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照片上看到的紅房子建築群是色達五明佛學院及佛學院學生宿舍群,離色達縣城大約20公裡,當地人一般把整個建築群都統稱為佛學院,跟普通的學校一樣,山下有一道大門把外界和佛學院隔離開來。
為了便於區分,我還是把建築群稱為色達,五明佛學院學院大樓稱為佛學院。
色達其實已經不是原來的色達了,2015年左右色達改建,拆了大約1/3的紅房子。山坡上的紅房子都是學僧住宅,學院不管你住哪兒,所有的紅房子都是學生自己花錢建的。也可以買現成的二手房,條件好的可以買兩層獨棟,條件差的住平房。
來這兒出家學習沒有工資,自己管吃管喝,但是學生依然是人滿為患的,因為在藏族,一個家庭裡沒有出家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每個家庭至少會送一個孩子出家。到佛學院學什麼呢?語文,數學,普通學校該學的文化課都要學,在過去,藏族地區沒有學校,寺廟就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唯一場所。現在五明佛學院裡也特別多孩子,進學院參觀的時候,看到十來歲的孩子們盤腿圍坐在樓梯間學習,有拿ipad上課的,這種學習氛圍倒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有一點像國外的小班式開放教學。
然後就是佛學、密宗,五明佛學院在佛學界的地位不用我多說了,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
外族人進佛學院的門檻非常高,不是一句看遍世間繁華想要遁入空門就可以留下來的。佛學院的學生以藏族為主,外族人要想留下來必須非常優秀,要學院需要你你才能留下來,這些人在佛學院任職,負責建設、發展、對外交際,包括近年在做的全城水電改建、道路建設,就像一個成熟的社會體系一樣。所以在佛學院看到的出家漢人無一例外都是深藏不露的高人,例如幾十年前清華畢業的碩士生、資產千萬的商界女強人。
從新龍馬不停蹄趕到色達,立刻上了山。嶄新的柏油路、新式路燈、仿木色觀景圍欄,其實很有違和感
晚飯後上山觀夜景,多少人都是為了這個夜景來的色達,當一片絳紅在夕陽下漸漸失去顏色,忽然一盞盞明燈接連亮起,整座城又再一次光輝了起來。
在色達爬山千萬記得慢一點,人多,需氧量巨大,在這裡很容易產生高反。
畫面中心的是五明佛學院和喇榮寺,佛學院是男眾修行的地方,喇榮寺是女眾修行的地方,合在一起才是這裡的全稱:喇榮五明佛學院。剛剛吃飯的喇榮飯店就在佛學院隔壁,可以說是非常非常中心的CBD了(其實光聽「喇榮飯店」這個名字也大致知道此地並不簡單)。
畫面左上亮著金光的是壇城,每一個來色達的人都要繞著壇城的轉經筒順時針走三圈,門口貼了經文諧音,但是真的不好記,我就懷著誠摯的敬意轉了三圈,剛好前面是一位藏族的大叔,跟在背後細細聽了三圈純正的藏語經文。
氣勢恢宏的紅房子建築群,世界上唯一的色達。有很多女生帶著絳紅色的披肩上來拍照,是真的很好看,而且很保暖。八月份的夜晚,看夜景也必須帶上厚外套,非常非常冷。
標準遊客照走一個,看看這凍得,羽絨背心都安排上了。
再來佛學院。第二天的天氣比較好,藍天和紅房子的強烈對比,進山那一刻感到非常耀眼,和頭一天暗沉凝重的氣場又完全不同了。
前面有說到色達的紅房子全部都是學生自建的住宅,其實在最外側(靠近山門這一邊)已經在新建集體宿舍了,不過新宿舍完全是整齊劃一的,畫面最左邊這一小塊比較整齊的磚砌房就是了,老房子都是木頭造的。
色達的老宿舍是完全沒有規划過的,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各家用各家的窗框、花花綠綠的窗簾,仔細去看每個房子都完全不一樣,比如你放大看下面這張照片,會發現有幾戶比較潮的還有超大的落地玻璃窗,但又完全非常和諧,互相融為一體,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這麼大一個規模的建築群。
肉眼看過去新建的宿舍不管是顏值還是整體風貌都比老宿舍差了不止一點點。
五明佛學院、喇榮飯店附近一帶是色達的「市中心」,有商場、茶樓,很多賣天珠之類的小首飾店(真假難辨哈同志們),色達的商場:
