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民歌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2020-12-16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六安新聞網報導, 大別山民歌依山而生,以水相傳,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千百年來經久不衰,並被傳承至今。5月2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難忘中國之聲》啟動國家級非遺傳承大型系列採訪活動走進六安,大別山民歌專家管亞偉接受專訪。管亞偉就大別山民歌源流、特點、演變、傳承意義、面臨的現狀以及困境進行了詳細論述,其間除正解了掙頸紅的定義,大別山民歌的地域界限,《八段錦》的前世今生,還不時舉例範唱《太陽一出遍地金》、《十二月花》、《八段錦》、《十二點紅》等傳承曲目,全方位展示了大別山民歌的魅力。

  接受採訪的大別山民歌專家管亞偉,1984年出生於六安,三級編劇,師承廬劇大師李儒瑤,受教於丁玉蘭、李玉蘭、孫自嬋等老師,自2000年開始系統研究大別山民歌、廬劇等大別山民間文藝,17年時間裡自費數百次深入大別山深處,採訪耕夫、漁民、小販、茶農、貨郎、赤腳醫生等各行業民歌手數百人,記錄民歌萬餘首,出版《六安大別山民歌精選與賞析》、《根在大別山——廬劇》、《大別山的話》、《大別山俗禮》等非遺系列專著填補業內多項研究空白,於《新華每日電訊》、《廣播歌選》、《安徽日報》、《戲劇之家》、《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六安大別山民歌精選與賞析》等書還入藏國家圖書館,以廬劇元素創作的歌曲《青絲柳》曾多次在央視9套播出。曾就廬劇和大別山民歌等大別山國家級非遺項目的研究和傳承接受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安徽日報》、安徽省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專訪。由他編劇的小戲《王小孬趕驢》、《一線牽》、《酒鬼赴宴》多次獲全國獎,應邀編劇的廬劇大戲《紅色記憶——幸福的囑託》入選安徽省委宣傳部劇本項目,另有戲劇、電視劇作品見諸舞臺和螢屏。

  此次採訪是一次全媒體行動,除在中國之聲播出,還將同時推出微信報及新媒體產品,採訪音頻視頻素材按標準存入中央臺媒資庫,將為傳承和研究大別山民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寶貴資料。(記者張磊)

