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的身體不要出什麼問題,盡大力把老伴照顧好。只有老伴在,我們這個家才完整!」8月27日,在「厚德陝西·德耀志丹」2019年7-8月份陝西好人榜發布儀式暨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延安·志丹)現場交流活動上,延安道德模範張文忠如是說。
此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文明辦主辦,共有25人(組)入選此次7-8月份「陝西好人榜」。據悉,截至8月底,全省共發布陝西好人946人,湧現出「中國好人」526人,排名全國第八。
助人為樂(6人)
李文濤
男,1968年11月生,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巴黎時間2019年7月1日晚上6點,李文濤在巴黎歌劇院附近時,有位老人突然暈倒在地,身體不停抽搐並口吐白沫。李文濤判斷老人突發癲癇,經過5分鐘急救後,男子心率呼吸逐漸恢復正常,李文濤才放心離開。(西安市委文明辦推薦)
侯宏儒
男,1971年3月生,扶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扶風愛心志願者團隊常務理事長。2013年6月,他組織發起愛心送考活動,至今已免費接送中高考學生15000餘人次。2014年以來,他組織帶領扶風愛心志願者團隊開展「傳承美德弘揚孝道」「愛心捐衣」公益活動10餘次,為貧困戶和孤寡老人送去禦寒冬衣、棉被、米麵油等。(寶雞市委文明辦推薦)
宋慶珍
女,1963年8月生,志丹縣義興發大酒店董事長。她一心傳承發展陝北傳統飲食文化,通過打造特色伴手禮等方式,將延安地區飲食文化向外輸出。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幫貧扶困」理念,20多年來,資助辦學、扶助貧困戶、扶持殘疾人、關愛服刑人員子女、幫貧困村打造產銷產業等,在社會公益事業中投資200多萬元。(延安市委文明辦推薦)
武翠玲
女,1962年7月生,榆林市陝西恒生國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年以來,先後給沙峁鎮劉家坡村等貧困村捐資240餘萬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捐款1100餘萬用於支持慈善事業;為地震災區捐款11萬;捐資12萬元資助貧困戶、孤殘兒童、貧困大學生近20名。(榆林市委文明辦推薦)
劉登學
男,1940年10月生,寧強縣燕子砭鎮中壩村村民。中壩村四組的河溝每逢下雨,河水暴漲,村民無法通行,劉登學縮衣節食,硬是從牙縫裡摳出了4萬元,2014年,75歲的劉登學四處請人幫忙買材料,為村民修了一座長8米、寬4米、高5米的便民橋,被當地群眾稱為「當代雷鋒」。(漢中市委文明辦推薦)
王世紹
男,1927年3月生於上海,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紀委副書記。愛人仇啟真,生於1929年,中共黨員。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夫婦二人幾十年來捐資助學累計捐款超過百萬元。2017年,還設立王世紹助學金幫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特困生。給西安交大教育基金會捐贈50萬,獎勵仲英書院的優秀學生。(省委教育工委推薦)
見義勇為(4人/組)
王三濤
男,1988年1月生。
王俊
男,1992年2月生。
二人都是周至縣竹峪鎮嶺梅村人,均系中國移動公司西安分公司區縣維護分公司職工。2018年12月12日下午6時許,兩人經過周至縣殿鎮村路口時,聽到河道有人喊「救命」,發現一輛小轎車淹沒在河水中,水已破窗而入。兩人幾經周折終於把車門打開,將昏迷的司機和呼救者救上岸。(西安市委文明辦推薦)
陳軍
男,1970年2月生,三原縣人,現系廣州市秀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年3月31日,陳軍在土耳其旅遊撿到一個裝有1.5萬裡拉等物品的錢包,並在聯繫失主後主動前往黑海送還錢包,在等待失主期間,他看見遠處一個人力滑翔傘掉到海裡,趕緊與隨行導遊跳到海裡,在大家的幫助下將落水者拉回岸邊。而後,陳軍將錢包歸還失主並婉拒了酬金。(鹹陽市委文明辦推薦)
