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昌九生化(600228.SH)和威華股份(002240.SZ)完成自查後同時復牌,前者跌停、後者漲停,冰火兩重天的場景再次上演。
這場贛州稀土借殼鬧劇進行至今依舊沒有定論,相關利益方則不斷拋出各種戲碼,攪動本就混亂不堪的局面。
此前一天,在贛州媒體說明會會場,飽受爆倉風險的昌九生化投資者衝破警戒線擠破玻璃,怒指會議毫無誠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威華股份則在當晚拋出自查報告,堅稱自己沒有問題。
理財周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知,22家贛州稀土備選殼曾提前獲知入選信息,這是否會導致贛州稀土借殼事項提前洩露?而傳言遭到證監會調查的民森投資又是否與之相關?
曾知悉22個備選殼
12月6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經核查,未發現昌九生化資訊披露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威華股份重組事項相關方涉嫌內幕交易,現已立案調查。
事實上,市場質疑威華股份重組涉嫌內幕交易已久。
根據官方說法,早在2012年9月,弘毅投資、招商證券、華泰證券等證券中介機構就齊聚在贛稀集團,研究贛州稀土的上市路徑,從那時起已推薦了若干殼資源。換言之,早已有資本圈人士知悉贛州稀土擬借殼一事。
並且,官方表述當時中介機構從上交所推薦了5個殼資源,代表此前威華股份並不在列。而贛州稀土從中選擇了ST宏盛,並開始了多輪洽談。
「這期間有多方機構人士參與,對贛州稀土的選殼標準也有所了解。」一位接近推薦殼資源的機構人士透露。
然而最終,ST宏盛未能與贛州稀土結成「姻緣」。2012年12月,ST宏盛發布與贛州稀土終止重組的公告。
緊接著,市場傳出多個贛州稀土借殼的「緋聞對象」。
不過,贛州稀土方面卻停止了借殼動作,直到今年4月17日,借殼計劃才又重新啟動。
而此次贛州稀土製定了更加嚴格的借殼方案,對殼資源制定了六大指標:贛州稀土集團股權比例、贛州稀土集團持股數、總股本、留給上市公司現金(3億元為零分起點,少的扣分,多的加分)、國有企業(可加分)、可轉讓原股份(可加分)。選殼範圍也從5個變成了22個。不過在後來的評選中,國有企業、可轉讓原股份這兩個加分條款被刪除。
「首先贛州稀土是比較俏的一個資源,不能按市場化來理解這個事情,它本來就很強勢。你入我的名單就很不容易,你要進來,我大概條件告訴你。不過我對殼有一個審核。審核之後,選了幾家。我就告訴你我的條件,看你接不接受。」一位知情人士提示入選的殼公司提前得知了選殼的標準。
另外,淨殼、遷址也是贛州稀土選殼的先決條件。
「找這些公司都是這個條件,你答應我遷址,我才和你合作,這是合作條件之一。裡面每個公司機構都會去談,看你能不能答應這個條件。每個殼都會去談。」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解釋。
當記者詢問,22個殼是否都知道自己成為候選者的消息時,該知情人士表示肯定,並稱,「22個殼之前都有通知會選,但是不確定會不會選你。」
而記者此前採訪威華股份時,其表示贛州稀土是在4月21日左右(即選殼程序結束後)才通知公司會被選中的,此前雙方從沒聯繫過。
民森入股威華始末
據悉,在威華股份力證自身清白之前,飽受詬病的威華股份機構股東已遭到相關方調查。
理財周報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得知的詳細信息是,「今年二季度進入威華股前十大股東的民森H號已經遭到了證監會的調查,民森H號在威華股份停牌前不久大量買入。」
威華股份一季報顯示,前十大股東中並無民森H號的身影。位於公司前十大股東第十位的自然人遲曉光持有威華股份140.46萬股,這也意味著民森H號的持股必然低於140.46萬股。
而在威華股份2013年半年報中,民森H號以持有公司190.67萬股一舉躍升至第六大股東。而威華股份早在4月16日便已停牌,民森H號的增持只能在3月31日至4月16日的9個交易日內完成。
