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的「小年輕」來了,四五十歲的「叔叔阿姨」來了,陪著兒女找工作的爸爸媽媽也來了!昨天,南京市人才市場年後首場大型綜合性人才招聘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550家單位進場招聘,崗位總數超過5000個,進場求職的人數達到了20000人次。據了解,市場營銷、軟硬體及網絡開發、工程機械、電子電氣、行政財務、建築設計、人力資源、生產/質量管理、物流營運等十類人才需求最大。
記者注意到,昨天的招聘會上,「經驗」成了眾多用人單位設下的一道門檻,而現場的求職者也放下了身段,甚至還有求職者想以改低學歷來增加命中率。
A 「僧」很多但「粥」也不少
記者早上9點來到國展中心時,正是求職者入場的高峰,展廳外牆上張貼的招聘單位名單前人頭攢動。進入展廳需經過安檢門,求職者自覺排成的四路縱隊從入口一直延伸到了國展中心外門,進場就要花上三四分鐘。
主辦方統計,昨日招聘會入場求職的超過了兩萬人次,不過「僧」雖多,但「粥」也不少。今年雖有金融危機影響,但招聘會入場單位550家,比去年還增加了近百家,其中南京市招聘單位佔了九成。
南京市人才市場專家分析,今年經濟形勢雖然發生了變化,但由於新年伊始用人單位會依照慣例新進人才加強經營或是補缺人才調整戰略,所以人才的對接需求仍較為旺盛。對於一些新興企業來說,經濟危機也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期,他們急需搶佔市場份額、贏得市場先機,也帶動了不少新的就業機會,本場招聘會新興企業就佔了約一半的比例。另外隨著南京「堅持擴大開放、加速轉型升級」戰略的深入實施,全市開放型經濟的質量水平在不斷提升,帶動了如軟體服務外包等南京近期重點關注的行業人才需求。
B 放下身段,曲線求職
「找一份工作穩定下來再說」,「先就業,再擇業」,昨天的招聘會上,「曲線求職」成了求職者們的普遍心態。經濟危機、經驗門檻,求職者們也不得不放下身段。這身段放得有多低,記者在現場就遇到了這樣幾名求職者。
不求名分型:
願從實習生做起
在招聘會現場,一通信企業的職位公告有些特殊,除了正式崗位外還有用粗體字標出的「實習生」三個字,具體要求為男性,理工科大專以上,主要從事無線測試工作或硬體設備的安裝。令記者意外的是,這樣一個非正式崗位半小時內前來應聘的就有5人,無錫科技學院的小顧就是其中一位。小顧告訴記者,他的專業是通信網絡,願意當實習生是想先找個對口的單位留下來,「正式崗位都要有經驗的,實習生要求就低多了。」小顧說,他想在實習期裡多學一點知識,到時能轉正最好,不行的話再找「東家」也多了點資歷,「我的要求不高,轉正後工資1000-1500元就好,實習可以減半。」
自降薪酬型:
月薪700元就可以了
11點10分,記者碰上了站在過道裡張望的楊彪,瘦瘦高高的他來自鹽城明達學院,專業是應用電子。「我9點鐘左右就到了,到現在還沒投出一份簡歷,不是沒有對口的,而是對口的都要求有經驗。」楊彪說他在校期間考到了電子產品裝接、維修電工中級、網絡管理等證書,但這些證書在招聘單位眼裡沒什麼分量。「原來我對薪水的預期在1000元,跑完今天的招聘會700元的工作我也幹,要學著從最底層幹起來。」
削足適履型:
想改低學歷應聘文員
「說出來你還不相信,我應聘了幾家企業的文員他們都說我條件很好,就是學歷太高了。」和記者說起這次招聘會的經歷,孫萌一臉無奈。去年本科畢業的她曾在蘇北一家民營中學當老師,但因為男朋友在南京,所以辭了工作重新擠招聘會。在南京當教師得通過考試,所以她就打算應聘一份企業文員,本想著門檻低沒料到連連碰壁。「後來遇到一個從事過文員招聘的朋友才知道,規模不大的單位招文員,本科、英語六級這些簡歷都是最先被篩掉的,因為單位覺得留不住。」孫萌還告訴記者,朋友還建議她如果真要做文員,不妨把簡歷上的本科改成專科,成功率可能高些,「如果今天投簡歷還沒回應,我就想做幾份專科的簡歷試試看。雖然感覺影響誠信,可找到工作是當務之急。」
C 「新」「老」面孔一起趕場
年後首場新春大型綜合性人才招聘會,趕場的都有哪些人?手拿簡歷的學生比比皆是,提著公文包的中年人也不少,記者在其中還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新」面孔和「老」面孔。
