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身份證是世界上最惱人的事情
掛失、補辦頭都大了
不丟會死星人啊!
日前,公安部印發《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
據悉,公安部已部署天津與河南、江蘇與安徽、浙江與江西、重慶與四川、湖北與湖南10省市開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一對一試點。這也意味著,在浙江工作的江西人,在當地也可以換證、補證、掛失!
公安部已確定了實施「三項制度」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總的考慮是分「三步走」:從2015年7月開始到2016年6月,天津與河南、江蘇與安徽、浙江與江西、重慶與四川、湖北與湖南10省市開展異地受理一對一試點;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在全國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市)逐步開展異地受理。2017年7月,將在全國各地全面實施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工作。
申請換領的,交驗居民身份證;申請補領的,交驗居民戶口簿或居住證,由公安機關查詢全國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系統和全國撿拾居民身份證信息庫核實。
對符合規定的,公安機關應噹噹場受理;對申請材料不全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群眾所需補齊的材料。
公安機關自公民提交申請之日起60日內發證,有條件的可根據實際縮短制發證周期。
異地受理與戶籍地受理一樣,都只需繳納證件工本費,無其他任何費用。有效期滿換領證的,證件工本費20元,損壞換領、丟失補領的,工本費40元。
相貌特徵發生較大變化、且身份證未登記指紋信息難以確認身份不予受理異地辦理;
有不良信用記錄,包括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假證人員,及國家信用信息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需回戶籍地辦理。
群眾如遇身份證丟失、被盜,在戶籍地的,可持居民戶口簿到當地公安機關申報掛失並辦理補領手續;離開戶籍地的,可到就近的戶籍派出所或者辦證大廳申報掛失,符合異地受理條件的,可在異地受理點辦理補領手續。
掛失申報由本人提出申請,並填寫《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登記表》。群眾還可通過全國撿拾居民身份證信息庫,查詢丟失身份證的相關信息。
辦理流程:居住地受理——戶籍地籤發——居住地製作和發放證件具體步驟:
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機關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申請,填寫《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繳納證件工本費。其中,申請換領的交驗居民身份證,申請補領的交驗居民戶口簿或居住證。
異地受理點受理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申請後,及時將受理信息傳送至申請人戶籍地公安機關,戶籍地縣級公安機關及時審核籤發。
居住地公安機關接到經審核籤發的制證信息後,在法定時限內完成製作與核驗發放,申請人憑領證回執到受理點領取證件。換領證件的,領取新證時應當交回原證。
為貼心的便民措施點個ZAN吧!
來源:中國江西網
編輯:林萍
新聞天下 情聚客家
客家新聞網是由中共江西省贛州市委主辦、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的國家一類新聞網站、全國重點新聞網站。網站立足客家搖籃贛州,面向全國,輻射海內外客家族群,致力打造全球客屬世界知名新聞網站。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運營服務商:沃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