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一新生入學的時候了,每當大家交完學費班費,飯卡費宿舍費,就發現已經捉襟見肘了。「開個學五六萬轉眼就沒了,實在是太燒錢了。」這樣的話語,有的時候會在大學生或者他們的家長口中說出,卡裡的錢也都沒了,每天還要訂外賣收快遞,買衣服買鞋,有對象的花銷更大,尤其是男生,給女朋友買口紅買包包,大學簡直就是燒錢的地方,我們也不好意思讓父母當我們的「提款機」,懂事的同學也早早出去打工兼職,但還是填不夠「無底洞」。而有些專業在這些花錢的基礎上,還有更燒錢的地方,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各大燒錢的專業!
1.電競專業
小編真的很羨慕這個專業,上課可以隨便打遊戲,把自己的興趣當成專業,再幸福不過了。在中國傳媒大學,這個聽起來誇張的想法卻是現實,但是悲催的是,了解了他們的設備後小編一點都不嚮往了,其中一款設備竟然是價值79999的頂級配置!當然,想學這個專業的同學,不光要有天賦和興趣,後期設備也是關鍵,沒有哪個選手會樂意因為設備而輸掉比賽。
2.播音主持和表演專業
播音主持和表演,通常可以短期速成,但是培訓費用還有應考的服裝髮型都比較昂貴和麻煩,畢竟這也有一部分需要靠臉,為了在舞臺上呈現最美的自己,化妝品也要昂貴的,小編看來比花錢多更可怕的還是需要時時保持身材,不能縱容自己。看似光鮮靚麗,背後需要巨大的付出。
3.音樂舞蹈
這個專業就需要多年的練習了,還需要上一些昂貴的培訓班,買樂器還要買質量和外觀極好的,樂理課程也要學習,舞蹈也要買舞衣舞鞋各種行頭。如此看來,學習音樂劇的同學才應該是最花錢的,因為音樂和舞蹈都應該學。
4.美術專業
美術很看重基本功,長期培訓班就也要昂貴的開銷,加上買畫筆顏料畫板亂七八糟的畫具更是瑣碎,更包括出去採風寫生或者集訓,住宿費交通費生活費,差不多又得上萬元。
5.廣播電視
編導攝影類最不能缺的就是硬體設備了吧,配置較高的單眼相機、電腦等器材,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服裝外形學習上也會花費很多,這就是俗話說的「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啊。
6.醫學
醫學是小編覺得比較難的專業之一,有的地方臨床實習和研究不止需要四年的時間,5+3+3N年,他們期末還要背高到房頂上的專業書,別人上學的時候他們在上學,別人畢業工作他們還在上學,別人都準備結婚生子了他們還在上學…..光學費書費就比別人交好多了吧。
7.歷史
聽說復旦歷史系研究生陳天翔因為書太多,索性向學校申請了私人公益圖書館,向全校開放,他每個月買書的錢可以買兩臺iphone!自己家也有一層樓,專門放兩千多萬本藏書,買一套書價格就好幾萬,土豪才能好好讀的專業!
8.法學專業
在《奇葩說》上大放異彩的女學霸詹青雲,本科畢業於香港某大學,在哈佛大學讀的法學博士。她就曾經因為求學的原因,申請過100萬的助學貸款。
法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龐大而繁多,簡單列舉一下就有: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細則、商法、商標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經濟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國籍法等、民法: 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等等等。
9.攝影專業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這句話許多人都聽過,為什麼大家都對這句至理名言推崇備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攝影器材就是一道跨不過的檻。
攝影器材一般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三個級別。入門級的機身大概就要到5000-10000元,而且只是機身。還有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等一堆五花八門的鏡頭,甚至其中一些鏡頭可以貴到讓你懷疑人生。
編導攝影類的學生如果想要流暢高效地產出,還得花一定的價錢購置高配置的電腦,正版的軟體,這樣你做出來的圖片,視頻,音頻才能符合自己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