到了色達第一件事,上山頂的壇城繞了三圈,接下來進佛學院內部參觀。
佛學院內部允許參觀,注意進門要脫鞋,不能拍照,不能高聲喧譁。這棟樓既是講堂、教室,也有供奉著聖物的殿堂,我們主要參觀二樓的正殿,所以從佛學院的後門進去。走到二樓的樓梯口就有席地而坐正在上課的小孩子,十來歲的樣子,注意不要打擾到他們就好。
在喇榮飯店的咖啡廳有幸見到了索達吉堪布,要到了一本他親筆籤名的書。索達吉堪布是五明佛學院的大堪布,也是活佛之一,藏區其實有很多的活佛,修為比較高的人、大寺廟的住持都可能被稱為活佛,而我們見到的這位索達吉堪布,在色達的地位很高,常年在國內外演講、傳教,包括到歐美國家去傳教,到北大、哈佛、耶魯這些大學演講,很少回來,我們算是很幸運的。當天在咖啡館見到他,每一位經過的信徒都虔誠地向他行禮,堪布本人真的是非常慈祥,一雙眼睛中看不到悲或喜,眼神中散發出的慈悲與威望令人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
接下來就是純粹的色達觀光,這一片紅房子真是很「世間難得」,細看粗獷得有點簡陋,離我們比較近的屋頂只是普通的壓紋鐵皮,上面壓著大塊的石頭防止起風的時候被掀翻。
直通山頂的樓梯是新建的,以前色達就沒有一條完整的路,因為完全沒有規划過,房子緊挨房子,各家門前的路有的拿石板鋪過,有的架了木梯子通到門前,各是各的建法,包括現在沒有修路的地方仍然是這樣,以前的色達從視覺上來看就純粹是的絳紅色的一片。
網上能搜到推土機推掉這一路房子時的照片,有點觸目驚心,不過有了這些路僧人們回家也能方便一點,試想一下沒有路的時候住在山頂的人每天只能爬著泥濘的陡坡回家,家裡買米糧油、添置點大東西的時候更難。雖然我們會覺得很好看,但原始的色達生活條件其實還是艱苦的,鬆動的石板小路,胡亂支架的水管電線,這次就是沒帶長焦鏡頭,這些原始的小細節都沒辦法很好地記錄下來,或許有一天都會被改造掉。
色達的素食餐廳推薦嘗試一下。五明佛學院旁邊的喇榮飯店比較好,餐廳有素餐自助和素火鍋自助,樓上的咖啡廳環境很好,歐式優雅,僧眾和活佛也會過來吃飯、喝咖啡,以為在色達都是苦行僧的生活,其實不是的,色達就是時刻會給我一種「意想不到」(當然也是要家庭條件稍好一點才行,或者節日什麼的偶爾來吃一下,也不是說每天都過著很瀟灑奢侈的生活,就實際情況來看的話,遊客比僧眾多)。
門口會有一塊牌子寫了藏曆某些日子是只允許男眾用餐,某些日子是只允許女眾用餐,不用擔心這個只針對學院的僧眾,不限制遊客性別。
素食火鍋自助,58一位,菜品包括燙火鍋的菜品、自助區的冷熱熟食、甜品、糕點、飲料,雖然都是素食,但是很豐盛。湯底有大約四五種口味可選,像麻辣火鍋、番茄鍋、菌湯鍋,我選了外面沒見過的藏茶鍋,湯底單獨拿出來喝有一點點清清的茶味,煮食物就沒太多特別的味道,很清淡就是了。酸奶很好吃,本來藏區的酸奶就很純,我吃了兩大盅。
素菜區,總共應該有至少40種素菜可選。
在色達不會把素菜做成肉的樣子,素菜就是素菜。不像有的素餐廳,食材雖然是糯米、大豆纖維,但是做成了雞肉卷、紅燒肉這些大菜的樣子,大部分的僧眾會認為如果做成肉的樣子其實還是凡心未泯。
吃多少拿多少,不然押金會退不回來。
無論你從哪個方向出發,到色達的路況都非常好,我們甚至在山頂壇城碰到一輛MINI
佛學院離色達縣約20km,在一片小山坡上,山下有一道大門。
一、關於開車上山:
1.外來人員不允許開車上山,大門外有停車場,剩餘大約3公裡的路程必須步行或者搭乘上山的公交;
2.如果住在佛學院園區內的賓館酒店可以開車上山,需要事先聯繫酒店在山門外登記。
二、優缺點:
1.住佛學院園區內:優點是可以開車上山,欣賞夜景比較方便,如果不住山上,看完夜景只能走路下山,下山的公交大概七點多就收班,夜景看完至少是9點多了。缺點是山上海拔比較高,加上人群比較密集,在這邊更容易高原反應,住宿房間比較少,難訂。
2.色達縣:住宿條件比較好,海拔更低,還有帶氧氣的酒店。
我們住在色達縣的麗楓酒店。
入住體驗很好,是目前色達唯一一個帶吸氧裝置的酒店。酒店是新開張的,設施條件比較好,整間酒店都瀰漫著薰衣草味,房間裡也有獨立香薰,在高原環境下,有乳膠床墊和香薰會比較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