王帥
男,1984年7月生,禮泉縣昭陵社區南陽村一組村民。今年7月13日下午2時許,王帥和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在涇河鄭國渠段玩,突然聽到河中一個小女孩呼救。王帥跳入水中將女孩託舉到一塊大石頭上,又把下水救女的女孩媽媽也推了上去。但由於體力消耗太大,王帥不幸被急流捲走,年僅36歲。(鹹陽市委文明辦推薦)
陳平
男,1986年3月生,丹鳳縣庾嶺鎮街坊村村民。2019年3月9日上午9時許,身有殘疾的陳平騎車送外賣途經312國道龍潭橋時,路遇一輛小轎車突發事故,一女子被卡在擋風玻璃上,情況危急,也找不到破窗工具,右手戴著假肢的陳平用左手拳頭和胳膊使勁砸玻璃救人,後在一名警察幫助下,將受傷的5個大人和一名三個月大的嬰兒救出。救完人後陳平悄然離開現場,全然不在意自己鮮血直流的左手。(商洛市委文明辦推薦)
誠實守信(3人)
馬文武
男,1975年5月生,大荔縣韋林鎮泊子村村民。2018年6月12日,馬文武撿到一個裝有四捆百元大鈔的提包,急著去辦事的他決定守在原地等待失主。一個多小時後,失主找來,馬文武核實信息確認是失主後立即歸還。面對失而復得的4萬元現金及包內40多萬元的銀行卡,失主取出2000元酬謝,被馬文武謝絕。(渭南市委文明辦推薦)
高光軍
男,1967年2月生,神木市大柳塔軍林信譽商店老闆。他經營商店23年,沒有因質量和服務問題被投訴,累計主動銷毀過期、臨期產品高達20多萬元。1998年長江水患、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雲南雅魯地震他都慷慨解囊;為方便王渠溝過往群眾,他自己投資安裝了路燈和監控;十多年來先後資助他人累計資金達20多萬元。(榆林市委文明辦推薦)
劉照元
男,1949年7月生,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村村民。6年前兒子患癌去世,因治病欠下了24萬元債務,劉照元夫婦靠每天去給村裡的民營企業種植的白芨鋤草、養豬和割漆攢錢還債。到2018年8月,已還清15.5萬元債務,老人還囑託孫子若自己沒還完債務,讓孫子一定還完。(安康市委文明辦推薦)
敬業奉獻(5人)
楊銅川
男,1959年2月生,淳化縣石橋鎮咀頭村黨支部書記。20多年來,楊銅川一心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他招引華晨嘉信公司投資5000萬,在咀頭村建成200多畝的溫室大棚葡萄示範園。2012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134元。北山洞院太極養生基地、聚鑫榮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園等多個項目先後落戶咀頭村,總投資6億元。(鹹陽市委文明辦推薦)
韓延成
男,1964年1月生,銅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曾多次被銅川市民政局評為優秀個人及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3月被評選為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範。在他的帶領下,銅川市救助管理站救助過的孤、殘、病、老數以萬計,300多名未成年流浪兒童得到了保護,幫助100多名長期滯留在站的精神障礙患者尋親尋家成功。(銅川市委文明辦推薦)
丁常保
男,1979年6月生,志丹縣足球協會主席。從2003年3月至今,他幾乎憑藉一己之力組織管理志丹縣足球協會,使志丹縣成為中國基層足球和校園足球的代表和典型,全縣約有5000個孩子踢足球,普及率近30%。志丹縣先後獲得「陝西省足球後備人才訓練基地」「全國校園足球活動試點縣」等稱號。近幾年,志丹縣在參加國際、中省市級比賽中共奪得冠軍30個,累計向外輸送隊員超過200名,成為陝西省足球重鎮。(延安市委文明辦推薦)
董俊英
