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外呼風喚雨,現在只想體面離開,死刑犯:如果再給我次機會

2020-09-05 自由評論

死刑,在我國一直未被廢除,有相關報告稱每年我國被執行的死刑犯在2000人左右。死刑犯在被法院判處死刑後,這一判決還需要經過最高法院進行最後的覆核,而覆核等待的時間周期往往較長。這段時間,死刑犯通常被關押在看守所中,那麼這段「等死」的時間中,他們的心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呢?他們有什麼需求呢?

畏死怕死,求生求輕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正常人通常無法預計自己的具體死亡時間,因此平常並不會存在嚴重怕死心理。但死刑犯與我們不同,他們在判決以前就清楚自己犯下惡劣的罪行,等待他們的有可能是死刑,此時他們就存在嚴重的畏罪心理,畢竟他們大多數人還年輕,在法庭生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解。當真正的判決下來時,很多人為了求生,希望找到一線生機,一審判決後會立即提起上訴。當最終判決下達,死刑決定送到最高法進行覆核的時候,他們此時的畏懼心理已經達到了極點。此時的他們和青年癌症病人有幾分相似,就是知道自己的大概死亡時間。生的希望基本已經破滅死亡的壓力感和緊迫感越來越近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面對死亡人的本能反映是求生,更何況是年紀尚小的死刑犯。為了讓自己有可能繼續存活下去,在等待覆核的日子裡,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求得一線生機。例如,有的人尋求積極表現,以尋求可能寬大處理的結果,主動坦白、檢舉、揭發、積極勞動、遵守規則規定等。而有的人則通過消極的表現手段以期達到可以從新審判並從輕的結果,例如,誣告、假檢舉、假自首、逃脫等。這類心理佔據了絕大多數,這些死刑犯大多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心理都是一樣的畏懼。

在此我們發現,即使面對同樣的現實,擁有同樣的心理,但是做出的反應卻是完全不同。由此,我們可以學習到,即使面對困難和壓力也要用積極的態度去回應。

消極「等死」

除了前一種外,還有一部分死刑犯在得知被判決死刑後就心理上陷入了悲觀絕望的心態。他們知道自己死刑不可避免,無法逃脫判決,不再上訴,因此徹底失去對家庭、事業以及人生的追求。這類死刑犯的表現為,每日渾渾噩噩、思維停滯、少言寡語、行動遲緩,或者極度抑鬱、茶飯不思以及失眠等情況。他們對周圍的獄友和看守所的管教都極度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身體上也出現營養不良等狀況。他們每日都生活在極度的悲觀、恐懼的心態下,部分人甚至不想等到真正執行死刑的那一天,因此採取自殘身體、吞食過量藥品、自縊以及割腕等方式進行自殺,甚至極個別的人員在得到判決結果之前就積極準備自殺,自我毀滅。

圖為死刑犯服毒自殺被送醫院洗胃

這些人對應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困難時是徹底放棄,消極對待的人,遇到困難就已經撤退,這種心態實在學習不得

暴動逃脫以及破罐破摔心理

具有這類心理的死刑犯佔據一小部分,或許大多數死刑犯為了求生都曾想過逃獄,但是看到看守所管教的數量和看守所的安全戒備水平,大多數人又會打消了這種念頭。剩下的一小部分除了具有極強的渴求活下去的心理之外,多還具備暴力行為。這一小部分人往往會真的私下組織逃獄的準備,並且聯合一些重刑犯,即使最終沒成功,也給看守所的管理帶來不少麻煩。

這一小部分人通常在外面也多具有一定的「社會」背景,使得他們普遍存在一種愛施暴的心態。當得知自己被判處死刑後,他們會心理上會產生破罐破摔得想法。具體表現為,不求上進、不服從管教、不參加生產勞動和學習,有的有的嚴重的會打罵同監舍獄友、在監室內稱王稱霸,傷害了其他人的同監舍舍友。

影視劇中美國監獄獄霸

安然對待

說到這一部分人,在死刑犯中是極少的存在。他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顯得很淡定,或者說已經做好了準備,不「貪生」。他們會像平日裡一樣的生活,不會起任何的波浪,心理狀態平靜,在表面上看起來毫無壓力。在外人看來,在等待執行死刑的日子裡,他們仍然還堅持著對自己人生的追求,哪怕是最後一刻。可以說他們死的還算比較「體面」。這部分人通常都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心理素質以及社會經歷、見識,一些具有較高學歷或者大的黑惡勢力的頭目居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復旦大學投毒案中的林浩森,他在執行死刑前接受央視採訪時,他一直都很淡定,在獄中每天還是會讀書、會反思自己,並沒有特別的過激的想法和心理。

這種心態我們一般人學習不來,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極高的段位,他們的心態似乎只由自己決定不受任何來自外界的幹擾,這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林浩森受審

