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神秘廟宇,建於海中巖石上,漲潮變孤島,民眾祭拜要等退潮

2020-12-17 彈指間行攝

印尼峇里島,作為東南亞最熱門的海島旅遊目的地,擁有繁茂的熱帶植被,壯觀的山海風光和獨特的人文底蘊,享有「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多種別稱,多次獲評世界上最佳的旅遊島嶼。

峇里島景點眾多,海神廟則是島上的地標式景點,在各種宣傳資料上經常能看到它的介紹。海神廟位於峇里島的西南面,距登巴薩中心城鎮約20公裡,距著名「小資」城區水明漾海灘較近。

海神廟英文名為「Tanah Lot」,印尼語意思為「海中的陸地」,寺廟地處一塊經海水長期衝刷而成的離岸大巖石之上,海水漲潮時,與其連接的通道會被淹沒,海神廟變成孤島,須待到退潮後才能進入廟宇參拜。因此,當地民眾大都是下午或傍晚到此朝聖祭拜。

峇里島是印尼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建於16世紀的海神廟是島上印度教的古老傳承,也是峇里島西南海岸宗教廟宇群的核心所在,海神廟與情人崖的烏魯瓦圖神廟等其他六座廟宇連成一體,共同守望庇護著祖祖輩輩的峇里島民,所以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當地人來此參拜。

追溯這座廟宇的歷史,它由15世紀一個來自東爪哇的神職人員建立,相傳他在峇里島南部遊覽時,看到海邊有塊巖石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他篤定這是一處可祭拜海神的聖地,後來便號召當地的民眾在巖石上建起了這座廟宇,這便是海神廟的由來。

在往後幾世紀裡,海神廟便成了峇里神話的一部分。還有傳說在建造海神廟的時候,曾遇過大風浪侵襲,在岌岌可危時候,神職人員解開身上的腰帶丟入海中,腰帶瞬間變成一條大海蛇保護著廟宇不受風浪侵襲,由此化解災難。

神奇的是,在海神廟底座的海蝕洞裡,會有不少顏色黑白相間的海蛇常年守護於此,消風化雨和防止惡靈和入侵者的騷擾。而海神廟矗立在這塊巨大巖石上,坐看風雲變幻,惠澤著世世代代的峇里人民。

根據當地宗教習俗,只有島上的印度教信徒能進入海神廟朝拜,其他人一律被謝絕登上這塊巖石。但是在海神廟下面的石洞裡,遊客同樣可接受聖水的洗禮,還可排隊接受神職人員賜予祝福,神職人員會在每個人的額頭中間沾上幾粒生米,寓意著平順安康,人生順利。

作為峇里島重要的寺廟之一,海神廟也是島上欣賞日落的絕佳地點。這裡擁有峇里島最美的夕陽奇觀,駐足岸邊,夕陽把海天染成金黃一片,天上浮雲變幻,金色的霞光籠罩著周圍的一切,此刻美景醉人,但時任心境卻異常寧靜。峇里島人多是為了宗教來到海神廟,而遊客則是為了赴一場日落盛宴的邀約。

日落時分的海神廟是觀賞的最佳時間,暈黃的日落照射下,海浪兇猛地拍打著海岸,激起千層浪,景色壯觀不已。儘管天色漸暗, 但最後一抹霞光下的海天勝景,如詩如畫,美得讓人意猶未盡、流連忘返...

