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諾貝爾獎頒獎季,微博上相關的熱搜早已輪番出現,為這舉世矚目的獎項造勢。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川普##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普京##諾獎獎金為何119年還沒發完#等等話題,讓全世界的視線再次聚焦於諾貝爾和他的祖國瑞典。
今天探路君就帶大家來了解瑞典這一所與諾貝爾獎有著不解之緣的高校——烏普薩拉大學。不僅是諾獎創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曾在這裡求學,烏普薩拉大學還是北歐獲諾獎最多的大學,素有「瑞典劍橋」之稱。
探路君還邀請到了在烏普薩拉大學修讀統計學專業的圓圓學姐,她將為我們分享,在這樣一所高等學府就讀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Q:為什麼會選擇去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研讀統計學專業?A:去烏普薩拉大學讀統計學,是因為我本科就是統計學專業的,比較對口,然後加上烏普薩拉有專門針對中國人的獎學金,所以就選擇了烏普薩拉的統計學。
A:去瑞典留學,是要在所有申請者統一的申請系統裡申請的,就在申請系統裡確定這個學校的這個項目,然後就是繳費、上傳材料等。就是按照申請界面的要求進行申請就行了。
(瑰麗的烏普薩拉風景,圖源網絡)
Q:烏普薩拉大學統計學專業的課程安排有哪些,和國內有什麼不同嗎?A:烏普薩拉統計學的課程就是涵蓋面比較廣,像什麼概率論啊、R語言之類的編程啊,生存分析啊。還有就是那種數學類的或者經濟統計類的課程也會涵蓋一些。我覺得跟國內相比的話,可能烏普薩拉的統計學專業相對來說實用性更強一點。就是我們學習的很多技能都是進入職場工作後馬上會運用到的;而且大部分同學在統計學畢業了以後都能從事一份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相比之下,在國內(目前的環境下)很容易發生統計學畢業找不到關於統計的工作這種情況。
A:課堂實踐和理論的分配還是挺合理的,基本上每門課都會有實際的案例操作,和那種類似的作業和理論的結合。大概可能是60%的理論和40%的實際操作。
Q:有哪些比較有趣的課堂內容或者課堂形式可以分享?A:瑞典這邊會有一個叫seminar的課堂形式,就是在課前大家先自學一些內容,然後在課堂上老師會布置一些提問或是一些討論題,或者給一些案例,大家當場研究,或者也可以分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能夠從別人那裡學到很多,也能夠激發自己就課前預習準備的一些積極性。
Q:在國內讀大學和留學讀研應該是各有各的累法,在瑞典留學的學業壓力大嗎?課程安排緊嗎?A:我覺得瑞典的課業不是很累,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平緩的一個狀態。而且基本上如果不是期末的時候,周六周日你都會有很多的休息時間。在瑞典高校的學習其實是一個比較持續的過程,就是每天都會要學習,但是不需要學特別特別久,像國內那種熬夜基本不存在。而且瑞典沒有很多的像國內那種需要通過一些社會活動來刷績點的形式,所以基本上就是學習和參加一些和未來想做行業相關的實習這樣子。
A:平時我們課外的實踐活動,其實就是自己參加一些志願活動,或者這裡還會有一種類似學生會的形式,可以去那裡比如說做一些幫廚呀,或是參加一些他們舉行的酒會之類的。相比國內那種跟成績掛鈎的志願活動,瑞典這裡的活動都是自願參加的,而且其實說起來對求職的幫助也並不是很大,所以相對來說也沒有那麼大的強制性。
Q:在瑞典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放鬆呢?三餐是怎麼解決的?A:瑞典人放鬆的方式,叫
Fika,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喝喝咖啡喝喝酒,再聊聊天兒什麼的;或者是去那種學生酒吧喝酒聊天,放鬆一下這樣子。基本上放鬆的方式就是比較簡單,還會偶爾散個步啊這種。沒有那種特別瘋狂的那種方式。
Q:和瑞典人相處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什麼思維、思想上的差異或衝突?A:在瑞典發現的最大的文化差異就是,中國更強調集體主義,而瑞典更強調個體性。還有就是比如和瑞典人交往時,他們相對來說會表現得比較疏離,但是可能親近了以後又很親密,只是中間的過程是慢熱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國內大家就很容易非常熱情,非常樂於幫助別人。其實瑞典人遇到情況他可能也會幫助你,但是就是冷冷淡淡的感覺,不過等你們真正成了朋友,他們也會能掏心掏肺對你。只是和國內比起來交朋友的時間和過程會長很多。
A:我學長學姐畢業了以後,有的是回國工作了,去到那種生物醫藥公司去做生物統計,或者去做數據分析師一類的崗位。大部分中國的學長學姐,基本上都留在了瑞典,繼續從事統計相關的數據行業,其中做數據科學家或者數據分析師的特別多。
Q:專業的學費一學期是多少?你的生活費(一年或一月)又大概是多少?A:一年的學費大概是10萬克朗左右(約7萬6千人民幣),所以其實還是沒有很貴的。然後生活費的話,算下來一個月大概是6000人民幣起步,上不封頂。
早點去發掘自己的特長以及自己想做的,不至於到了求職的時候再手足無措;因為最近疫情的原因,可能國內外除了計算機這個專業以外,其他專業都是挺難找工作的,所以要多跟學長學姐聯繫,和系裡聯繫,多溝通,多思考,平時也要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這樣才能幫你在求職的時候更輕鬆更快地找到工作,少走彎路。在探路君之前的理解裡,統計學專業就是數學專業的更實用版本;問朋友時他們覺得統計學好像就是拉拉表格,再像黑客一樣敲敲鍵盤噼裡啪啦一通分析。在微博上一搜統計學,更是誤入一片「什麼人間疾苦」。
在圓圓學姐的親身分享之後,探路君才知道之前的理解是多麼片面。統計學專業可能不乏專業性,但好像也並沒有那麼可怕。或許這也是不同的求學環境帶來的差異吧。
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海外留學生活資訊,可以上
支付寶搜索「趣探路」,來我們的生活號和小程序看看是否有你感興趣的內容~
趣探路留學社區匯集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達人,每天都有乾貨滿滿的留學生活和申請經驗分享與交流,老司機帶你飛~還有上百家留學機構及工作室,陪伴你一路斬獲offer,進入dream school,走向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