最後

寫道這裡我心裡甚至有一絲惋惜。當我設身處地的將自己想像成死刑犯的時候,我的心理是痛苦的,是崩潰的,我無法接受自己的生命僅剩下幾天,相比我在生活中的遇到的壓力大一萬倍。當我看到這些人在面對死亡時的心態,我在不斷的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我們面對壓力時是不是也有不同的反應,是不是做的不夠好,沒有積極調整自己向著正確積極的方向努力。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死刑犯最大的「需求」其實就是活著,但是他們已經犯下了嚴重的罪行,必須接受懲罰。

在最後這段時間裡,他們明白之前無論如何風光,現在連活下去這一最基本需求都不可能被滿足。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不可能再重新來過。

或許體面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對他們來說更現實吧。

相關焦點

  • 死刑犯被槍決前一天,為什麼監獄還要給犯人發放800元錢?
    但是如果只是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著犯罪,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想想現在因為犯罪生活在監獄裡的那些人,人們就會知道外面的空氣總是格外的清新。當然,監獄的設置就是為了給每一個犯罪的人提供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為自己曾經所做過的一切不好的事情而進行悔過。
  • 死刑犯被槍決前一天,為何監獄要給犯人發放800元錢?
    但是如果只是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著犯罪,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想想現在因為犯罪生活在監獄裡的那些人,人們就會知道外面的空氣總是格外的清新。當然,監獄的設置就是為了給每一個犯罪的人提供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為自己曾經所做過的一切不好的事情而進行悔過。
  • 死刑犯被執行前一天,為何監獄要給犯人發放800元錢?
    但是如果只是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著犯罪,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想想現在因為犯罪生活在監獄裡的那些人,人們就會知道外面的空氣總是格外的清新。當然,監獄的設置就是為了給每一個犯罪的人提供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為自己曾經所做過的一切不好的事情而進行悔過。
  • 以前槍決死刑犯時,群眾都可以圍觀,為什麼現在卻不允許觀看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 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
  • 恆大下賽季變天,曾經呼風喚雨的大神將離開,艾克森也難留下
    作為恆大的神級外援之一,塔利斯卡曾經一度在天河體育場呼風喚雨,被球迷親切地稱之為塔神。然而自塔利斯卡改打前鋒以來,其狀態就起伏不定,而這也嚴重拖累了恆大的成績。可是卡納瓦羅對他極為信賴,儘管他狀態不佳也會對他委以重任,這讓球迷內心非常不滿,於是也對塔利斯卡從喜歡變為了厭棄。塔裡斯卡目前已經和卡納瓦羅綁定在了一起。
  • 辭職時做好這6點,才是最體面的離開方式,未來職場步步高升
    「體面」一詞,在辭典裡是這樣解釋的:個體的作為受到其所處的時空的認可或嘉許時內心的感受。職場人士作為社會性較強的人群,更是無時無刻都想追求體面。那麼在辭職時,最體面的離開方式是怎樣的呢?或許平日裡對企業多有抱怨,但真當要離開它時多的還是不舍與感激,儘管你與企業沒能一起到最後,但你們曾經互相給養、共同發展,這一路走來它的陪伴必不可少。在你選擇離職後,你所從事的下一份工作多半還是與之相關,日後說不定還與前企業有相逢的機會,銘記這份互相砥礪的恩情,他日職場再見也是一份善緣。 3.
  • 一位寶媽的獨白:如果老天再給我一次機會,不會再讓你離開我
    現在很多夫妻因為雙方,都沒辦法放棄工作。又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請月嫂,一般都會讓孩子奶奶幫忙帶孩子,可這樣雖然方便了不少,卻也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位寶媽的獨白:如果老天再給我一次機會,不會捨得讓你再離開我。
  • 對不起,我還愛你,但卻不會再給你傷害我的機會
    那時的擁抱還是讓我會心跳加速,你偶爾的隻言片語還會打亂我的節奏,然而你的那一句「我愛你」,早已經不是進入我世界的通行證了,我不再給你發簡訊,也不再給你電話,然而你卻陌生的看著我說,你變了,以前你不會對我這樣冷淡。你曾是我全身心投入愛過的人,你更是我曾經愛到絕望,恨之入骨的人,你更是我長久以來固執的選擇單身獨自一人的原因,然而以後我不會再和你在一起了,現在和未來都不會了。
