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枯燥乏味的思政課
還能「玩」出新花樣?
在三門有這麼一位老師
他將戲劇、小品、詩歌等元素融進課堂
讓學生在有趣的探索中收穫知識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
項先銀老師的課堂時間
「楊白勞你還欠我六鬥穀子,現在我要利上加利,在臘月底前再加25元大洋還給我,否則……」「好的好的。」
這幾句臺詞,不是來自於戲劇表演課,而是在三門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二(2)班的一節思政課。
角色扮演、情景模擬、上臺朗誦,作為一名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項先銀巧設教學情境,讓思政課從「枯燥無味」變得「津津有味」 。
▶三門第二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項先銀:剛才就請同學們來扮演一個文學作品的地主黃世仁和農民代表楊白勞。他們在扮演過程中不僅僅學到知識,還增強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僅使自己對知識感興趣了,而且讓枯燥的理論知識入他們的腦,入他們的心,外化於行,內化於心。
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項先銀會設計不同風格的課件,但總歸離不開「議題牽引、情景感染、角色模擬、感悟提升」這16字。
▶三門第二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項先銀:形式是非常多樣的,有些時候他們來朗誦,表達內心的情感;有些時候用歌唱,唱出心中的愛國情懷;有些時候用說,說故事,故事裡面還有人生的道理;有些時候用表演等等形式,來呈現書本的內容。
脫去枯燥乏味的「舊衣裳」,項先銀獨特的教學方式也讓年輕的老師受益匪淺。
▶實習教師 章雨婕:我覺得項老師這個課設計得非常新穎,這個課本來內容也比較多,可能傳統的上法會比較枯燥,項老師設計了四個環節讓同學去演去參與,再回答有關問題。我感覺同學的參與度也比較高,課堂上也比較活躍,可能對於知識的記憶也會更好一點。
同樣,在很多學生眼中,思政課堂上的項先銀老師富有親和力,善於講故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把他們帶入歷史的情境。
▶學生 葉炳磊:以前的老師沒有這些互動的過程,這樣的話我上課就不能很好地記住他講的知識點,現在有了這個互動過程後,就很方便我們這些學生去記憶這些知識點,我覺得對於我們成績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
來源:中國台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