相關焦點

  • 峇里島「最神奇」寺廟,地處海中巖石上,漲潮成島嶼退潮變陸地
    說到峇里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海,藍天,完美的度假美景,也是很多明星最喜歡的結婚場地之一,這裡的景色確實是非常的誘人,不過說到峇里島大家除了能想到這些之外,還能想到些什麼呢?反正除了這些小編還有一個想要去的地方,那就是海神廟了,這個寺廟也是峇里島的地標風景之一了,所以來峇里島旅遊這裡是一定不能錯過的。海神廟矗立在一塊臨海的巨上,日暮時分,霞光漫天、驚濤拍岸,海水拍打在這塊巨石上,那場面簡直了,這樣的美景實在是不容錯過,從照片中我們就能看到這個地方是有多麼的獨特,話說,為什麼要把寺廟建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呢?
  • 印尼峇里島,紅遍全球的度假勝地,但如今幾乎處在「0遊客」狀態
    海神廟,建於臨海一塊巨大巖石之上,是峇里島著名的景點。來到這裡,不僅能飽覽這座神奇的寺廟,還能欣賞峇里島最美的日落美景。海神廟始建於16世紀,修建在海邊離岸的大巖石上,漲潮變孤島,民眾祭拜要等到退潮,是島上古老印度教的傳承與見證。情人崖,幾乎所有遊客都不會錯過的景點。
  • 峇里島最神秘寺廟,漲潮成島嶼退潮變陸地,每天有上萬人前來朝拜
    說到峇里島,我們似乎只能想到大海,沙灘這樣的風景,畢竟峇里島可是很多人心目中最浪漫的旅遊景點,有多少明星選擇在這裡結婚。當然了,作為一個旅遊景點,每年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是數不勝數,那麼峇里島除了大海與沙灘還有哪些地標建築呢?
  • 峇里島海神廟,漲潮後與陸地隔絕,教徒祭拜在只能等到落潮後
    在現在很多旅遊地區中沿海和一些海島是人們旅遊特別願意去的一個地方,因為在有大海和一個地方會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寧靜。旅遊本來就是為了放鬆自己,而這樣的一個環境就更加增添了這樣的心情。近年來峇里島也是很多人選擇旅遊的一個地方,這裡是世界上非常出名的一個旅遊島,是位於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海島,東南亞目前是旅遊人數比較多的一個地區,由於這裡是一個海島所以這裡的面積大部分都是山地,整個島的山嶺縱橫交錯,這裡最高的最高峰海拔有3142米。
  • 一座建在巖石上的寺廟,只有海水退潮時才能靠近海神廟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海神廟有點類似於一個海濱公園,門票是不貴,從門口到海神廟的街邊都是些小東西,包括峇里島每個景點附近都有的POLO……海神廟是很好看的,景色是不錯,可以慢慢逛,建議穿可以趟水的鞋子,漲潮的時候趟不過去,退潮時候就有路可去了,海神廟不大,因為開放的部分不多,晃了一個小時就出來了
  • 峇里島有座海上寺廟,漲潮時是一葉孤舟,退潮時是就變成一片陸地
    當人們把峇里島當成度假勝地時,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島嶼風景、大海、太陽、海灘,也許還有比基尼?哈哈哈哈,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峇里島有座海上寺廟,漲潮時是一葉孤舟,退潮時是就變成一片陸地。這座寺廟的位置得天獨厚,它在一塊海石上,面積很小,目測兩三個籃球場的面積,建廟比較簡單,有點像幾個亭子,這座寺廟的獨特之處在於,漲潮時,巖石被海水包圍,猶如海上的一葉孤舟,落潮的時候則會露出和陸地相連的石路,一處風景,不同的時候確實不同的風光,因此,人們通常在退潮後的下午或晚上參觀該島。
  • 海神廟,峇里島三大神廟之一,身在其中的感覺很好!
    海神廟,始建於16世紀,是峇里島最重要的海邊廟宇之一,也是峇里島三大神廟之一,以獨特的海洋落日景色而聞名。坐落在海邊一塊巨大的巖石上,每逢潮漲之時,巖石被海水包圍,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水中,只在落潮時才與陸地相連。
  • 長詩《摩訶婆羅多》上說,峇里島是象鼻神迦尼薩的家
    峇里島,對於每一個熱愛旅行的遊客來說怕是像毒藥的存在,長詩《摩訶婆羅多》上說,這裡是象鼻神迦尼薩的家,島上的一千座寺廟供奉著他,也供奉著眾神。信仰賦予了這座島嶼不落凡塵的氣質,多樣的自然環境又造就了峇里島豐富的旅遊資源。
  • 峇里島不能錯過的景點
    海神廟位於塔巴南(Tabanan)區,距登巴薩(Denpasar)約20公裡,蓋在一個經海水衝刷而形成的離岸大巖石上,在海水漲潮時,與其連接的通道會被淹沒,無法通行,必須等待退潮才能進入廟宇參觀。
  • 海神廟是全球七座瀕臨海岸的廟宇中最著名的!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海神廟是全球七座瀕臨海岸的廟宇中最著名的,坐落在海中的一塊巨巖上,漲潮時被海水四圍環繞,與陸地完全隔離,就像一個海上的皇冠。日落時夕陽將金光灑滿印度洋,朦朧的光線勾勒出海神廟古典而充滿浪漫情調的輪廓。
  • 峇里島的標誌性景點,一座建在海中的寺廟,看日出再適合不過