「新」面孔指的是年前忙著考試的「考研族」。在招聘會遇到南京林業大學的小王時,她剛剛投完一份簡歷,擠出人群,她稍稍鬆了口氣:「去年一直在準備考試,找工作的事一點沒想,現在看來成績可能有點懸。」小王說年初六她就回南京了,主要是準備簡歷參加招聘會,「不敢說是雙保險,起碼多了一條路。」小王告訴記者,她身邊的「研友」大多數也和她一樣做著兩手準備。
「老」面孔可不是常跑招聘會的,相反,他們在招聘會上還很鮮見。在一家保險公司的攤位前,一位牽著一個小男孩的奶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和她聊起來才知道,這位奶奶名叫劉裡香,江西人,64歲了。「我有6個兒女,今天是今年研究生畢業的小兒子來參加招聘會,我關心哪,就帶著小外孫一起來看看。」說著話劉奶奶還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名片,說是剛剛從用人單位那要的,讓記者幫著參謀參謀。這樣的家長記者昨天還遇到了好幾位,有的是陪著女兒來招聘會當參謀,有的則因為孩子沒法到場乾脆自己上場投簡歷,讓人不得不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
D 營銷職位最多,經驗最重要
「營銷、醫藥代表、保險業務員,跑業務的職位太多了!」在招聘會上轉了一圈,來自安徽的馬玉齊這樣告訴記者,「這些崗位普遍門檻比較低,應聘上應該不難,不過還是想先找個專業對口的。」
馬玉齊的感覺沒有錯。昨天的招聘會參會單位涉及IT、通信、電子、醫藥、機械、汽車、物流、化工、商貿、廣告等多個行業,但從職位細分來看,市場營銷類職位是絕對的「大頭」,35%的比例遠遠領先第二名IT類的14%,此外工程機械類佔8%、電子電器類佔7%、行政/財務/人力資源佔7%,總體來說呈現「銷售類職位一馬當先、專業技術及管理類職位緊跟其後」的態勢。
想找「名企」「外企」的求職者昨天恐怕也有點失望,因為現場絕大多數都是規模不大的私企。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證券、外貿類企業更是寥寥,記者遍尋現場也只找到了兩家證券公司,一家銀行信用卡部和一家外貿公司,不過這些單位開出的條件倒是不低。以外貿公司為例,所招的兩名業務員一名要求大型外貿公司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另一名要求更高,需有固定的海外客戶網絡及銷售渠道,攬成熟人才的意圖明顯。一家證券公司的招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行業確實受經濟危機影響,但各單位情況有不同,對他們來說,低潮階段也是人才的儲備時期,此時把人才隊伍打造好危機過後才有發展的後勁。
記者注意到,不僅是這兩類企業,「經驗」二字在各行業企業張貼的招聘公告上都是熱詞,學歷卻退居其次。其中管理、行政類職位尤其明顯,經驗豐富的「老手」很受歡迎,學歷要求基本在專科以上,而技術類職位由於其專業技術性比較強,對學歷多以本科為主,但較強的專業技能及行業經驗也是必不可少的。
E 本周起到5月初是才市高峰
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人才市場為廣大求職者提出幾點建議:第一,雖然現在就業壓力較大,但機會不是沒有,當務之急是要把求職的期望值調整到客觀狀態,根據自身的工作技能與工作素養合理定位;第二,應屆畢業生並不是絕對弱勢,如果能針對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重點推薦自身特長,就業機會將會更多。
另外,從本周到5月初,才市將進入全年求職機會最多、對接頻率最高的時期。其中,除每周二至周五在南京人才大廈舉辦各類專業性招聘會外,2月15日,節後首場中高級人才精品交流會也將在南京人才大廈舉辦;2月14日、21日、28日的大型綜合性招聘會也將繼續在國展中心舉辦。南京人事人才網也將每天提供2萬多個職位。專家提醒,雖然節後才市求職機會眾多,但求職者不能缺少針對性,在進場之前可先上網查詢職位信息或留意場外公布的招聘信息,對欲應聘職位做到心中有數。(劉銳 張欣 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