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收購Playtika終告失敗 三年時間誰被犧牲了?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丫丫港股圈

作者:丫丫嘉欣

在阿拉伯半島,曾經有一個很富饒的帝國 倫帝那王國。

王國的首都有一個供奉天空之神宙斯的神殿,神殿裡有一個名為"格爾迪奧斯"的繩結。這個繩結傳言由先知國王製作,誰能解開這個繩結,誰就是整個亞細亞的宗主。

然而,王國成立數百年間,從未有人解開。

公元前333年,年輕的馬其頓王子亞歷山大攻入了阿拉伯半島,在聽到傳說後,他造訪了神殿,嘗試解開繩結。然而繩結錯亂如麻,根本無法解開。亞歷山大一番努力無果後,果斷拔出著名的"亞歷山大之劍",將繩結砍成兩半。

此後,亞歷山大橫掃中東,蕩平波斯,一度將帝國版圖開拓到印度河流域,最終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真的成為了亞細亞大陸的主人。

11月4日,巨人網絡發布《關於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由於Playtika擬尋求首次海外上市,為了避免出發涉及分拆上市的相關限制性規定,將暫時終止以色列高科技公司Playtika的重組方案。未來公司將繼續與相關各方友好協商,尋求更適宜的收購方式。

這起涉及305億元金額的Playtika收購案,就如一部跌宕起伏的TVB商戰片一般,持續了整整三年。從2016年7月份巨人發布《關於籌劃重大事項停牌的公告》,到近日宣布終止,中間經歷了暫停審核、撤回申請文件、調整交易方案、中止審查等波折。

在等待證監會審批的漫長時間裡,參與併購的財團也出現了內部糾紛。史玉柱曾經在微博發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言論,而一部分基金由於到期,不得已之下只能平手退出,對史玉柱也略有不滿。

目前,整個交易就好像格爾迪奧斯繩結一樣,完全無解。

錯失的時代

復星系掌門人郭廣昌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在企業家裡面,我佩服兩個人,一個是馬雲,我叫他外星人,他的做事方式和別人不一樣;另一個是史玉柱,我叫他史大仙,只有他能失敗了又站起來。

史玉柱1989年研究生畢業後即開始創業。憑藉漢卡、腦白金等產品的熱銷,巨人集團迅速壯大。儘管中間經歷過巨人大廈資金鍊斷裂的風波,但是聰明大膽的史玉柱很快就克服困難,帶領巨人重新崛起。

20年代初,史玉柱發現了網路遊戲的潛力,帶領巨人網絡以攪局者的姿態進入端遊行業。其代表作品《徵途》,低門檻、易操作,迅速佔領氪金用戶市場,在端遊時代一度擁有半壁江山。憑藉在端遊領域的成功,巨人成功在2007年於美國市場上市。

這個時候的史玉柱,大膽,敏銳,執行力強,更重要的是,懂得順勢而為。

然而,最近幾年,史玉柱卻變得"膽小"了。

2013年8月份,微信推出5.0版本,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加入了"經典飛機大戰"遊戲,一夜之間,全城掀起一股"打飛機"熱潮。人們不光熱衷"打飛機"的過程,還要看社交排名,看誰"打飛機"最厲害。

隨後,騰訊馬不停蹄地推出了《天天愛消除》、《天天酷跑》兩款休閒手遊,從此拉開了社交收割手遊的時代帷幕。當年騰訊收入增長37%,市值跨過1萬億大關。

往後的幾年,隨著4G的普及,移動網際網路深刻的改變著國人的生活。手機打車、外賣點餐、行動支付...各種應用層出不窮。資本層面,騰訊、阿里跑馬圈地,相繼入股滴滴、快的、美團、點評等移動網際網路公司,迅速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而同樣是2013年,史玉柱宣布退休,將巨人的管理權交到年輕一代的手中。

從巨人網絡的官網上面可以看到巨人近年的大事記。

在史玉柱退休的3年裡面,巨人專注於遊戲市場,推出了數十款手遊產品,但是除了《球球大作戰》表現尚可,其他遊戲沒有太多反響。在熱火朝天的移動網際網路領域裡面,則幾乎看不到巨人的身影。

