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主辦、北京大學承辦的「中日大學生千人交流活動」舉行。工學院作為北京大學的主要對接院系之一,迎來了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的32名學生代表來院進行深入參訪交流。
與會人員合影
院系活動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中日青年友好活動座談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常任委員安部龍太郎、事務局次長竹本瑞莎,北京大學工學院助理院長李詠梅、能源與資源工程系講座教授盧海龍出席,會議由院團委書記李釗主持。
李釗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日本學生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中方學生代表任媛媛、日方學生代表戶田有亮先後發言,分別從中日鄰邦友好往來的歷史與發展,以及當下青年喜愛的中日文化元素等方面,表達了對中日未來友好發展的信心和對本次交流活動的期許。
在致辭環節中,李詠梅表示非常高興能連續兩年代表學院,歡迎日本學生代表團的到來。她向參會同學介紹了工學院的發展歷史和基本情況,以從早稻田大學出身的著名人物為引,從不同側面回顧日本文化在上世紀中國青年群體中產生的印象,展望中日友好交流前景,拉近了中日雙方學生代表間的距離,並通過闡述工學院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辦學理念,勉勵在場有志於工學研究的日方同學在未來到北大工學院進行深造學習。
盧海龍分享了自己曾經在日本留學、工作的經歷,從自己獨特的視角,介紹了中日兩國長期友好交流的基本情況,鼓勵在場的中日青年加強相互交流、相互了解,把握新時代、新機遇,在努力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為中日兩國關係友好穩定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學生分組討論現場
中日雙方的學生們圍繞「理想」和「印象」兩個主題進行了分組交流。交流和分享加深了同學們對兩國文化的了解,增進了青年間的友誼,凝聚了和平共識。
參觀實驗室
第二部分為工學院特色實驗室參訪。同學們分組參訪了智能控制實驗室和風洞實驗室。在智能控制實驗室,實驗室負責博士現場為同學們演示了「機器魚」在水中的活動,並生動地介紹了機器人的工作原理;風洞實驗室負責老師則從設備結構、機理、作用、效果等多個維度,展示了工學院在國家重大項目和攻堅領域中的引領作用。
遊覽校園合影
院系活動結束後,在中方學生代表張澤華的帶領講解下,一行人先後參觀了未名湖、博雅塔以及沿途的美麗風景,未名湖邊湖光塔影的怡人景色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會議現場
當天下午,參與工學院交流活動的中日學生代表來到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參加學校組織的「中日大學生千人交流大會」,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林芳正、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等出席會議。日本代表團、北京大學師生代表以及包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其他五所兄弟院校的師生代表共計1000餘人到場參會。
中日雙方學生代表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會上,孔鉉佑宣讀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賀詞,賀詞提到中日友好條約締結以來,中日關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強調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橫井裕宣讀了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賀詞,賀詞表示兩國應發展長期友好穩定的關係,年輕人肩負著中日兩國的未來,促進兩國大學生相互交流,為中日友好搭建更多的橋梁。
本次活動中,工學院20名學生志願者充分展示和發揚了北大青年學子的風採,以熱情和真誠的姿態參與到與日方代表團的接待和交流過程中,為促進中日青年學生的友好交往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連結: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大學生千人交流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編輯:凌薇
責編: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