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號是國際癲癇關愛日,癲癇作為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的疾病,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由於本身發病期沒有規律,不少癲癇患者在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這種疾病,近日,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就收治了一位年僅8歲患有癲癇的女孩。
田田是一個文靜的女孩兒,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還算比較健康,沒生過什麼大病,可在最近,田田在上學期間,或者是晚上睡覺時經常會出現頭痛的症狀,一開始,家人還以為是睡眠不足引起的,結果幾天下來,天天頭痛的症狀非但沒有好轉,情況反而還加重了。常州一院兒科主任醫師楊文介紹:「她頭痛不像我們平時那種頭痛,勞累了或者那種頭痛,她是睡著了覺以後突然頭痛,伴著手抖,有那種發作性的頭痛,反覆發了三次,收進我們病房裡住院的,住院以後我們給她做了各種檢查,發現她的整個的腦袋左半球有一個放電,有異常的放電在裡面 ,所以我們考慮這個孩子還是一個癲癇。」
收治入院後,經過醫護人員一系列治療後,目前,田田的不良症狀已經基本控制,後期按時服藥便可康復。專家介紹,兒童癲癇經常被常人誤解成「智障兒」或者「精神病」,非呆即傻,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癲癇患兒的智力和正常兒童一樣,且日常生活學習也都可以照常進行,他們發病的成因可能是原發性的,也可能是繼發性的。 楊文醫生介紹:「有那種遺傳性的,遺傳性的話它大腦結構是好的,不是長東西或者是引起的叫原發性的,還有一種繼發性的,比如說你這個孩子本來是好的,然後他得了一個腦炎,腦炎治療好了以後,他有個後遺症也會的,或者小的時候產傷。」
醫生表示,癲癇發病人群比較廣泛,可能是3-5歲的兒童,也可能是50-60歲的中老年人,很多人由於最初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偶爾發作一兩次沒什麼大礙,也不吃藥或治療,久而久之,其發作頻率越來越高,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專家表示,按照目前的醫療水平,癲癇在醫護人員治療幹預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控制,並有很大比例可以根治,但這基於患者在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以及按時服用藥物,切不可輕信偏方,或者一些街邊的小廣告,從而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另一方面,患有癲癇疾病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也要格外注意。在夏天的時候是儘量避免去遊泳,這種情況如果發生癲癇發作的話,是可以會導致當時人淹在這個河塘裡面甚至水池裡面,會有生命危險,還要避免從事一些危險性的工種,如高空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癲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是「異類」,所以他人不可對其有歧視,偏見,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才會讓他們重拾信心,積極治療。
(來源:《零距離》記者/胡豔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