這幾年巨人的市值也是逐步走低,即使2011年進行過接近市值40%的巨額現金分紅,也無法止住巨人下跌的勢頭。史玉柱直言華爾街對巨人網絡太苛刻。

相比巨人經營的平淡,史玉柱在資本市場玩得風生水起

從2011年開始至2013年,史玉柱陸續增持民生銀行85次,耗資約55億元。2013年民生銀行上漲110%,史玉柱暴賺60億。

炒股不過癮,史玉柱還玩起了私有化。

2014年,無法忍受巨人低估值的史玉柱,啟動了對巨人私有化:史玉柱與霸菱亞洲組成財團,以28億美元的報價發起私有化收購。

2015年10月31日,世紀遊輪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意向框架協議》,巨人網絡100%股權被作價131.24億置入世紀遊輪,後者以單價29.58元/股的價格向其發行4.425億股作為代價。轉讓股東包括史玉柱旗下的蘭麟投資、鼎暉旗下的鼎暉孚遠、雲峰旗下的錸鈽投資等。

借殼世紀遊輪後的巨人網絡,上市一個月內市值上升至1300億人民幣,是退市時市值的4倍。一來一去,史玉柱的資產翻了4倍,是真投資高手無疑了。

史玉柱使用了"最保險"的賺錢方式,卻讓巨人的經營面臨著極大的風險。

併購Playtika

巨人回歸A股後,曾經宣布退休的史玉柱也回歸巨人。

在史玉柱退休的三年裡,遊戲的江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手遊的興起,騰訊和網易形成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巨人網絡無論在收入、產品還是研發實力上,都無法望其項背。另一方面,三七互娛、米哈遊這些昔日小弟的崛起,都對巨人的地位形成了威脅。

回歸後的史玉柱開始從內部開始改革,先是對管理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換血,裁掉133名幹部,然後親自抓研發,並推出"金狼入室"計劃,高薪招募CTO、優秀製作人。

改革的成效很明顯,2016年,巨人推出《徵途手機版》和《球球大作戰》兩款手遊,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兩款新手遊的帶動下,巨人在2016年全年實現了23.24億人民幣收入,淨利潤11.37億人民幣,順利完成對賭協議的約定。

但是,光靠挖掘內部潛能還不足以完成未來兩年的對賭協議。史玉柱開始了外部併購,這一次他瞄準了以色列的Playtika。

2016年,美國博彩業巨頭凱撒娛樂遇到債務危機,要出售旗下資產籌措現金,其中最優質的資產就是Playtika。

Playtika成立於2010年,是世界知名的網路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成立未滿一年即被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凱撒娛樂收購,從此憑藉著凱撒娛樂的線下渠道快速擴張。

2014-2016年,Playtika年營收分別為33億元、45億元、62億元,利潤分別為7.3億元、14.5億元、18.3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現金牛。博彩類遊戲的特點就是穩定,一方面模式穩定,玩法基本不需要創新,另外一方面是現金流穩定,總有"賭徒"源源不斷的貢獻現金流。

Playtika有5款主要遊戲產品:《Slotomania》、《Bingo Blitz》、《House of Fun》、《Caesars Slots》、《WSOP》,其中主力遊戲《Slotomania》長期穩居美國遊戲榜Top10。Playtika的遊戲均帶有"賭博"色彩,通過虛擬道具金幣來體驗"賭場"感覺。

眼光獨到的史玉柱在競購Supercell失敗後,馬上組織財團向凱撒娛樂提出305億元的報價。財團的組成方基本就是史玉柱的"朋友圈",其中包括盧志強的泛海投資、鬱國祥旗下的上海瓴逸和上海瓴熠、雲峰基金旗下的錸鈽投資、柳傳志旗下的弘毅創領等。

在交易運作之初,Playtika的估值僅有a股同類遊戲估值的三分之一。假如巨人網絡和財團以最快速度將此次交易運作成功,能夠獲得相當驚人的回報。

為了增加時間效率,巨人主導設計了一個通過併購基金Alpha以及股權「置換」,解決了換匯與支付的時間差的方案。

這個方案的設計有一個"巧妙"的地方:巨人在這次併購中採取了強勢的AB股結構。併購主體Alpha基金的總股本為50,000股,其中A類普通股為49,990股,B類普通股為10股。

A類普通股為就權利保留事項具有表決權的普通股。財團除巨人香港之外其餘出資人向Alpha合計增資46億美元,取得Alpha全部A類股。

B類普通股為具有相應表決權但受限於權利保留事項的普通股。巨人香港對Alpha的增資額為100萬美元,取得Alpha的全部B類股。

下列事項除需經過半數已發行B類普通股的股東之事先書面同意或贊成票外,尚需取得經過半數已發行A類普通股的股東的同意:

(1) 除與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之外的任何併購、合併或類似安排,或公司分拆,或出售全部或絕大部分公司資產;

(2) 除與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宜相關之外的任何組織性文件的修正、修改或重述;

(3) 除與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之外的關於公司的任何清算、解散、停業、重組或類似安排;

(4) 加入實施前述行為的任何協議、安排或承諾。

除了以上事項之外,其他股東會表決事項,由B類普通股的股東予以決定。

我們經常看到,境外的公司有AB股設計。一般來說,A股擁有收益權,但是在某些關鍵事項的投票權可能受限,而B股可能擁有更多投票權。換句話說,史玉柱和他的巨人網絡,僅僅出資100萬美元,就控制了Playtika,Playtika絕大部分的決策權都在史玉柱手上。

更進一步想,史玉柱僅僅出資100萬美金,就把一家營收近百億的遊戲公司納入巨人旗下,從而推高巨人的估值,由此可見,史玉柱在資本運作上的"精明"。

受傷的小股東

假如Playtika順利併入巨人網絡,AB股股權設計也無傷大雅:巨人網絡得到優質資產,估值提升,史玉柱賺大錢;財務投資者通過Playtika換股獲得巨人網絡股票,同樣也享受估值提升帶來的回報,一起賺大錢。

但是,一紙禁令打碎了史玉柱的如意算盤。之前"巧妙"的AB股設計,變成了後面出資人利益糾紛的導火索。

2016年,證監會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網際網路金融、遊戲、影視、VR四個行業。同時,這四個行業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也被叫停。由於Playtika主營業務帶有"賭博"色彩,而且在美國面臨多項訴訟,所以證監會一直不允許其併入巨人網絡。

Playtika無法併入巨人,最受傷的就是財團的中小股東。對於史玉柱來說,這筆交易拖得再久,其出資也只有100萬美元,財務成本幾乎為0。但是對於其他的股東,他們是拿著幾百億的真金白銀跟史玉柱做投資,這些資金的財務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高,甚至有些基金在等待Playtika併入巨人的過程中,面臨到期贖回的情況。

另外一方面,在過去兩年裡a股遊戲公司的估值大幅下降,巨人收購Playtika的海內外估值差從3倍下降到接近於0。財團資金失去安全墊,各方的利益出現分歧,財團內部開始爆出各種糾紛的傳言,包括史玉柱在微博聲明被威脅,巨人網絡過分強勢不顧股東利益等。

坊間就曾經有傳言,財團中有股東提出將Playtika放到美國單獨上市,但是被強勢的史玉柱斷然拒絕。由於Alpha基金採用AB股股權結構,決策權在史玉柱手中,股東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不知道是迫於投資者的壓力,還是史玉柱打起了Playtika的主意,巨人網絡於2018年成立了上海準基投資管理公司,按368億元的估值回購部分出資人的A類普通股。

但是對於這些投資人來說,收到的報價也只是保本。財團2016年向Playtika發起收購的報價是305億元,對比2018年上海準基回購的368億元,相當於兩年獲取了21%的收益。除去交易過程中的換匯成本和利息成本,這筆交易相當於沒賺沒賠

假如投資了不好的資產,那麼平手的結果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同期Playtika的利潤增長了接近50%,那麼,史玉柱的回購方案就顯得份外小氣,毫無大將之風。

而且明明是一塊優質的資產,為什麼會出現平手退出的情況呢?除了政策影響導致Playtika無法併入巨人的外部因素,史玉柱在交易上的搖擺不定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中間幾次,Alpha基金都有機會將Playtika放到美股或者港股上市,只是史玉柱堅持要放到a股,才一次次的上會做無用功。

假如史玉柱再拖延下去,這筆交易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問題。過去幾年,支撐著交易還能進行的關鍵是Playtika本身是一塊優質資產,現金流源源不斷。然而數據顯示,2018年6月之後,Playtika頭牌Slotomania的當月充值用戶數和充值流水開始出現下滑,其餘爆款遊戲也有類似情況。

遊戲是強生命周期性產品,再火爆的遊戲都有下坡的一天。遊戲的數據下滑又會影響背後公司的估值,港股的IGG就是一大例子。

本來是一筆快、準、狠的併購,拖到現在已經失去其原來的意義了。整個局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像格爾迪奧斯繩結一樣,越來越混亂。