相關焦點

  • 河北修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
    河北修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 2017-10-1日,記者來到這裡再次感受它開創「國際廣播新紀元」的輝煌歷程。  據介紹,1948年3月,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陝北新華廣播電臺5月23日改在河北省平山縣播音。但由於國民黨軍隊的狂轟濫炸,9月底電臺遷至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天戶村播音。
  •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於
  • 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夠走進中央人民廣播...
    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夠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通過電波和大家交流。選擇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來解讀最高法工作報告,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忠實聽眾,很多節目也都熟悉,聽這麼多年很有感情;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在最高法院從事司法解釋工作期間,曾經專門有幾次到中央臺為聽眾朋友解讀大家很關心的一些法律事務問題。今天能夠有機會再次走進中央臺,感到既榮幸又很親切。
  • 中國之聲開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完成8套節目改版
    中廣網北京1月1日消息 隨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在2004年元旦正式開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已經完成了8套節目的改版。它們分別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中國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二套節目(經濟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三套節目(音樂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四套節目(都市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套節目(中華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六套節目(神州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七套節目(華夏之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八套節目(民族之聲)。
  • ...李玲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灣|閩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蔡子民
    2020年10月12日凌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臺灣廣播第一代閩南話播音員李玲虹(播音名:李華)在家中安然辭世,享年94歲。她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對臺廣播事業和對臺交流工作。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領導委託,總臺港澳臺中心負責人慰問了她的家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謹以此文紀念李玲虹女士。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即將啟動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連續四屆成功舉辦「夏青杯」朗誦大賽的基礎上,將於2017年1月啟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現將大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主辦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二、大賽賽程:2017年1月至10月三、比賽項目:本次大賽設立朗誦和影視劇角色配音兩個比賽項目。四、大賽組別:大賽分成人組和青少年組。
  • 香港公營電臺正式取消24小時轉播BBC,改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文/觀察者網 周遠方】香港的公營電臺香港電臺從今天(4日)凌晨起,取消24小時轉播英國廣播公司(BBC)國際頻道,改在同一頻道播放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香港之聲」。 英國路透社9月4日報導稱,香港電臺六臺於4日凌晨已開始,以普通話播送央廣香港之聲。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節目改於每晚11時至早上7時,由香港電臺第四臺轉播。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誠聘英才
    中國之聲簡介  中國之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最悠久的第一套節目  中國國家電臺最具權威的新聞綜合廣播  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音  全國2000多個調頻和中、短波頻率無縫隙覆蓋  國內外重大新聞第一時間送達聽眾耳畔
  • 今天中午12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深情講述《生死雷場杜富國》!
    播出預告:由中共湄潭縣委宣傳部、湄潭縣融媒體中心錄製的五集廣播連續劇《生死雷場杜富國》將於2019年5月28日12:00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數字廣播《長篇聯播頻道》播出,央廣中國之聲將於7月8日至13日分集播出,歡迎收聽。
  • ...總理溫家寶來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通過無線電波和收音機...
    2010年12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通過無線電波和收音機前的全國聽眾進行交流。這是當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國新聞聯播》就此次直播採制的錄音報導片斷。
  • 通過信封看歷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郵資整付」郵件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郵資整付」郵件(1954年)》一框郵集(16貼片19件實寄品):1954年10月1日是建國五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個偉大節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向全國各地讀者徵求節目意見。而50年代,收聽廣播節目是當時最大的娛樂及信息來源。早在民國時期,中華郵政已開辦收件人總付郵資的業務,並由私商或機構自行印刷收件人付郵資的回信片,寄件人可免納郵資,但這種業務在早期很少見,特別是實寄的郵品。新中國成立後,這種業務開始變得普及,但早期實寄品仍屬少見。
  • 十一集廣播連續劇《司馬遷》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
    2020年8月8日~18日,由西安艾丁影視文化傳媒公司歷時一年半精心打造的十一集廣播連續劇《司馬遷》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記錄中國》欄目播出。廣播劇《司馬遷》的播出,是我省廣播劇人為全國聽眾奉獻的一場聽覺盛宴。 編輯:融媒體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1年度公益廣告全部製作完成在各頻率輪換播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1年度公益廣告全部製作完成  在各頻率輪換播出  截止到8月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1年度公益廣告宣傳活動所有公益廣告作品製作完成,即日起29件新作品在各頻率輪換播出。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典音樂廣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典音樂廣播(Golden Radio)是國家級專業音樂廣播,主要播出交響樂、民族音樂、經典流行音樂。
  • 庫爾勒機場走進巴州人民廣播電臺「聲音在路上」直播間
    庫爾勒機場走進巴州人民廣播電臺「聲音在路上」直播間 2020-01-14 11:30: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李逸
  • 重慶人民廣播電臺音樂頻率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省級廣播電臺 重慶人民廣播電臺音樂頻率 >    重慶廣播音樂頻率於2002年5月1日開播,播出頻率FM88.1,現已實現十頻同播,全天24小時播出,是全市唯一一家專業音樂電臺。
  • 廣東人民廣播電臺羊城交通頻率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省級廣播電臺 廣東人民廣播電臺羊城交通頻率     羊城交通廣播電臺是以宣傳交通、服務交通、促進交通文明建設為辦臺宗旨的新型專業電臺,是廣州地區唯一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成立的交通電臺,它全日24小時粵語播音,全天60多次播出市區和各高速公路交通消息,並隨時插播交通事故及海、陸、空交通信息。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頻率主持人於芳
    1968年參加工作,原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四師做廣播員,1971年5月調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事播音工作至今。1991年11月被聘為主任播音員。1975年入黨,現任播音部二組組長,黨支部組織委員。於芳同志於1993年被評為廣電部優秀黨員,1994年被評為中直機關優秀黨員,1998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大別山民歌崑山展風採
    12月3日下午,第五屆「巴城杯」長三角民歌邀請賽在崑山巴城舉辦。 本次大賽匯聚了江浙滬皖四省市的12支民歌隊伍,帶來了地域特色鮮明、表演風格迥異的民間文藝精品。
  • 中央電臺走進會師中學 助力「中小學語文課本示範誦讀庫」建設
    中央電臺走進會師中學 助力「中小學語文課本示範誦讀庫」建設 2016-10-21 來源:央廣網 課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播音員與該校師生共同完成了一場精彩的詩歌朗誦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