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標榜成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神藥」安宮牛黃丸,又一次引發關注。
▲微博截圖
一顆炒到11萬的網紅藥
近日,「一顆安宮牛黃丸被拍出11萬元天價」的消息在網絡熱傳,天價收購安宮牛黃丸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之所以說「又一次」,是因為安宮牛黃丸之前就因價格高昂而多次引人注目。2017年和2018年都出現過類似行情。
2017年4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的一場春季拍賣會的中藥專場,一顆上世紀60年代生產的廣譽遠安宮牛黃丸以6000元起拍,最終以11萬元天價成交,成交價格翻了近19倍,拿下了中藥專場的全場最高價。
▲安宮牛黃丸曾拍出11萬元天價。
現在,很多線上的二手交易網站和街邊的菸酒店,都有人在「高價回收」安宮牛黃丸。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安宮牛黃丸都能賣出高價,這得有一個年限要求——得是1993年之前的(老安宮)。1993年之後生產的(新安宮),也許比市場價高出兩三倍,但不會是天價。
▲成交價格11萬的老版安宮牛黃丸。
之所以老版安宮牛黃丸回收價格高,主要是其中的成分有區別。
▲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政策出臺,安宮牛黃丸當中的犀牛角成分被水牛角取代,因此就使含有犀牛角的老安宮具有了一定的稀缺性,而且人們相信用犀角的安宮牛黃丸藥效更佳。
有回收店主介紹:「1993年以前這是寫牛黃、犀牛角,它不會寫類似仿牛黃、仿犀牛角,多一個字都不行。」
▲圖片來源網絡
再加之,有一些購買者不是用於疾病的治療,而是作為一種收藏品用於增值,所以使得老安宮價格進一步推高。那些成套的,年代更久遠的,如果走拍賣渠道,價格還能更高。
「天價」藥真能起死回生?
安宮牛黃丸之所以為公眾所熟知,主要是曾有報導稱,該藥可令腦病患者「起死回生」。而且網絡上關於安宮造就的「生命奇蹟」故事,不在少數。
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盧桂蘭女士被壓在廢墟下受傷,高熱昏迷幾天,在服用2顆安宮牛黃丸後,奇蹟般的退燒了。
2002年,香港鳳凰衛視原主持人劉海若,在英國遭遇嚴重車禍深度昏迷,宣武醫院醫生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給劉海若餵服了安宮牛黃丸。隨後她恢復意識,逐漸康復。
事後,宣武醫院中醫科原主任李宗信曾表示,「不能說是安宮牛黃丸治好了劉海若,而是綜合治療手段挽救了她」,但這仍無法阻擋安宮的躥紅。
之後,在營銷文的宣傳之下,安宮牛黃丸被當成了一種能夠起死回生的「神藥」。
▲網絡配圖
作為急診醫生,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王西富發現,很多疑似腦中風的患者送來急診室時,嘴裡經常有黃色黏糊糊的東西,混合著唾液、痰液,導致出現缺氧紫紺症狀。患者們服用的,正是安宮牛黃丸。
藉助一波波的營銷攻勢,這個藥性複雜的中醫急症處方藥,被越來越多普通人知曉。聽說它有「保命」的功效,眾多消費者慕名購買。
▲網絡配圖
每到節氣,各路養生專家都在建議:「安宮牛黃丸可於各類節氣前一天、當天、後一天,每天1粒嚼服或溫水化開送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不少藥店工作人員,也推薦將其作為預防用藥按節氣服用。
很多老年患者互相攀比,讓子女給自己買安宮牛黃丸,有的甚至每月一丸,當保健品吃。在北京前門大柵欄同仁堂總店裡,安宮牛黃丸人氣很旺,15分鐘內就有七八位外地顧客購買。小紅鐵盒裝,每顆3克,1顆560元!
專家:不是神藥,也非毒藥
價格高昂、備受歡迎的安宮牛黃丸,究竟什麼來頭?藥效又如何?
源於我國經典醫書《溫病條辨》,與紫雪丹、至寶丹一起,合稱為「中醫溫病涼開三寶」。
▲圖片來源網絡
安宮是「涼開三寶」之首,由牛黃、犀角、鬱金、麝香、珍珠、桅子、黃連、黃芩、硃砂、雄黃、冰片等中藥材組成,以蜂蜜蠟封、金箔包裹而成大蜜丸,屬中醫急救藥。
現代臨床上將其作為治療高熱驚厥、腦卒中及昏迷的要藥。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腦病科主任中醫師林興棟介紹,安宮牛黃丸對中風、腦梗塞等效果好,「重點是開竅,很多重病人是靠它救過來的。」但該院的藥劑科主任中藥師曾惠芳也指出,安宮含有雄黃和硃砂,均為有毒藥物,患者熱退或清醒後即應該停藥。
查看安宮牛黃丸的說明書,上面列出了用藥注意事項——本品為熱閉神昏所設,寒閉神昏不得使用。「有誰會自我診斷哪種神昏是熱閉,哪種是寒閉?其結果必然是熱寒不分而濫用。」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冀連梅說。
假如病人屬於虛脫的情況,服用藥性寒涼發散的安宮丸還可能造成反效果。
▲網絡配圖
另外,但凡是藥就會被規定有效期限。即使是1993年產的安宮牛黃丸,到如今也已經26年了,還能吃嗎?
浙江省中醫院主任藥師王建平認為:「從理論上來說,藥品的有效期不超過5年。但中成藥可能有特殊性,20多年前的藥丸到底還有沒有效,也很難說。」
行業內可能還是會認為老藥如果保存得好,是有一定效果的。至於具體效果如何,只能見仁見智了。
天價收購背後傳遞的信息
2012年,作為處方藥,安宮牛黃丸納入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既然是針對急重症的處方藥,就應限定由中醫師處方、在醫院使用。有媒體走訪廣州多家零售藥店,店員均表示安宮牛黃丸無需醫生處方,最多登記身份證信息就可以購買。
不過,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以及《關於做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實施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規定和實施要求,對於安宮牛黃丸而言,雖屬處方藥,但藥店按上述規定在詳細詢問患者用藥情況並登記後,可以不憑處方銷售。
▲網絡配圖
安宮牛黃丸備受追捧的背後,既是日益瘋狂的藥品網際網路營銷,也是處方藥管理的失序。
在藥品營銷利益面前,公眾安全合理用藥被放在了一邊。「天價神藥」的出現和它折射出的問題,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你們家備有安宮牛黃丸嗎
對於這類天價「古董藥」
你怎麼看?
來源丨央視財經、南方都市報
浙醫在線、網絡綜合整理
值班總編丨陸冰梅
值班主任丨陳韶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