目前,巨人網絡如要繼續收購Playtika,將要面對三個問題。

首先是資金問題。從之前的公告可以看到,巨人網絡將收購方案從發行股份改為現金收購,巨人將支付不超過110.977億元收購標的公司Alpha的42.30%股份。但是根據巨人網絡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可以看出,其現金等價物只有40億元左右,要一下子拿出110億元現金,對巨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賭注。而且巨人網絡目前股價正處於低位,公司急需大量現金穩定股價。

其次是操作問題。由於Playtika的業務帶有博彩色彩,證監會多次叫停巨人的重組方案。儘管後續Playtika被包裝為"通過人工智慧改造遊戲"的公司,但是無法掩飾其5款遊戲均為博彩遊戲的事實。因此,後續再向證監會提交重組方案,也是大概率失敗。而且,本次重組方案修改後,巨人僅持有Playtika 42%的股份,花如此重金卻無法獲取控制權,這筆交易並不划算。

最後是時間成本。這起重組已經耗時超過三年,如果要繼續"硬闖關",按照之前證監會審核->;問詢->;答覆的流程,將至少花費半年至一年時間。由於Playtika的性質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再次申請將大概率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相當於又在做無用功。在這個過程中,巨人網絡及財團各成員都將面臨巨大的時間成本。

因此,巨人將Playtika放在海外上市,是一個更加明智的做法。一方面,巨人可以減小重組帶來的資金壓力,另外一方面也有利於巨人騰出更多的精力,進行人工智慧、區塊鏈領域的投資。

也許,真的到了該一刀兩斷的時刻了。

總結

1995年,史玉柱在巨人大廈資金鍊斷裂後,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攀登珠峰。萬念俱灰的史玉柱在珠峰上遇到迷路、缺氧、塌方等危險,最終都能驚險地化險為夷。

珠峰迴來後,史玉柱放開手腳,砍掉大部分無用的業務,專注於最了解的保健品行業,最紅成功將巨人帶上巔峰。

之後巨人陷入了困境,困境之處在於巨人的短視,導致其錯過了一整個時代

三年前想以注入Playtika翻身,可惜時機不對,處處受制監管機構,不過史玉柱機關算盡,不但並無損失,最後更低價從朋友手上回購了大部分股權。

史玉柱是這個時代的賺錢模式的一個典型代表,不講道德、禮義、人情,只追求最大的利益化。如果成功標準是以賺錢多少來衡量,史玉柱拋物線式的人生,的確算是精彩的逆襲。

但作為一個當選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年輕創業者崇拜的偶像,那麼多年在對社會,推動價值的增加,幾乎沒有任何的貢獻。