女,1964年1月生,漢中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她從事醫療衛生事業30餘年,所帶領的團隊創下了連續13年無一例孕產婦死亡的優異成績,並率先在陝南地區開展了婦科微創手術。近幾年她又帶領團隊深入研究不孕不育,和唐都醫院構建醫聯體,使不孕不育家庭看到了希望。(漢中市委文明辦推薦)
李聰
女,1990年12月生,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車站售票車間售票員。鐵路《客規》《細則》《價規》整整84頁紙,她兩小時內可以倒背如流;全國鐵路接算站示意圖上有807個站名、343個線名、606個接算站、201個非接算站,她都熟記於心。她的事跡先後被《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報導,#西安最強大腦售票員#話題更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突破1.5億。(中國鐵路西安公司推薦)
孝老愛親(4人)
屈養利
女,1961年3月生,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道韋兆南村村民。屈養利結婚第二年,公公去世。30多年來,屈養利與婆婆同吃一碗飯,同睡一張床。為了一心一意照顧好96歲的婆婆,她關掉自己經營尚好的店鋪,回到韋兆南村,從一日五六餐可口的飯餐,到每天擦洗、換洗衣服,屈養利悉心呵護婆婆,婆婆也把她看作最重要的依靠。(西安市委文明辦推薦)
李春豔
女,1970年12月生,寶運集團千陽分公司汽車站站長。結婚27年來,李春豔用愛心孝敬公婆,照管侄子成家立業。2016年,婆婆突患腦梗半身不遂,李春豔無微不至地照顧直至老人離世。公公年邁多病腿腳不便,一年要住院八次,李春豔常年在老人身邊精心照料。丈夫的哥哥去世後,其妻改嫁,李春豔主動將侄子接到身邊撫養成人。(寶雞市委文明辦推薦)
郭風俠
女,1970年11月生,銅川市王益區紅旗街道育才社區居民。2016年2月28日,郭風俠的哥哥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同年6月嫂子去世,留下僅18個月大的侄子。面對三哥家的不幸遭遇,她毅然挑起重擔,不離不棄地照顧癱瘓的哥哥,養育年幼的侄子,讓哥哥重樹生活的希望。(銅川市委文明辦推薦)
齊存娣
女,1976年3月生,鎮安縣高峰鎮兩河村居民。榮獲2017年度商洛市「十大孝子」榮譽稱號,2018年度「商洛好人」。她是一位普通的鄉村婦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2010年冬,76歲的婆婆癱瘓在床,同年臘月,79歲的公公病倒在床。齊存娣數年如一日照顧兩位老人,用她的一句話說:「人都是要老的,我只不過是做了我該做的事,也為兒子做個榜樣,我一生無愧!」(商洛市委文明辦推薦)
自強勵志(3人)
楊小超
男,1984年3月生,岐山縣洪霖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共青團寶雞市委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岐山縣九屆政協委員。楊小超幼年因病致殘,少年不幸喪父,但他勤奮自學,創辦了岐山洪霖新媒體網絡平臺,吸引了7.3萬「粉絲」,成為西府周原地區人氣最旺、影響力最大的自媒體宣傳平臺。楊小超還曾通過拍攝視頻短片、舉辦大型慈善公益愛心活動,籌集善款20餘萬元。(寶雞市委文明辦推薦)
吳世華
男,1970年5月生,鎮巴縣赤南鎮梅坡村楊家院組小組長。身在大山深溝,吳世華克服自身殘疾的困難想方設法致富,創辦養豬合作社,幫扶15戶貧困戶共同脫貧致富。提起吳世華,十裡八鄉的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是好樣的!(漢中市委文明辦推薦)
李安興
男,1964年1月生,安康市漢濱區瀛湖鎮沙溝村村民。他右眼失明,左眼視力嚴重受損,只能看見1米遠。2012年被認定為「五保戶」。但他身殘志不殘,懂得感恩、回報,甘願奉獻,通過肩挑背扛為留守老人送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學習的榜樣。 (安康市委文明辦推薦)
(記者 賀秋平)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