    文/1峇里島在我國的知名度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憑藉獨特的海島風光以及美到冒泡的景色,吸引著眾多人到此打卡,加上明星們喜歡在這裡舉行婚禮,讓峇里島的大名深深地烙印在遊客心中。對於峇里島的印象,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大海、沙灘上,其實峇里島除了我們熟知的海灘風景之外,還有很多名勝古蹟,比如每位遊客來到峇里島都會去打卡的海神廟就是其中之一,有機會的話可以親自來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 第833回:峇里島廟宇奪山勢,水神廟人文勝自然
    峇里島植物園就在附近(Bali Botanic Garden),住宿條件有限(Strawberry Hill), Munduk Waterfall,儘管天氣不好,但水神廟依然聚集了很多遊客,這個廟宇的規模並不大,甚至很微型,當時我一度以為很忽悠,無非是坐落在湖中,有了靈性,所以遊客絡繹不絕,但天降豪雨,讓我等遊玩雅興全失。
  • 峇里島旅遊必去的6個地方
    如果你這輩子只能去10個島嶼旅遊的話,一定要把峇里島列入其中。這是一座風情萬種的島嶼,被各國遊客們譽為「天堂之島」。如果你準備去峇里島旅遊,下面是你不應該錯過的6個地方。1,海神廟峇里島寺廟眾多,海神廟是其中最為知名的幾座之一,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這裡祭拜。每當漲潮的時候,海神廟就成了一座海上小孤島。這裡也是峇里島上觀賞日落的最佳位置之一。2,烏魯瓦圖斷崖烏魯瓦圖斷崖位於峇里島最南端,它又被稱為「情人崖」。
  • 印度的峇里島!
    舉行完婚禮之後的話,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會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度蜜月,才能有一個難忘的,回憶呢,選擇地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且它的風景,它的人文,也是考量之一,在這裡我們推薦,其中一個度蜜月聖地,它就是印度的峇里島,把是印度尼西亞島嶼,群島西端,大致呈菱形,峇里島因為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
  • 漲潮的海水來自哪裡?退潮後的海水又去了哪裡?
    百科故事不管是在海邊遊玩還是在電視上,我們都能看見海水不停的拍打著海岸,並且也能看到海水漲潮以後淹沒一些海島或者海岸線,等退潮以後這些地方又會顯露出來。那麼問題是漲潮時這麼多海水來自於哪裡?退潮以後海水又去了哪裡?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潮汐是怎樣產生的。
  • 峇里島三大神廟之一,置身於大海之中,廟門口的泉水卻是甜的
    峇里島塔那洛的海神廟是峇里島最著名的寺廟之一,建在海邊的一塊巨石上。漲潮時,神廟被海水包圍與陸地完全隔絕。退潮時能與陸地相連。波塞冬神廟建於十六世紀,供奉的是海神。河對岸巨巖下的巖壁上有一個小洞,洞裡有幾條有毒的海蛇,據說是神廟的守護神,保護神廟不受惡魔和其他入侵者的侵擾。據說寺廟在修建時,受到巨浪的威脅,於是僧人脫下腰帶扔進海裡,化為兩條海蛇,終於平息了這場風波。從此,海蛇就成了寺廟的守護天使。河對岸有一個小亭子,可以看到夕陽,這是峇里島最神聖的場景之一。
  • 驚濤駭浪中的絕景!漂浮在海中的印尼峇里島「海神廟」!
    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有著「眾神之島」和「地球上最後的樂園」的美稱,年平均溫度保持在24~32度,這正是度假休閒的理想氣溫。因此峇里島不僅僅在亞洲,在全世界的旅遊目的地中都享有盛譽。海神廟(Tanah Lot Temple)是一座位於峇里島中西部海岸的寺廟。它也是峇里島六大神廟之一,顧名思義,它是一座用於祭祀海洋保護神的寺廟。在當地的語言中,Tanah的意思是巖石或者土地,Lot的意思則是海洋,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座被大海包圍了的巨大巖山!
  • 旅遊推薦指南:最美景色峇里島自由行
    峇里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裡,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裡。但這裡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峇里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峇里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溼奴、溼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
  • 如何計算海水的漲潮、退潮時間
    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曆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複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