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說到新高考就是選科,選科對於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一個複雜的選擇過程,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本文整理了選科要考慮的因素和誤區,希望幫助大家理清選科思路!
01
明確定義——什麼是六選三?
根據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2017級高一學生開始,取消文理分科。2020年起,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
而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的選考科目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
02
了解六選三
高考改革後,六選三成為家長和學生關注的話題,如何在六門科目中選擇三門學科,不僅關係到學業成績的好壞,還關係到未來志願填報的情況。
要想知道如何選科,我們必須先了解大學專業對選科科目的要求。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高考中,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本科專業要求內明確提到以下數據:
1、「不提科目要求」的專業數量為4698個,佔專業總數的41.5%;
2、選考科目要求中提及最多的是物理科目,共有5671個專業,佔專業總數的50.1%;
3、其次是化學科目,被2337個專業提及,佔專業總數的20.7%;
4、再次是生物科目,被1365個專業提及,佔專業總數的12.1%;
5、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被提及的專業數量,分別為263個、400個、390個,佔專業總數的比例分別為2.3%、3.5%、3.5%。
按2020年選考要求提及的本科專業佔比如下圖所示:
對於2020年選考物理的考生來說,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5671個本科專業,也可以報考「不提科目要求」的4698個本科專業,共計可以報考10369個本科專業,專業覆蓋率(即可報考專業數佔2020年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專業總數的比例)為91.6%。
從大數據上看,選擇物理的考生會在專業選擇上更為多樣化,且在組內調劑時,限制範圍更小,報考時也更加靈活。
03
一組你需要關注的數據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本科專業中,
200個專業提出「物理、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163個專業提出「化學、生物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26個專業提出「物理、化學、生物3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11個專業提出「物理、生物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10個專業提出「歷史、地理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8個專業提出「思想政治、歷史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2個專業提出「物理、地理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2個專業提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3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的要求。
04
選科一定要選物理嗎?
簡單來說選科我們要照顧孩子興趣、特長、各科目成績、就業方向、升學等。
對於家長來說,要提前給孩子滲透職業規劃意識,測試自身的興趣和潛力,了解感興趣的專業。目前,很多高中校也都開設了選科諮詢、選科建議、職業規劃課程等,給學生充分的指導,所以大家也不需要慌張。提前了解,提前考慮,做好準備即可。
05
選科時要考慮哪些因素
考生的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選科時至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學科基礎及提升空間
基礎好,相當於一個好的起點。學習亦是如此,因此要去尋找自己的優勢學科,對於學習基礎的判斷應該結合分數、排名來綜合判斷。
學科基礎代表的是現實狀況,提升空間則代表未來可能,它是選科後到高考前,影響學科成績變量的關鍵因素。有些同學在某些學科上或許基礎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兩年後超過其他人。
2、個人學科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六門學科幾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學科背後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絕不是一件難事。興趣傾向的評定一定不能太過主觀,建議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可以藉助一些專業測評綜合評判。
3、生涯規劃
我們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學?學習什麼專業?這些都可以先落腳於選科組合。
建議在設定職業目標之前,學生應該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接觸不同的職業,通過多種途徑對職業情況進行了解,有機會進行職業體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職業。
4、高校專業招生要求
新高考選科下高校專業有不同的選科要求,一般分為不限科目、必選1門/2門、2門任選一門幾種要求。高校專業錄取直接與選考科目掛鈎,因此高校招生專業要求在考生選擇科目時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5、學科學習難度差異
在滿足其他主要因素的同時,可以適當考慮學科學習難易搭配。六門科目中物理、化學是普遍認為學習難度較大的科目,如果同時選考則建議搭配一個學習相對容易的科目,不要人為的給自己增加難度。當然各學科的學習難度也是因人而異的。
6、中學客觀情況
由於師資力量、歷史傳統等因素,學校都有自己優勢和劣勢科目。學生在各科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學校的優勢科目。
7、其他因素
現階段,家長及考生在選科時存在「鑽空子」心理,一方面希望考生的努力能夠獲得相應的收穫,另一方面希望僥倖能選到賦分有利的科目。這依賴於考生當年選科數據情況,一般很難預測。
06
選科誤區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難點出現在選科後
一些學生在選科時,會根據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判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別。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選哪科,有些學科的難點會出現在選科之後。比如地理,可能難度會越來越大。」
2、不建議選文理矛盾學科,不因暫時成績迴避難點
在3+1+2的12種組合中,有極少數學生選擇史化生這樣的組合。
對於這種「文理兼顧」的組合,要慎重選擇,「不推薦這樣思維方式相互矛盾的學科組合,『3+1+2』的選擇方式,實際上也是區分文理的」。
3、不要三心二意選擇,確定後儘量不更改學科
還有學生選科時,根據其他同學或者自己對任課教師的評判進行選擇,這種情況也應該儘量避免。
選科還是要看學科興趣和客觀情況,要最大限度排除人為因素。
相關文章點擊閱讀:
關於新高考選科的相關解讀你了解了嗎?記得給小編點讚關注,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留言或者私信諮詢,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更多資訊請關注&34;,我們會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天津戶政相關資訊及解讀,希望能幫助每一位想來天津發展的朋友成功落戶天津!
落戶大師,您身邊的戶政諮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