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開門見景
園中建城,城中有園
一半山水一半城
這就是仁壽,一座在公園裡生長的城市
成都向南 千年陵州
大美仁壽
一個印象裡沒有大河的小城
四周被山丘環繞,她是一座山的城
自黑龍灘水庫建成後
湖水煙波浩渺,日夜奔流
小城不再「渴」
同時,借黑龍灘水入城建「綠肺」
「公園城市」大美初現
01 一個公園,改變著
仁壽人的生活方式
天府南門 大美仁壽
你是否記得,2016年4月27日,仁壽人期待已久的城市溼地公園正式開園。
那一刻,是驚喜和感動。自此,城北腹地,一個城市活水公園呈現在你我眼前。
「仁者樂山、壽者樂水」。仁壽城市溼地公園,從開園至今已悄然過了4年,如今作為國家4A級景區,它竟悄悄地「改變了一座城」。
也許便是從那時起,公園不再是仁壽老城的唯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公園,不用仁壽人長途跋涉穿城而過,就近便能放寬心在自然裡「撒野」。
漫步在仁壽城市溼地公園,你若明白各時自有各時的風景,眼前看到的便不是花,而是時間。
就如同桃紅李白開醒了三月,牡丹香漫四月天,荷花定義夏季,瓜果標註了秋天。
以繽紛樹木和鳥叫蟲鳴為屏,城市溼地公園過濾每一位仁壽人的情緒,讓活力與正能量回歸生活,讓人與自然相擁。
抬眼是綠,俯首是花,湖水與石橋相接,夜裡的燈光宛如流動的油彩。什麼時候踏足公園,都是仁壽人微旅行的「正當時」。
千年陵州,大美溼地。放眼城北溼地,它沒有讓我們失望!
02 在這裡定義
公園城市生活美學
天府南門 大美仁壽
「仁壽仁壽,我的故鄉!最美的地方,人間天堂……」
仁壽本土音樂作詞人就這麼創作出這首唱遍家鄉的歌《仁壽,我的故鄉》。
從一座山的城,到江南水鄉的溫柔,城市溼地公園做到了!
在仁壽城市溼地公園,總有一種暖暖的煙火氣。
在這裡,碰到喝茶擺龍門陣的、打拳的、跳舞的、放風箏的,都是常事。
悠然閒適,和公園外繁雜的繽紛世界自然隔絕。
漫步公園的綠道,周遭的植物品種很多,陽光好時,斑駁的樹影映在路上甚是好看,讓穿行有了旅行的意趣。
有很多平常不過的情感,被湮沒在城市的匆忙之中,而在城市溼地公園,又被不知不覺地滲透。
當仁壽人走進這裡,是鬧市之中突然有了一方休憩玩耍的天地。
這裡的悲歡變遷既是仁壽更新的縮影,又記載著一代仁壽人的心路歷程。
晨光熹微時,一日之中的公園,都是仁壽人的「歡樂島」。
這裡不僅僅是城市規劃上的留白,也是人們精神和情感層面呼吸的空間,更是對「公園城市」生活美學的重新定義。
攝影:醉寫阡陌
城市溼地公園,這個陵州城最靚的地方,不管是普寧映月,還是水舞傾城,都是小城仁壽最驚豔最舒適的地方。
園區逐漸美麗的風景線,夜晚的水舞傾城驚豔迷人,裝點著整個小城,我們看到了它的驚豔奪目。
曾經的老北街留在記憶最深處,而今的桂花香飄至心口。
如同仁壽的風景,在仁壽的人們不緊不慢,有滋有味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城市溼地公園、中央水體公園、柏林公園......一汪黑龍灘水就這樣引入城來。
生活在這座小城是幸運的,繁花盛開、樹木蔥鬱、湖水碧光粼粼、小橋流水人家…
一座城有了水,便多了幾分柔情。
水上之城的仁壽,更讓人多了幾分喜愛,如同喜愛這夜色下的她。
或許你總是埋怨她的不好,直至離開仁壽,才知道,在仁壽的那些平凡的小小幸福,多麼的難能可貴。
這就是我們的家鄉仁壽
一個山美水美的地方
城市在發展
她也在不斷地變化
變得越來越宜居、宜業、宜遊
她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有範兒
這樣的大美仁壽,你可喜歡?
來源:大美仁壽