究竟史玉柱是一個成功的教父,還只是一個精明的投機販子,留待大家來決定。

相關焦點

  • 巨人網絡收購Playtika將迎審核 公司冀望藉此進軍人工智慧領域
    中國證券網訊 巨人網絡8月6日早間確認,接通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將於近日召開工作會議,審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股票將自6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待收到併購重組委審核結果後,公司將及時公告並申請復牌。據悉,此次上會的將是公司305億元收購Playtika項目。
  • 巨人教育被收購背後-虎嗅網
    為此,巨人做了18次收購,用尹雄的話說就是「拿著VC的錢做了一把VC」。這話說的豪情萬丈,可在金錢上見真章的時候,巨人收效不大。一位親歷了這次收購的員工告訴鯨媒體:「在這些收購來的項目裡,十個裡頭也就一兩個好的項目,很多收來的學校處於虧損狀態,甚至差點連累北京的收入。」
  • 進擊的巨人:韓吉犧牲,兵長決定步她後塵,三笠要帶艾倫遠走他鄉
    近日,進擊的巨人新情報終於出來了,在調查兵團成員前往艾倫處時,遭受到了地鳴的襲擊,韓吉為了飛機能夠順利起飛,讓阿爾敏、利威爾和三笠等人能夠成功地前往艾倫所在處,英勇犧牲。韓吉死去在進擊的巨人132中,韓吉為了能夠讓三笠、阿爾敏、利威爾等人需要乘坐的飛機順利的起飛,主動上前去與牆巨戰鬥,在戰鬥中,因為牆巨的能力和超大型巨人相似,所以韓吉很快的就被牆巨的蒸汽燙傷。
  • Playtika招股說明書:9款遊戲佔收入98%,其中7款收購而來
    這家總部設在以色列的公司曾先後被凱撒互娛和巨人網絡收購,它在美國的棋牌市場上佔據了排名相當靠前的地位。 今天來了解一下這家深受巨人網絡青睞的棋牌公司近來到底表現如何。 以Playtika在棋牌市場的表現,巨人執著收購Playtika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 進擊的巨人:最終結局誰能夠存活下來,利威爾兵長是否有一線生機
    進擊的巨人133話漫畫內容更新後,很多巨人粉們也猜測到了結局的悲壯一面。自馬加特司令與夏迪斯教官共同阻攔耶格爾派,炸毀船隻自殺以後,諫山創畫筆為刀的功力便已開啟了虐殺模式。在之後的劇情中,弗洛克為了阻止韓吉等人的行動,為了讓滅世計劃順利進行,犧牲了自己毀壞了飛機的燃料箱。雖然大家立場不同,但都不想發生這樣以往同伴相殘的命運。
  • 巨人網絡曲線持股Playtika赴美上市 估值約120億美元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8日 消息:1月7日,巨人網絡曲線持股的遊戲公司Playtika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PLTK,發行價區間為22-24美元,擬融資最高19.18億美元
  • 「巨人」史玉柱:三年做到億萬富翁,大起大落的傳奇徵途路!
    憑藉著對廣告營銷方面敏銳的嗅覺和沒日沒夜研究新產品的衝勁,史玉柱的公司發展極快,不過幾年時間,巨人公司的月利潤就達到了上千萬,那時史玉柱還不到30歲,就已經從一個僅有4000元啟動資金的年輕人飛躍成了億萬富翁。
  • 從輝煌到負債2.5億,從「中國第一高樓」到爛尾,「巨人」隕落
    從白手起家的創業青年到當選「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史玉柱只用了三年。從人人膜拜的英雄偶像,到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史玉柱也只用了三年。 在中國,很難有一個企業家經歷了這麼慘痛的失敗以後,還能東山再起,但是史玉柱做到了。而經過了巨人集團那過山車一樣的六年,他也一改以前的恃才傲物和鋒芒畢露,變得低調內斂了起來,而在經營風格上也成熟了很多。這或許,是那段慘痛的失敗所能給予他的最寶貴財富。
  • 進擊的巨人:愛爾敏本來可以不用犧牲的?艾倫主動出擊才是最好的
    在《進擊的巨人》的故事中,瑪利亞之牆大戰可謂是非常虐心的一場戰鬥,這場戰鬥中,不光是調查兵團幾乎全滅,好不容易還有一條命的愛爾敏和艾爾文卻要面臨只能救下一個的抉擇,然而我們仔細想想這種情況可能是可以避免的,在艾爾文團長那一邊,他的犧牲幾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愛爾敏這邊其實有著別的戰術選擇
  • 永輝超市收購中百集團失敗 誰是受傷者?
    中百集團董秘則在12月17日早間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要約收購至今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進展,反而是取消之後,兩個大股東籤訂了合作備忘錄,這有利於各種合作項目的推進,實現雙贏。」尋求控股失敗如果按照原計劃,永輝超市將通過要約收購的方式,以8.1元/股的價格,收購中百集團不超過6905.56萬股,預計收購的股份佔總股本的10.14%。如果收購完成,永輝超市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中百集團的股份比例將從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過40%。
