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市人民醫院外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楊):新疆阿克蘇市人民醫院擁有南疆地區首屈一指的醫療條件,設備和服務深受患者信任和好評。近年來,在國家援疆項目的扶持、杭州市的對口支援之下,該院得到了飛速發展。作為二級甲等醫院,該院立足本地情況,服務本地患者,通過錯位發展找到了適合的特色發展道路。
阿克蘇市人民醫院建立於1952年。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地人民醫療的需求,該院於2017年5月12日護士節遷入新院區。搬遷之後,醫院的醫護人員由200多名增加到800多名,大型醫療儀器設備達到700多臺,編制床位由200張增加到650張,大大提高了服務水平和接診能力。
院長古力扎爾·木薩
院長古力扎爾·木薩自豪地說:「環境條件好了,能力提高了,老百姓以前捨近求遠,現在呢,都到咱們這個醫院來。」
古力扎爾·木薩在1982年進入新疆醫科大學學習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後一直在阿克蘇地區疾控中心工作。直到2017年9月1日,她來到新疆阿克蘇市人民醫院擔任院長。
憑藉多年的傳染病防控經驗,古力扎爾·木薩在疫情期間大顯身手。阿克蘇市人民醫院推行嚴格的防疫制度,並向民眾大力宣傳做好個人防護的重要性。在此期間,政府投入1500多萬,僅僅用了一個月,就為該院新建了發熱門診樓,將發熱病人與其他人嚴格分離,保障了所有人的安全。
古力扎爾·木薩說:「就這樣,通過我們一系列的措施,從元月份到現在,我們阿克蘇地區,不(僅僅)是阿克蘇市,(而是)整個阿克蘇地區沒有發生一例疑似病例,確診就更不用說了。」
骨科主治醫師楊宏強
在疫情期間,醫院盡心盡力保衛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平時也處處為人民著想,讓人們花更少的錢,治更多的病。該院充分發揚傳統中醫優勢,中西醫結合治療骨科疾病,療程短,療效好,花費低。該院骨科主治醫師楊宏強介紹道:「我們醫院是從2017年11月跟杭州富陽骨傷醫院建立了中醫骨傷工作室,開展中西醫結合療法。在這個過程中受益的主要是兒童和老年人特別多。兒童恢復快,避免了二次手術,花費也特別低。兒童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保守(治療)。」
楊宏強醫生還詳細介紹了他們治療骨傷的特別之處——使用杉樹皮代替骨科治療常用的石膏。
楊宏強說:「一個是杉樹皮,這個是南方的(樹)。這個樹皮的柔韌性比較好,可塑性比較強,所以特別適合。杉樹皮用四塊(包裹傷處),中間有間隙,它有一定的彈性,對皮膚損傷少,穩定性比較強,所以恢復起來比較快。」
醫院不僅將傳統中醫發揚光大,還善於利用現代科技,開展遠程診療,大大地節約了時間精力,提高了就診效率,深受當地居民,尤其是周邊鄉鎮居民的好評。該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陶衛東剛剛為阿克蘇周邊的村民進行了一場遠程診療。
呼吸科主任醫師陶衛東
呼吸科主任醫師陶衛東說:「比如說我今天上午會診的女(病人)吧,她要從託普魯克鄉到我們這裡可能有60公裡,坐車就要一個小時。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就診了以後,檢查完了之後,有疑難雜症,通過視頻給我們一匯報,我們就給她把診療方案、診斷都說清楚了。」陶衛東醫生介紹說,醫院從四年前就開始做遠程醫療會診,大大方便了群眾就醫,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醫者仁心。除了先進的醫療條件和周到的服務之外,阿克蘇市人民醫院還充滿了人文關懷。這一點在該院的康復中心體現得淋漓盡致。
阿克蘇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於2019年7月1日,擁有20張床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康復醫學科收治了四百多位病人,深受患者好評。
康復醫學科醫生苟芳芳
康復醫學科的苟芳芳醫生介紹道:「醫院收治的病人主要是卒中後遺症、腦梗塞後遺症,以及一些腦癱患兒的康復治療。一是改善病人的殘障功能,再一個是我們通過治療方案的交流和病人建立一個很好的關係,樹立病人對戰勝肢體殘疾的信心,也是為了病人更好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減輕患者(給)家庭帶來的一些壓力。」
談到醫院未來的規劃,院長古力扎爾·木薩說道:「我們醫院今後要做的,一個是錯位發展,(對於)一些三甲醫院可以幹的事情,我們就找一些適宜的技術,優惠老百姓,推廣一些適宜技術。然後提高我們的服務,更多的是讓老百姓有一個健康促進的意識。這就是我們將來要做的工作。這樣的話,就是關口前移吧,咱們防得越多,病得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