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最失敗的兩所大學,總是被人們以為是二本院校

2020-12-16 東北望教育

在中國高校的發展史上,很多大學經歷過改名,改名似乎成為一種時尚,一般大學改名都是為了增強其名氣,名氣大了之後就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就讀。比如山東海洋學院改名成為了中國海洋大學。但是大學改名是個技術活,改名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其結果卻和初衷完全不一樣,有很多實力不錯的大學都因為改名後反而無人問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兩所改名最為失敗的兩所高校。

1、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位於上海市,學校創建於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東華大學被喻為改名最失敗的一所大學。其在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在全國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後來學校的領導考慮到紡織業已經是日落西山,再加上想把學校建設成綜合大學爭取評上985,於是1999年放棄國字頭金招牌,自降身份,更名為東華大學。說實話,東華大學名字不算差,但卻由於北華大學和西華大學發展並不是很好,在很多地方都是二本院校,就給人一種東華大學也很普通的感覺。

東華大學現在已經是一所綜合大學,並同時設有研究生院與國家大學科技園。其科研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同時東華大學有著強大的師資力量,專職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專職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含講座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級職稱教師900餘名。東華大學有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四個學科入圍ESI世界前1%的學科領域。

2、長安大學長安大學坐落於陝西省會西安,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很多人聽到長安大學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和民辦的西京學院聯想在一起,其實長安大學不僅是正規高校而且還是211,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專業是該校的特色和強項專業,學校二十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築工程學院於2000年合併組建而成,當時學校的領導考慮到各方的利益,於是放棄了公路交通這個特色,改名長安大學,但是發展到現在,學校不僅失去了特色而且還常常被誤認為二本院校,堪稱改名最失敗的大學之一。