  • 巨人網絡業績鬧心,是因為史玉柱的分心?
    作者|錢洛瀅   再次收購以色列遊戲公司Playtika失敗之後,《徵途》電影於11月13日宣布定檔2020年元旦,為已經被媒體描述得「悽悽慘慘戚戚」的巨人網絡(002558,股吧)帶來了一則好消息。
  • 看進擊的巨人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巨人的真實身份你們知道嗎?
    不久後發動政變成功推翻對牆內人民隱瞞巨人秘密的王政府。為了能夠吸引獸之巨人的注意從而讓利威爾靠近獸之巨人,艾爾文·史密斯親自率領約200名調查兵團士兵向獸之巨人發起自殺式衝鋒,最終被獸之巨人投擲的石塊擊穿腹部,陣亡。
  • 《進擊的巨人》完結看海,最終季依然是霸權社,誰說不做?
    《進擊的巨人》第三季Part2完結看海,在艾倫打開地下室解開世界的秘密開始,我們才真正了解諫山創所創作的完整世界觀,所以基本來說兵長砍猴是這一季戰鬥的巔峰與高潮,而揭開世界的秘密是這一季的精彩與懸念:巨人從何而來,為何而來,牆外是否有人類等等,這些謎題的揭開肯定比艾倫、三笠和阿明三個人去看海更為驚人與沉重
  • 永遠無法觸及的自由,進擊的巨人106話地鳴計劃!
    永遠無法觸及的自由,進擊的巨人106話地鳴計劃!在進擊的巨人第106話中,因為在馬雷帝國製造了混亂而不得不撤退的艾倫一群人發現了艾倫的哥哥猿之巨人吉克,在交談之中一個驚天內幕浮出水面。在三年前吉克就希望和艾倫一起解救在「牆壁「裡的艾爾迪亞人,現在重新將這個話題重提,但是保守的議會並不同意,而在這個時候艾倫站了出來說出現在的艾爾迪亞人已經沒有選擇了,想要活下去」地鳴「計劃必需要實施。而這個計劃只要一實施必將影響到整個世界,人類與艾爾迪亞人,與巨人的關心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誰也不清楚。
  • 進擊的巨人135話情報:九大巨人齊登場,尤彌爾控制艾倫石錘?
    終於又到了《進擊的巨人》一月一更的時間,雖然正式漫畫劇情還沒有完全出來,但已經有關於135話劇情的情報在網上流傳,其中不乏一些相當燃的信息,例如九大巨人一同出現的場面,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些出現的情報。
  • 史玉柱二次「被黑」 厄運纏繞巨人305億交易
    史玉柱與人稱「小寧波」的富豪鬱國祥反目,巨人網絡被迫撤回了原收購方案進行調整,當時史玉柱曾發微博稱遭到「人身安全威脅、網絡謠言攻擊」。 至去年11月,巨人網絡重啟交易的公告顯示,財團中的部分出資人退出,由史玉柱控制的公司掏出近百億承接,鬱國祥家族控制的公司則沒有退出。 然而,重啟後這個交易依然不順。
  • 在二戰中,蘇聯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在二戰中蘇聯為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聯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三位大將分別是:瓦圖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阿帕納先科。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1901~1944年),犧牲時擔任蘇聯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瓦圖京先後在波爾塔瓦步兵學校(1922)、基輔高級聯合軍事學校(1924)、伏龍芝軍事學院(1929),伏龍芝軍事學院戰役系(1934)和總參軍事學院(1937)學習。蘇聯國內戰爭時期,因功升至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
  • Playtika公布發行價區間,發行前企業價值約120億美元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8日早間消息,巨人網絡間接持股的Playtika公布發行價區間為22-24美元,融資規模約17.58億-19.18億美元。按照發行區間上限24美元計算,加上公司帳上長期有息負債22億美元,本次公司發行前企業價值約為120億美元,招股正式開始,掛牌在即。
  • 進擊的巨人將於4月初完結,給諫山創填坑的時間足夠嗎?
    為了鞏固這個政策,他還利用智慧巨人的能力,建立了三道巨牆。有人說,145代王發起不戰之約,是因為他不願意戰爭,所以他選擇隱世,但為何他的後代,都乖乖遵守這個約定? 在《進擊的巨人》世界觀中,艾爾迪亞人是一個惡魔種族,只要他們身上的巨人之力還存在,對世界來說,就是一個會隨時引爆的炸彈。雖說獲得巨人之力的人,壽命只有13年,但巨人之力是不會流失的,哪怕持有者沒找到繼承人,它也會隨機分配到新生的艾爾迪亞人嬰兒身上。這個問題不解決,艾爾迪亞人的後代會一直被外界視為惡魔。
  • 進擊的巨人54集解析,兵長怒砍獸巨,阿爾敏「單挑」超大型巨人
    算了還是直接吹吧,小編承認自己是個巨人吹,今天這一集就是要吹爆簡直太炸裂了,這就是60多位原畫師爆肝的成果,看完這一集直接讓我找回了當年第一次看巨人時的驚豔,實在是太爆了巨人都上了熱搜,記得上一次巨人上熱搜還是2013年的時候,一晃六年過去這個被禁的動畫再次上榜,只能用兩個字形容「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