在華潤深國投信託網站上,一份《華潤信託·民森H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估值基準日、開放日變更公告》顯示,民森H號的投資顧問為民森投資。
據了解,民森投資由證券投資界的明星人物蔡明設立,成立於2007年4月,是一家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的專業投資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投資團隊包括董事長蔡明、總裁蔡冬亮、副總裁蔡小輝、投資經理陳豐等人。
其中蔡明在資本市場成名較早,因成功發掘了風華高科(000636.SZ)、東軟集團(600718.SH)兩隻科技股,成為1999年「5·19行情」的明星基金經理。其先後任職海南港澳信託公司證券總部總經理、博時基金公司主管投資副總經理、雲南國投總裁。
後來因為「基金黑幕」事件,蔡明被迫遠走國外,2003 年,蔡明重返資本市場並出任雲南國投總裁。2007年,蔡明創立民森投資,投身私募領域。
從投資團隊其他人員的履歷來看,蔡冬亮曾任博時基金交易部總經理,蔡小輝曾任博時基金北京分公司區域經理,陳豐曾任博時基金研究員,5人均有博時基金任職經歷。
2007年-2009年,民森投資與華潤信託、廈門信託先後合作,陸續推出了民森系列信託,從A到K多隻產品。其中民森H號成立於2009年12月18日,投資經理為蔡明本人。
2013年12月12日,理財周報記者來到位於深圳市深南中路NEO大廈的民森投資,但前臺工作人員明確拒絕了採訪請求,記者留下一份採訪函。
之後,記者並未接到民森投資的任何回復。12月18日,記者再次來到民森投資,當問到公司領導是否看到採訪函時,前臺人員回覆:「領導已經看到了,但我們一向不接受媒體採訪。」
記者通過相關途徑獲得民森投資董事長蔡明的電話,19日,記者致電蔡明,蔡明在得知記者採訪訴求後,情緒激動起來,語氣急促:「我們投資威華股份不是在幾天內完成的,前後持續幾個月的時間,中途還短暫出來過。這些都是可以去查的。」
當記者詢問民森H號投資威華股份的初衷時,蔡明表示,「我們投資哪些股票都是有很多原因,民森H號不是我在管,是底下投資經理在管的。」
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民森H號投資威華股份是出於投資美麗家園概念的目的,而威華股份的主營業務木板的業績並不出眾。
威華股份三季報顯示,公司今年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4.56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224.18萬元。
保殼與自證
證監會調查結果未出,局面依舊模糊不清,不過昌九生化和威華股份都開始「自證清白」。
2013年12月17日晚間,昌九生化發布長達10頁的自查公告,表示公司信息披露依法依規且贛州市國資委、贛州工投、昌九集團均明確否定贛稀注入。
而11月11日,威華股份也發布停牌自查公告,截至20日復牌,期間連續發布5篇自查進展公告。
19日,昌九生化又召開媒體說明會,再度否認存在內幕交易和信批違規,並稱目前正在積極保殼,短期內重組無望。
而此次說明會也引起了昌九生化投資者的注意,當天共有150多名昌九生化的投資者趕到了會議現場,不過並未獲準進入會場。現場出現推搡等混亂局面,會場玻璃被擠碎。
會後,情緒激動的投資者依舊包圍會議現場,贛州國資委正、副主任,贛工投董事長、昌九生化董事長和董秘在媒體說明會計劃範圍外,與10名投資者代表進行了溝通。
溝通結束後,投資者代表以書面形式向昌九生化提出幾點訴求:一是昌九生化暫緩復牌;
二是昌九生化復牌能與敲定重組方案並行。
相關方的回應是:「投資者的訴求可以通過上市公司平臺向贛工投、國資委報上去,他們也要合法合規地處理這個事情。」
不過,至12月20日,昌九生化、威華股份已同時復牌,兩股繼續停牌前走勢,一個跌停,一個漲停。
「在我們心裡來說,對威華股份的結果反倒沒有出來,但是昌九生化已經是宣判死刑。」上述參與昌九生化媒體說明會的投資者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