相關焦點

  • 上海竟然有這樣一所改名失敗的大學?被好多人誤以為是個二本院校
    一所大學的名字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會相信感覺這種東西。如果看到哪個大學的名字之後從心裡就感覺不舒服,又怎麼會挑選它呢?就比如今天要說的東華大學吧。可能你看到的時候也會想,這應該是個二本院校吧?在所有的話之前,我還是想要聲明,東華大學坐落於上海,屬於211類的院校,國家重點建設!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吐槽改名失敗,而是糾正一下大家的觀念。到底都會有哪些大學會讓你因為名字而誤認為二本院校?也算是替東華大學聲明一下人家的學校地位吧。東華大學在國內大學校友會排名是69,單單就這個排名也足以證明人家的211身份了。
  • 改名失敗的2所大學,學生以為是三本院校,有一所還是211名校
    高等院校尋求發展,想要將自己的名氣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賴很多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的改校名。不過對於校名的更改,其中也是有很多利弊的,且也會形成失敗的結果。,就因為將校名更改了之後,不僅名氣大減,甚至還會被很多人誤以為是三本院校,甚至還是民辦的院校,這樣就會造成生源的流失。
  • 山東改名最「失敗」的1所大學,明明是本科實力,卻是專科的校名
    省內有不少知名的985大學和211大學,其他的普通本科院校實力也很強勁,在國內都能排得上名號。這些大學之前都有過改名的經歷,有些改名成功了,不僅提高了知名度,也提升了綜合實力。但也有一些大學改名失敗,雖然說有著本科是實力,可是肖明看著就像專科。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這樣一所大學,它堪稱是山東改名最失敗的大學。
  • 鄭州改名最「失敗」的大學,從「大學」降到學院,名氣一路走低
    我國有很多知名的高等院校,有些高等院校不僅擁有強勁的實力,而且還有好名字,所以知名度一直都很高,所招的生源質量也非常好。但還有一些學校的名字並不是很好,雖然綜合實力很強,但是知名度並不高,這嚴重影響到了學校招生。
  • 合肥這所大學很「委屈」,明明是一本大學,卻常被誤以為二本院校
    我們國家的大學,一般在名字上就能區別出一本和二本院校,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不管是以地名或者行業來命名,都會有「大學」的字樣,而一般以「學院」命名的都是地方二本大學,當然也有全國知名的大學雖然名字是學院,但卻是全國知名的一本大學,比如外交學院。
  • 國內改名最失敗的6所大學,明明實力強勁,卻往往被誤認三流大學
    國內改名最失敗的6所大學,明明實力強勁,卻往往被誤認三流大學中北大學一提到中北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一所什麼類型的高校。這所大學的前身是太原機械學院,曾經和南理工、北理工齊名。20世紀八十年代,學校改名為中國紡織大學。20世紀末又改成了東華大學。這是一個改名改失敗最好的例子,明明國字打頭就是最好的宣傳方式,現在也很難有學校申請到國字頭校名了,可東華大學偏偏反向行之,現在的校名讓很多不知道的人以為是民辦的學校。
  • 中國名字最「霸氣」的大學,明明是普通二本,卻常以為是985
    一直以來,我國的大學都熱衷於改名,有改成功的,聽名字就讓人覺得特別高大上,也有改失敗的,明明學校的綜合實力非常強,聽校名卻以為是「野雞大學」。確實,學校的名稱好不好,在吸引生源質量和宣傳學校影響上有非常大的影響。
  • 三所名字最好聽的二本大學,不知道的還以為是211
    而每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都有許多家長把北方工業大學當做北京工業大學來填,造成考生高分讀普通學校。家長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善用搜索功能,千萬不要因為一些大學名字而選擇填報。這裡向大家介紹幾所名字好聽卻是二本大學,大家填報志願要注意。
  • 山東改名最「成功」的1所大學,校名很像985,實則只是普通二本
    有一個霸氣及響亮的名字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就好比有些985、211高校名字比較普通甚至有的聽起來像野雞大學,有的普通本科院校卻聽起來像名校,可以吸引更多優質生源。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所山東改名最「成功」的大學,校名聽起來非常像985、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二本學校。
  • 山東改名最「成功」的1所大學,校名很像985,實則只是普通二本
    有一個霸氣及響亮的名字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就好比有些985、211高校名字比較普通甚至有的聽起來像野雞大學,有的普通本科院校卻聽起來像名校,可以吸引更多優質生源。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所山東改名最「成功」的大學,校名聽起來非常像985、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二本學校。
  • 河北省改名最失敗的高校,網友:以前的好,現在的像野雞大學
    近年來由於高等教育政策調整,很多的專科學校都升級為本科院校。還有很多院校從調整了本科的錄取批次,加上很多學校的合併,導致學校改名成了一大趨勢,改名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北京廣播學院改名為中國傳媒大學,不光名字高大上,而且冠上了中國倆字,瞬間就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 這三所高校經歷3次以上改名,有兩所大學從二本改成了211大學名
    縱觀國內院校的發展歷程,多數大學的名字經歷了改變的過程,比如雙一流大學之中的四川大學在初次院校調整中,由原來的四川大學和原來的成都科技大學合併而成,但是在大學的名字上並沒有保留原名,而是叫四川聯合大學。
  • 廣東改名最「失敗」的大學,本是行業名校,現被誤以為是「中專」
    ,其中就不難發現,有的高校改名後聽著很霸氣,但有的卻很失敗,甚至一度被人誤解是野雞大學。而在廣東就有這麼一所大學,改名前是行業的名校,改名後被人誤以為是「中專」,學生都不意思說自己學習的名字。 這所大學的實力十分強勁
  • 改名失敗的幾所大學,不少985位列其中!
    大學改名,在中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據統計,有好幾百所學校改過校名。大學改名,也是會帶來一系列影響的。今天,我們來主要說一下那些改名比較「失敗」的學校,其中還有985學校。1.河北地質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河北地質大學,在改名界也是一朵奇葩了。原來叫做河北地質學院,也是原地質部直屬院校。後來由於地質行業不太景氣,直接改名叫做石家莊經濟學院。
  • 逆襲最成功的2所大學,從三本升到二本,從獨立院校轉為公辦大學
    學生在選擇大學時,除了關注學校本身實力,還會研究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大城市大學讀書的同學,雖說競爭大,但機遇同樣也多。因此,我國大多數學生都渴望將來能在一線城市發展,而浙江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經濟強省,每年都有很多人爭先恐後的想去浙江讀大學。
  • 我國大學中改名最失敗的案例,改名前聞名全國,改名後無人知曉
    人的名,樹的影,一所大學的名字就是這所大學的門面,中國地域遼闊,很多時候大家從校名上就可以了解這所大學的級別,特色專業,是否要報考。所以說一所學校校名叫的響亮,發展自然可以順風順水,如果不幸校名沒那麼響亮,一般都會選擇改名來改變命運,接下來的這所高校,之前的校名非常響亮,聞名全國,卻要選擇改名,如今變成了無人知曉。
  • 疫情下,兩所二本大學「身價大漲」,中國應急管理大學又為何物?
    (二本院校)位於北京東燕郊,相信肯定有不少一部分人以為學校位於北京,其不然,它位於河北廊坊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雖然距離首都北京非常近,但並不位於北京。華北科技學院是應急管理部直屬高校。學校前身是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分院;2002年專升本,更名為華北科技學院;去年,華科還差點被下放到河北,一個省級國家應急管理部直屬院校突然說被下放成省級二本,但是最終沒有被下方。(據說是因為學校經費低被下方的)雖說華科是一所二本學校,但是它是國家應急管理部直屬,與普通二本相比還是比較「高級」的。
  • 上海這所211大學「改名很失敗」,知名度下降,還被誤解成民辦
    文/素素根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們國家的大學院校已經超過了3000所,雖然大學的數量比較多,但是畢竟我們國家的學校是分為一本批次還有二本批次、三本批次和專科的。但是,每年也都有很多的大學院校會申請改名,不過,有一些院校改名很成功,提高了知名度,但是也有一些院校改名比較失敗,不僅校名中沒有了學校的特色,知名度還大打折扣,還被很多學生誤認為是「民辦」大學。
  • 我國南方改名最成功的二本,新校名很像重點211
    對於大學改名這個話題其實並不讓人陌生,其實每年都有大學改名的成功案例出現,甚至像今年在上半年的時候鬧得十分兇的莫過於位於安徽合肥的合肥學院的改名。雖然每年都有很多大學進行了改名,不少院校還獲得了「大學」的高大上頭銜,但說到誰最成功,近十年來看的話,其實位於四川的西南醫科大學被視為南方乃至我國改名最成功的一所二本大學了
  • 這兩所國字號大學,校名高大上,全為部屬院校,卻都是「二本」?
    正因為如此,有相當數量的高校想通過改名讓自己「更上一個臺階」。高校改名的套路有不少,比較多見的是不斷擴大校名前綴的區域範圍,比如把校名前綴的某某省改成華東、華中等,有的則直接把某某省改成中國,一躍成為國字號院校。不過今天我們不說那些改名為國字號院校的大學,而是說說這兩所正宗的部屬國字號院校——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和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