及部分群眾旁聽了案件審理。法院將擇期宣判。報導回顧:李心草家屬闢謠!
  • 德國難民融入傳出好消息:半數安家樂業,學習德語成績顯著
    2015年,德國出現難民危機。89萬難民進入德國。就在難民潮湧起之時,很多人痛罵「默克爾是千古罪人」,預言德國將被難民淹沒。當時,德國《華商報》總編就寫過一文,他從一個歷史學者的角度分析,認為難民潮不會淹沒德國。5年過去了。他的說法也得到了驗證。難民危機已經過去。
  • 女大學生酒後遭男子強姦 10天後感覺身體不對勁
    楚天都市報微信公號消息,女大學生遭男子強姦後,不久發現自己身體出現異樣,因無力承擔治療費用選擇報警,可對方卻說……女大學生遭強姦後染病1995年出生的男子藍某是大連莊河人,而1999年出生的女孩小李是大連一所高校的學生。
  • 逃跑的亂港女生,自稱在德國難民營遭性侵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香港網友有人表示不信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