  • 如果不愛,請體面地離開。是對彼此最大地尊重
    前幾天有位姑娘跟我說,她想和現在的男友分手,因為最近公司有個小夥子在追她。和現任男友比起來,她覺得這小夥對她更細心更體貼,而且這小夥在平時工作中總是幫她很多,還有家庭條件也不錯。我問她是怎樣打算的,她說很矛盾,想跟現男友分,又不知如何開口,畢竟跟男友也有幾年的感情了。
  • 異性之間,男人怎麼說分手,才是最體面的離開?
    那麼,男人怎麼說分手,才是最體面的離開?一、真心的愛過,乾脆利落的離開如果一個男人鄭重的告訴你「對不起,我們不合適,分手吧」,女人一定要學會冷靜,不要突然爆發,讓兩個都下不臺,也會讓兩個尷尬,陷入分手漩渦。男人提出分手,女人必定會很傷心,女人會回想兩個人過去的點滴,曾經的愛是否都付諸東流了?
  • 離開黃花村第十天 |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
    離開黃花村之後,才發現原來不是捨不得這個地方而是捨不得離開你們我不知道後勤隊的小夥伴們會不會凌晨五點多突然醒來以為要起來給大夥做早飯不知道教育隊的小夥伴們會不會接到來自黃花小學可愛孩子們的電話說他們想我們了
  • 如果我知道,上一次見面會是最後一次,我就穿得體面一點
    文|輕衣素茶圖|來源網絡如果知道上一次的見面,會是彼此之間最後一次,那我一定會穿得體面一點,把我最美好的樣子,留在你餘生的回憶你。我不知道你要走,我們也沒有想到過對方會選擇離開,如果知道,是否會有一個體面的告別,又是否會在對方離開的時候,拼盡全力去晚會,然後你也會不忍心讓我獨自一人,選擇留下來,可惜我們誰的不知道。
  • 又一明星夫婦宣布離婚:分手要不要體面,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其實在我看來,它無非是想用30天的時間讓那些腦袋一熱選擇離婚的人,讓那些說了話就會後悔的人,讓那些坐下來談談就有可能有轉機的人,有反悔的機會,有更改的可能。
  • 為了不要在分手後失了體面,有些道理,你現在就要懂
    但這也並不代表可以無限延長悲傷的情緒,哪怕再理智的人,當負面情緒持續久了,做事說話多少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分手後在儘快緩解情緒的同時,還能保持體面成了許多人關心的話題。這個問題雖然因人而異,但為了不要在分手後失了體面,有些共通的道理,你現在就要懂。
  • 死刑犯執行前是什麼狀態?
    被判死刑的人就是死刑犯。要知道死刑犯執行前是什麼狀態,首先我們要知道死刑犯最後一天大概是怎樣度過的,整理如下:(註:死刑犯都是關在看所守的,並不是關在監獄)1:提前一天收到法院的通知,讓他們去開庭,告知他們最高院的覆核已經下來了,他們就知道第二天就要上路了。
  • 你我今生緣短情長:如果有下輩子,別再相遇了
    你我今生緣短情長:如果有下輩子,別再相遇了愛上你,我不覺得是個錯,因為我的要求並不多,只想簡簡單單陪你一起共建一個溫暖的小窩,平平淡淡與你一起好好生活。你卻嫌我不夠浪漫,情趣不夠多,愛著愛著就拋下了我,讓我在沒有你的日子裡,想你到哭泣又難過。愛上你並不是我的錯,你曾經若不是處心積慮給我幻想的機會,我怎麼會陷在愛你的世界裡、愛又愛不得、放又捨不得、忘又忘不了、弄得我好心酸、好心痛。
  • 你離開以後,我就再也不敢聽《體面》這首歌
    他們最後有沒有兌現承諾,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真正愛過的「前任」是不敢開這種玩笑的,因為分開後的每一次聯繫都有可能讓另一方卑微到谷底。不然怎麼會有「我用了八個月的時間才慢慢接受了你的離開,可是你卻用了八分鐘甚至八秒的問候就讓我胡思亂想了很久」的說法呢?
  • 古代死刑犯吃什麼?有一道菜必不可少,網友:尊重生命,敬畏鬼神
    圖片死刑是有著極為嚴苛的考量標準的,判死刑的只有中央的中樞機構才能有,地方官員是不可能判處死刑的,如果地方官員想要判處死刑,是需要層層上報的。圖片古時候的人對死刑犯也並不會十分的苛待,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飯是吃的非常好的。
  • 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會不會有人記得我曾經存在過
    芸芸眾生,一闕隨楓,我走到這裡,你在這停留。謝謝你來過,也謝謝你點讚關注了。你在你現在呆的地方多久了?你是否想過離開呢?你又是否想過終究會離開?我們也羨慕以前的自己能活得快樂,不像現在只能裝傻。有時想到在這個地方這麼多年了,竟沒有一個真心懂我的也挺失敗的。這麼多年我們每天都抱著希望找到一個真正懂我們的決心出門,卻每次都是沮喪而歸。是我們把別人想得太簡單,還是把自己想得太複雜。總以為我們將真心對待他們,他們就能同樣將真心交付給你。
  • 死刑犯執行前給他一封信:如果有來生一定不會去犯罪
    每個季度,在押人員還有一次買書的機會,可以自己從送來的書單裡勾選書目。  死刑案件都必須經過三級法院的審判和覆核,流程複雜,在看守所關押的時間長達數年。按照規定,民警需要對重刑犯進行每月至少兩次的談話,這意味著每個死刑犯在看守所羈押期間,從入所,到判決、執行死刑,管教民警要進行一百多次談話,楊旭東覺得,對他們甚至比自己的兒子都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